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57篇
大气科学   44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运用实况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台风"海高斯"的移动路径多变和登陆减弱后再次加强的原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强大的带状副高和风暴形成的东西向螺旋云带是"海高斯"前期稳定西行的强信号;西风槽东移南下,副高减弱东退是"海高斯"后期转向北上的主要影响;"海高斯"登陆减弱后重新加强的主要原因有:低层偏南气流持续的水汽输送,弱冷空气的侵入,500 hPa槽前的正涡度平流,高空辐散的加强,登陆后移经对流层垂直切变较小区和特殊的下垫面等。  相似文献   
62.
广州亚运气象预报系统介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曾沁  林良勋  陈炳洪  吴乃庚  梁健  张红艳 《广东气象》2010,32(1):F0002-F0002,F0003
介绍已投入亚运气象服务演练中应用的广州亚运气象预报系统,直接面向2010年广州亚运气象服务,又着眼于后亚运时代的大广州中心城市气象服务的需求。系统包括了具有网络服务能力的数据中心、数值天气预报系统、短时临近预报系统、精细化预报系统和实时检验系统。  相似文献   
63.
亚运气象服务演练预报检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沁  翁向宇  梁健  杜小洪  黄健聪 《广东气象》2010,32(2):F0002-F0002,F0003
通过检验2009年广州亚运气象服务演练中预报员的综合预报和SAFEGUARD精细化预报系统产品,分析预报误差,结果表明:1)温度预报,预报员对转折性降温过程的释用产品修正效果明显,而平稳天气过程则不显著;2)定量降水预报,预报员对降水出现的时间分布主要依靠模式或客观释用,对小量级降水系统性高估,而对大量级降水则明显低估;3)亚运场馆风场受周边城市环境影响大,预报难度高。  相似文献   
64.
登陆台风降水的大尺度环流诊断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正泉  陈联寿  李英 《气象学报》2009,67(5):840-850
强度相似的登陆台风造成的强降水可能差异很大.为研究大尺度环流对登陆台风降水的影响,利用热带气旋年鉴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运用动态合成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登陆后48小时内降水特征迥异而强度、路径相似的两组登陆台风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合成分析结果表明,西南气流的水汽输送对台风降水至关重要,造成大范围强降水的台风往往在登陆后仍与深厚西南急流相连并持续很长时间.高空强辐散场是登陆台风造成大范围强降水的一个基本动力特征.造成强降水的登陆台风其环境场的上升气流不仅强,其气旋性环流的伸展高度高且能长时间维持.登陆台风造成降水的范围和强度与登陆前台风下游大陆环境大气的稳定度有关.下游高温高湿的大气有利于能量尤其是潜热能的大量补充,对强降水增强和维持都十分有利.因此,大尺度环流对登陆台风降水有明显影响.其中,与台风相连的西南急流强度和深厚程度是最重要的因子,高低空辐散辐合强度、台风及环境风场结构以及台风下游大陆上空大气湿热状态等都是需要加以考虑的.  相似文献   
65.
广东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及气象应急响应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2008年初我国南方遭受了百年一遇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广东的受灾程度属80年一遇,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和严重社会影响.分析发现:灾害过程在近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拉尼娜"事件背景下发生的,与欧亚地区持续大气环流异常密切相关.在"北脊南槽"和西太平洋副高偏北偏强的形势下,冷暖气流在我国南方地区频繁交汇,使对流层中低层形成逆温层和局地经向环流产生异常,造成了此次持续低温雨雪冰冻过程.面对灾害引发的公共事件,广东省气象部门打破常规、准确预警,启动预案,通过媒体和"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及时传播权威的公共预警信息,为安定民心、稳定社会、减少灾害起到积极作用.灾后反思发现,山区冰灾的监测、灾害的评估、公共信息发布等的能力和规范均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66.
华南秋季蒸发量的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华南区域66个气象站点1960~2004年的观测数据分析了华南秋季蒸发皿蒸发量和实际蒸发量的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华南中部和西北部是华南秋季蒸发皿蒸发量的两个主要气候变异中心区,华南中部秋季蒸发皿蒸发量具有以年代际变化为主的特征,并且在45年内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在影响蒸发皿蒸发量的因子中,太阳辐射与蒸发皿蒸发量的相关性最好,呈显著的正相关.对实际蒸发量而言,华南中部和西部偏西地区则是两个主要的变异中心,两区域的秋季实际蒸发量具有以年际变化为主的特征,降水对华南秋季实际蒸发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华南秋季实际蒸发量一般都在蒸发皿蒸发量的40%左右,并且比值总体上呈现微弱的由南向北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67.
气象新闻的专业化与通俗化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认为气象新闻信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当前的气象新闻无论在用词还是语气上都体现了较为浓郁的生活气息。然而,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气象信息需求相比,不仅专业报甚至于都市报整体上通俗化程度仍然不够。从标题、篇章、段、句入手,阐述了如何把气象新闻做得更“软”些,以便更好地发挥气象信息的功用和为社会公众服务。  相似文献   
68.
结合广东各雷达台站的实际配备情况,针对雷达维护工作中经常用到的3种仪器:Agilent E4418B功率计、Tektronix TDS3032B示波器和GDS-840C示波器进行介绍,并归纳出一些使用要点,提出主要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9.
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模式及WRFDA(WRF model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系统,针对2017年台风“天鸽”个例通过同化雷达径向速度(Vr)和反射率因子(RF),研究水凝物控制变量的雷达资料同化对台风分析预报的影响。研究表明:雷达径向速度的直接同化有效地改进了模式初始场中台风涡旋区的中小尺度信息,分析场中产生了气旋性的风场增量,对模式背景场中的台风有显著增强作用。通过在传统控制变量中扩展针对水凝物的控制变量可有效地同化雷达反射率因子资料,对初始场的水物质进行调整,并对随后确定性预报的台风路径和强度都有一定的正效果。此外,相比没有水凝物控制变量的雷达同化试验,加入了水凝物控制变量的雷达资料同化试验降水预报效果更好。这为将我国近海的地基多普勒天气雷达用于台风初始化分析和预报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70.
利用光腔衰荡光谱(CRDS)技术在线观测了广州番禺大气成分站(GPACS)的大气CO2浓度特征,分析了地面风对CO2的作用。结果表明:(1)大气CO2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存在明显的地域不均匀特征,2014—2016年期间GPACS的年均本底浓度比全球背景地区平均增加了22.5×10-6(22.5 ppm);(2)大气CO2浓度在春季最高,冬、秋季次之,夏季最低,年均值为426.64±15.76 ppm;(3) CO2的日变化为双峰结构,峰值分别在05:00—07:00和21:00—22:00,谷值在13:00—15:00,表明受到了自然过程以及人为排放源的复合影响;(4)风场显著影响CO2的浓度分布,春、夏季CO2浓度距平日变化与地面风速为显著负相关,秋、冬季则为显著正相关。在春、夏季,S-WSW和NNE-N风向上CO2浓度较低,在秋、冬季,SSE-S和N方向均导致CO2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