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3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65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61.
对中国北方243个站点1958—2009年逐月降水资料,采用小波分析和奇异谱分析(SSA)方法,在分4区基础上,对北方不同地区降水的周期和趋势进行分析,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西北地区(青海区、干旱区)降水的趋势性比北方中、东部区的明显。北方中、东部区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相对多雨,而青海区、干旱区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或80年代中相对少雨。在20世纪80年代,北方中部区降水由偏多转为偏少,而其余3个区域(北方东部区、青海区、干旱区)的降水由偏少转为偏多,发生和持续时间各不相同。近几年,北方东部区、北方中部区、青海区的降水增加,而干旱区降水下降。北方东部区、中部区、干旱区存在10年以上的长周期,北方东部区为准22年,北方中部区为准15年,干旱区为准11年,这种长周期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变得规则且稳定。北方降水普遍存在准2~3年周期和准5年周期,其振幅有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相似文献   
62.
石羊河流域民勤绿洲生态需水与生态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石羊河流域现状水和生态问题,总结产生流域水与生态问题的根源。在分析石羊河流域下游地区生态系统组成的基础上,推算下游民勤绿洲生态系统生态需水。同时讨论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绿洲保护的对策和措施,提出建立节水型"社会—经济—生态"复合大系统的创新思想。最后,创新性地提出在石羊河地区建立生态特区的意义,为本地区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另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63.
生物地理模型是实现生态保护计划的重要工具.从生物地理模型研究的背景出发,论述了它的发展是科学和实践的需求,分析了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生物地理模型发展所面临的挑战,特别是数据的获取和关键变量的选择,展望了生物地理模型的发展前景,并对其在干旱半干旱区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旨在理解生物地理模型在陆面过程研究和生态恢复中的重要性,以期推动生物地理过程与之相关过程的耦合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64.
雪冰内化学成分的记录为全球变化的各个方面,如气候变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人类活动、地质和宇宙事件等诸多科学命题的研究提供了直接或间接依据,这些化学成分记录主要包括雪冰内的稳定氢氧同位素、重金属、微粒、气溶胶、黑炭、离子等.雪冰内的离子化学成分的研究在冰川雪冰化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为了更为准确地反映冰川雪冰内的记录信...  相似文献   
65.
不同类型生物土壤结皮固氮活性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乙炔还原法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地区3种生物土壤结皮(藻结皮、地衣结皮和苔藓结皮)的固氮活性及生物结皮固氮活性对模拟不同降雨量(1、3和5 mm)、温度(13、24和28℃)和光强(0、400和1000μmol/(m2·s))的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生物结皮的固氮活性差异显著,依次为:藻结皮(16.6 ...  相似文献   
66.
安培浚  李栎  张志强 《地球科学进展》2011,26(10):1116-1124
滑坡、泥石流是山区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往往伴随地震、高强度降雨等发生。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人类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和财产积累的增加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近年来,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发生呈上升态势,对所在地区的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滑坡、泥石流研究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科技文献能够反映科学研...  相似文献   
67.
沉积盆地中地震波速度与地层年代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层年代确定是地质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地质类定年方法具有各种不利因素.本文选择地球物理方法确定地层年代,以中国大陆沉积盆地为研究区,通过对盆地中实测速度、深度和年代三者间关系的深入研究,应用统计、拟合和扫描的方法,建立了中国大陆沉积盆地中速度、深度和年代之间的定量关系,此关系式为测定年代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利用此关系式计算了沉积盆地基底的年代范围,并与同位素实测的年龄作了比较,表明该方法可以粗略确定稳定基底年代.计算基底年龄和实测数据之间存在误差,其原因主要是本文把中国大陆沉积盆地看作一个构造单元所致.  相似文献   
68.
麦秸秆的力学性能及加筋滨海盐渍土的抗压强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开展天然草本纤维材料防腐前后的力学性能及加筋滨海盐渍土的抗压强度增长规律研究,本文探讨了麦秸秆的微结构特征及防腐方法、测试并对比了防腐前后的麦秸秆的质量增加率、吸水率、极限拉力和极限延伸率,证实用SH胶浸泡麦秸秆不仅能起到防腐作用,还可提高麦秸秆的力学性能。完成了不同加筋长度、不同加筋率及浸胶后呈不同状态麦秸秆的加筋滨海盐渍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证实:掺加长10mm麦秸秆优于掺加长20 mm麦秸秆;适宜加筋率为0.3%~0.4%;掺加浸泡SH胶后呈潮湿状态的麦秸秆优于掺加浸泡SH胶后呈干燥状态的;麦秸秆加筋盐渍土的抗压强度高于素盐渍土。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麦秸秆适宜作加筋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69.
郑西客运专线黄土路基震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郑(州)西(安)高速铁路为例,选择潼关段为研究区,采集大量原状黄土样品,将合成的人工地震动输入到动三轴,进行了固结不排水的动三轴实验,估算了黄土路基的震陷量。建立了高速铁路黄土路基动力学数值模型,研究了50年10%和2%的超越概率水平的地震作用下黄土路基的永久变形,以及地基处理后黄土地基的永久变形。结果显示, 沉降主要发生在Q3黄土中,强夯、DDC桩等地基处理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地基黄土的沉降变形,但是当处理深度不够时,在强地震作用下仍然可以产生较大沉降。研究成果为地基抗震处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0.
壁画空鼓病害的探地雷达正演模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西藏壁画地仗层的厚度不足10cm,有效去除直耦杂波是利用高频探地雷达识别壁画空鼓病害的关键,在此基础上计算空鼓的厚度。模拟制作西藏壁画地仗,在其内部预设深度和厚度各不相同的规则空鼓,通过正演模拟试验确定探地雷达的采集参数,积累数据处理的经验,并比较不同雷达天线的性能。结果表明,针对RAMAC探地雷达和Ground Vision数据采集、后处理软件,时窗深度宜为3ns左右,采样频率应不低于142GHz,效果最明显的两个滤波器是带通滤波和抽取均道。当雷达天线与细泥层地仗耦合较好时,中心频率1.6GHz和2.3GHz的雷达天线均能准确检测出深3cm左右、厚约2cm的空鼓,1.6GHz天线的极限垂直分辨率约0.5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