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633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44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61.
研究了温度、日照时数及温度日较差对稻米淀粉含量的影响及关键时期,建立了气象条件对淀粉含量影响的综合模型。为四川优质稻区域布局规划和技术调节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62.
利用非线性动力学中的相空间概念和场诊断分析中的SVD技术,提出了一种SVD相空间分析方法。应用该方法研究了热带太平洋EI Nin^-o区SST与东亚500hPa环流场的关系。结果表明:这种SVD相空间分析,优于EOF相空间分析,它不仅能在两个场耦合联系的基础上分析两场自身的变化过程和状态特征,而且能够揭示两场之间的内在相互联系;前期冬半年东亚冬季风异常偏强(弱)时,将导致未来El Nin^-o(La Nin^-a)事件的发生;前期El Nin^-o(La Nin^-a)事件,将导致未来冬半年东亚冬季风异常弱(强);由此建立了东亚冬季风与El Nin^-o(La Nin^-a)事件相互作用的概念模型,指出了东亚冬季风异常变化与El Nin^-o(La Nin^-a)事件互为双方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63.
四川盆地泥石流、滑坡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气象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郁淑华 《高原气象》2003,22(10):83-89
通过对1991—2001年四川盆地泥石流滑坡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气象条件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认识,为泥石流滑坡预警预报提供了参考依据。(1)四川盆地泥石流滑坡主要发生在6~8月,以7月份为最多,多发区在四川盆地西南部,其次是四川盆地中、东部;岷江下游、沱江上中游是无泥石流滑坡区;在5~8月,有逐月从四川盆地东南部向西北推进到盆地西北部的趋势。(2)四川盆地泥石流、滑坡的气象成因是四川盆地多暴雨,为多发泥石流滑坡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条件;四川盆地西北、西南部在大暴雨情况下,盆地西南、中东部在大雨、暴雨情况下发生泥石流滑坡的可能性大;在不同地质、地貌条件下,不同等级降水诱发泥石流滑坡的可能性还与前期的降水情况有关。反映了强降水对诱发泥石流滑坡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64.
1999—2002年云南处于雨季偏早、5月雨量偏多的气候背景下,2002年雨季连续第四年偏早,这种气候异常较罕见。利用雨季开始期资料,分析了云南雨季开始期变化的年代际特征。还对应分析了雨季开始偏早年及偏晚年1月及5月100、500hPa及SLP场距平合成场,并与2002年进行了比较,得到了一些对预测云南雨季开始期有指导性的结论。2002年云南雨季偏早开始与索马里急流建立,高层中低纬环流出现“突变”有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665.
何光碧  滕家谟 《高原气象》2003,22(10):126-131
采用η坐标模式,对1995年8月23-24日四川盆地西部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降水敏感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适当放宽饱和凝结比临界条件,可增大大尺度降水成分,但对不同地域、不同季节需适当调整饱和凝结比。减小积云活动特征时间,将导致积云对流降水增大,总降水也增大;当增大饱和气压差绝对值时,对降水的范围、中心预报及其演变有一定程度改进,与实况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666.
中尺度强暴雨系统高低层散度的非对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忠明 《高原气象》2004,23(Z1):28-30
利用散度方程,从动力学上研究了中尺度强暴雨系统高低层散度演化,揭示了系统发展强盛期高层辐散大于低层辐合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667.
太平洋年代际涛动与云南夏季气温的年代际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夏季气温具有年代际变化特征,近年来一系列的云南夏季气温异常偏高事件是年代际变化的体现.其中云南夏季气温在准50年年代际变率上与春季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指数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脊点位置与前两者在年代际上都具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分析认为,可能是由于当春季PDO进入暖(冷)位相阶段时,中东太平洋海温距平持续偏高(低),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东),导致云南夏季不(容)易出现云雨天气,从而进入了气温偏高(低)的年代际时期的关系.春季PDO的变化是夏季云南气温年际变化的重要背景.  相似文献   
668.
陕西省雷暴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蔡新玲  刘宇  康岚  贺皓  李建科 《高原气象》2004,23(Z1):118-123
利用陕西省78个代表站1961-2002年月雷暴日数资料和运用数理统计及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REOF)等方法,对陕西雷暴的时空特征及其演变规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年平均雷暴日数为25.3天,呈现南北多、中部少的分布特点;全年中6~8月为雷暴集中期;近42年来雷暴的发生有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REOF分解将陕西雷暴异常划分为3个区,关中区雷暴频数为减少趋势,陕南区呈现陕南区呈现由多-少-多的变化趋势,陕北区为缓慢增多趋势.各区雷暴异常变化还存在年代际、年际差异.  相似文献   
669.
云贵高原对流回波的速度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罗清  周和生 《高原气象》2004,23(Z1):124-129
利用云南省2002年和2003年两年的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分析发现单体回波内的最大最小雷达径向速度和其在单体中的位置来确定这一单体是处于辐散或辐合,或者是气旋式旋转或反气旋式旋转,以此来预测单体回波的发展趋势.用这种方法预测单体回波的变化,其准确率达到82%.  相似文献   
670.
预测川渝地区汛期降水量的一种物理统计模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马振锋  谭友邦 《大气科学》2004,28(1):138-145
应用川渝地区20个测站汛期(6~8月)降水距平百分率资料,分析了四川盆地汛期降水分布型及其形成的前期信号,提出了四川盆地汛期降水主要存在"东西振荡"、"一致分布"和"南北振荡"三类分布型.针对这三类典型的降水分布型,得到了川渝地区主汛期降水及其预测强信号的关系:春季西太平洋暖池强度偏强或上年秋冬季青藏高原位势高度场偏高时,当年川渝地区主汛期降水表现为西多东少,反之,则表现为西少东多.即出现了"东西振荡型";1~3月西风带极锋锋区位置偏北或上年冬春季青藏高原地区100hPa位势高度场偏低时,当年川渝地区主汛期降水偏多,反之,则降水偏少.即出现了"一致分布型".上年夏季西风环流强度指数偏强时,当年川渝地区主汛期降水表现为南多北少,反之,则表现为南少北多.即出现了"南北振荡型".利用这些强信号作因子场,在引入"方差权重"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了预测川渝地区主汛期降水的一种物理统计模型.通过对1996~2001年共6年的实际业务预报,预测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