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8篇
  免费   415篇
  国内免费   535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91篇
地球物理   237篇
地质学   434篇
海洋学   2426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14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59篇
  1982年   3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61.
珠江口及附近海域夏季氮的化学形式分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98年夏季对珠江河口及附近海域的水质调查,研究了氮的各种化学形式的空间分布特征、相关系数和环境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珠江河口中,无机氮含量很高,占总氮的85%;而硝酸氮占无机氮的95%,NO2^--N和NH4^ -N含量很低。在外海,则以有机氮为主,占总氮的80%。NH4^ -N和NO2^--N在伶仃洋河口中部出现最大值,在外海的值最小;其它形式的氮从伶仃洋内河口到外海,其浓度都逐渐降低。NO3^--N是各种形式氮中的主要因素,它与各形式氮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NH4^ -N和NO2^--N与其它形式氮之间的相关性都很差,而其余各种形式氮之间都有较好的相关性。涨潮时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与小潮相比,大潮时伶仃洋河口中部表层氮的浓度偏高。  相似文献   
162.
南澎列岛及邻近海域地质地貌与灾害地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南澎列岛及邻近海域是广东沿海灾害地质因素较集中和类型较齐全的地区之一。根据野外调查资料,简要地分析了区内地质地貌以及活动断裂、地震活动、地面沉降、滑坡、地裂和沙土液化等基本特征和分布规律,同时还对区内地质灾害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3.
南沙群岛海区珊瑚礁灾害性地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珊瑚礁是一种特殊的岩土介质,有独特的灾害地质类型。珊瑚礁灾害地质研究是现代工程地质学的一个新课题。通过珊瑚礁的地质记录研究了内动力灾害地质类型(包括活动断裂、地震和火山活动等)、外动力灾害地质类型(包括海底槽谷与地形突变带、崩塌、滑坡、峰礁与埋藏礁、泥丘、埋藏负地貌等),同时还分析了人类活动对珊瑚礁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4.
南海西部断裂系研究及其物理模拟实验证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南海西部断裂系是由四条典型的走滑断裂所组成的断裂系统,是南海扩张的西部边界.此断裂系主要是在白垩纪以来的印-藏碰撞、新生代印支挤出和南海扩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通过模拟实验,探讨此断裂系的成因、演化过程,认识到此断裂系经历了五期构造运动.  相似文献   
165.
少量异点的存在有可能严重歪曲主分量分析结果。而稳健主分量分析方法以马氏距离为基础,通过迭代逐渐准确地鉴别异点,给异点赋予较小的权或零权,从而削弱了异点的影响,给出较能代表总体真实特征的主分量。文中以珠江口外陆架现代海洋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研究的实例表明,即使对于容量大于200的大样本,也有必要采用稳健方法以保证统计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6.
根据1988年夏季和1989年冬季南沙群岛海区两个航次的温、盐度调查资料,运用β螺旋方法对调查海区的海流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海区表、中层环流相对比较一致,深层流动状态与表、中层的差异较大,其中的局地环流的季节变化不明显。此外,在北康暗沙与南薇滩之间,夏季中、深层和冬季深层都明显反映出存在着一个迄今未见报道的局地反气旋式环流。文章对上述结果与该海区已有的一些海流分析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7.
本文利用1985年12月下旬至1986年1月下旬中国科学院织组实施的西太平洋热带海域海洋—大气考察期间所获得的常规水文气象资料,计算和分析了海-气交换通量的特征。阐明了海-气交换通量的逐时变化特征,八次定时观测的海-气交换通量的特征;热量交换的逐日变化、平均日变化和交换通量的概率分布。指出了该海域的感热、潜热通量的传输方向及其各自所占的比例。考察期间盛行东北风,海-气间动力相互作用是强的。  相似文献   
168.
1985年5月25日至6月10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对南沙群岛海域进行了第二次海洋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169.
通过对南海4个岩心的74个样品进行Q型因子分析,求得4个浮游有孔虫组合:亚热带-热带组合,温凉组合,热带易溶组合和亚热带组合。亚热带-热带组合为优势组合,它的发育状况反映了晚第四纪西太平洋热带海水对南海的影响程度,其因子载荷作为古海流特征的参数。温凉组合的发育与南海存在冷涡有关。利用转换函数FP-12E计算了南海南部表层古水温,冰期与间冰期的表层水温平均变化冬季为4.7℃和2.9℃,夏季为3.0℃和2.1℃,季节性温差冰期最大可达8.6℃,间冰期最大可达5.0℃,均比太平洋同一纬度海区的大。冬季表层古水温波动比夏季的大。全新世的表层水温呈上升趋势,但在NS86-43柱中有一变冷现象,这可能和the younger Younger Dryas有关。  相似文献   
170.
利玛原甲藻腹泻性毒素的生物学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和1995年分季度从海南省三亚海区采集附生于褐藻上的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lima(Ehrenberg)Dodge,经丙酮提取。提取液用pH=3的水除去麻痹性贝毒(PSP),取残留液注入小白鼠(BaB/C纯系),有腹泻性贝毒(DiarrheticShellfishPoisoning即DSP)中毒的症状出现。初步确定此种藻中提取的毒素为DS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