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8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存储检索系统监视信息采集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飚 《气象科技》2006,34(Z1):31-35
主要介绍国家级气象资料存储检索系统的监视分系统中监视信息采集功能的实现,对存储系统监视信息采集需求和方法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包括调用系统命令和Java提取信息等方法,通过实际例子详细阐述了监视系统获取信息和存储信息的方式,并概括说明了目前投入业务运行的监视信息采集功能,最后对采集模块的改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2.
利用卫星、雷达、闪电和NCEP再分析资料等,以湖北省2022年3月16日一次大范围强对流过程为研究个例,对西南涡移动过程中两个不同位置对流系统的观测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槽前西南涡东移是本次强对流的主要影响系统,东部的风雹天气主要出现在低涡及暖式切变线顶部,南部对流则是由低涡南部冷式切变线诱发。本个例中对流发展初期云顶亮温TBB逐渐下降到220 K以下,未来1 h TBB变率局部最大可达-30℃,大部分闪电紧贴着TBB≤220 K积云右侧和TBB变率大值区中心及边缘,对流系统右侧的闪电对于对流系统的发展移动有较好的指示意义;成熟期TBB≤210 K的积云面积达到最大,未来1 h TBB变率减小,密集闪电分布在积云云团中部且随着TBB低值区移动。雷达观测反射率因子垂直剖面呈右倾结构,对流发展阶段的右倾特征更为明显,闪电位于对流系统右前侧,和≥45 dBz的强回波基本吻合;≥45 dBz、≥50 dBz组合反射率面积,≥10 km、≥12 km回波顶高面积与对流发展演变呈正相关,正、负地闪峰值出现较风雹有0~18 min的时间提前量,负地闪的首次峰值对风雹的提前量可达18 min。  相似文献   
33.
利用少雨旱区华北冬麦主产区河北固城站的电动防雨棚,遮去自然降水,通过人工控制灌水形成土壤渍水、高湿、干旱和对照,冬小麦花后通过测定籽粒灌浆进程和地上生物量以及产量构成要素,解析不受阴雨和低温胁迫影响下土壤渍水对冬小麦籽粒灌浆速率及产量形成的胁迫效应。结果表明,随土壤水分的减少,冬小麦灌浆速率降低,灌浆持续日数缩短;灌浆期土壤高湿有增产效应,理论产量增产5.87%,土壤渍水出现减产,理论产量减产1.50%;高湿和渍水的收获指数比对照略有提高,并均高于0.5000;〖JP2〗干旱胁迫下,收获指数比对照低0.1130~0.1633。〖JP〗北方旱区灌溉解除了气候干旱对作物需水胁迫,晴好天气光照充足,日较差大,作物产量提高,土壤水分是影响北方冬小麦挖掘光温生产潜力和提高单产的关键限制因素。研究结果为应对气候变化引起极端降水事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尤其是科学评估旱、涝灾害对北方旱区农作物的影响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4.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和信息系统集约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气象部门政务管理信息系统正加速实施国产化自主可控迭代升级,其对历史数据迁移的平滑与否是衡量升级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借助分布式全文检索框架ElasticSearch的动态映射、分布式可扩展以及非结构化数据处理等能力,本文提出一种异构数据迁移方法,能够解决传统方法在系统替...  相似文献   
35.
高峰 《气象科技》2007,35(B12):23-28
气象数据库系统作为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的重要管理系统,其体系结构和技术的复杂程度均是前所未有的,构建这样的共享平台将涉及众多的技术,其中商用数据库技术是关键技术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商用数据库管理软件的成熟,商用数据库系统在气象行业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效地实现了气象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应用服务。结合实践,阐述了分区、视图、物化视图、XML DB等数据库技术的功能、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这些技术在气象数据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6.
下击暴流的雷达预警量化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下击暴流是一种局地灾害性天气现象,对航空飞行安全有极大危害,也会对地面物体造成严重损害。依据下击暴流发生前母体雷暴(下文简称雷暴)反射率因子核迅速下降的特征,基于雷达体扫数据,定义了判断下击暴流发生、发展的“单位面积等效势能”概念,并结合下击暴流期间雷暴速度场中层辐合的事实,设计得到了下击暴流出流强度公式。结果表明:(1)单位面积等效势能值的变化准确反映了雷暴强中心高度变化。(2)相邻体扫的单位面积等效势能差,反映了雷暴能量的释放量,下击暴流发生前1—2个体扫的单位面积等效势能差达到最大,这反映了下击暴流的爆发;可通过设置单位面积等效势能的释放量为30%,预警下击暴流的发生。(3)单位面积等效势能的释放能够提前6—12 min预警出下击暴流的发生,并通过出流强度公式量化由下击暴流产生的地面大风值。预警风速的误差由雷暴距雷达的距离决定,距离越近风速误差越小,反之亦然。(4)对6次下击暴流预警结果表明,该指标能够准确预警下击暴流的发生,而出流强度受雷暴识别参数的影响较大,远距离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37.
对相邻天气雷达同一覆盖区域回波强度误差分析,旨在提高三维拼图软件的准确率。利用广东省6部天气雷达北京时2008年6月6日12~14时的原始资料,以广州雷达为基准,分别与深圳,阳江,韶关,梅州,汕头5部雷达进行对比分析,采用了对应点对比法和线性插值算法,直接对两部雷达基数据处理,对比分析同一时间,同一位置的S波段的PPI回波强度资料,分析结果表明:两部雷达在同一覆盖区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同区域内回波强度差值平均在不同时刻变化很小,验证了此方法分析覆盖区域内回波强度对比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按此算法选取作为对比标准的广州雷达平均回波强度值略高。  相似文献   
38.
该文对地面气象观测记录中的特殊符号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地面资料记录中涉及的各种特殊符号及具有特殊含义的字符进行了详细说明;使资料使用者对地面气象资料有一个全方位的理解。  相似文献   
39.
利用区域中尺度模式ARPS(Advanced Regional Prediction System)模拟了华北西部复杂地形条件下发生在2010年9月18-22日的降水过程,并针对云分析方法对降水和温度预报的影响开展了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①模式在复杂地形下有很好的适用性.24 h和48 h模拟结果,降水的起止时间、落区以及强降水中心的位置均和实况一致.24 h模拟降水的量级和实况接近,48 h的比实况偏大;②模式能准确模拟温度的变化,插值得到的5天内6个台站温度预报的平均绝对误差只有2.69℃;③云分析能显著提高模式初值的质量,特别是其中水物质的含量,从而可显著改善48 h强降水中心降水量偏大的状况,使模拟的降水场更接近于实况.但云分析对温度模拟结果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0.
王甫棣  姚燕  李湘 《气象科技》2012,40(4):591-595
随着超文本标记语言(XML)成为互联网上数据表示和交换的标准,出现了许多与之相关的应用。在分析WIS/GISC数据获取的功能和性能需求基础上,设计一套基于XML的异步通信气象数据订阅系统。介绍该订阅系统的建设背景、主要用途和适用范围,描述了通过XML描述气象元数据、订单和分发元数据的方案、订阅功能设计和并行处理模式,给出了系统的数据流程。设计方案在实际系统中得以实施,达到了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