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238篇
地质学   91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节理岩体地下洞室群的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节理岩体开挖后经常形成楔形体,对大型地下洞室顶拱和边墙的稳定笥构成威胁。地震的动力作用将加剧块体的运动,进而影响洞室的整体稳定性,合理地评价高烈度地区大型地下洞室的稳定性具有现实意义。节理岩体中地下结构的动力响应与稳定性分析目前研究较少。本文采用了动力离散元法分析了大型地下洞室群的动力响应,认为地下结构并不能完全免于震害,高烈度地震对于节理岩体中的地下结构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12.
瑞利阻尼介质有限元离散模型动力分析的数值稳定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针对几种有一般阻尼的动力系数数值积分的显式方法,讨论了阻尼对稳定性的影响,并建议了瑞利阻尼介质有限元离散模型中动力分析数值稳定性的实用稳定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313.
低硬度橡胶隔震支座各种相关性及老化徐变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作者系统地对低硬度橡胶隔震支座的材料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使用的低硬度橡胶隔震支座分18种规格,总计近30个大直径隔震支座。研究内容涉及低硬度橡胶隔震支座的基本力学性能;温度、压力、剪切变形、老化和徐变等相关性;压缩界限,屈曲及极限剪切变形等界限性能以及橡胶材料性能和隔震工程应用等方面。本文主要介绍低硬度橡胶隔震支座的压力、剪切变形、温度对支座刚度、阻尼等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还对隔震支座的老化及徐变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低硬度橡胶使用60年后的力学性能变化率。文中同时提出了低硬度橡胶支座的温度修正方程,并提出了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时支座刚度和屈服荷载变化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314.
基于状态反馈的结构鲁棒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采用基于状态反馈的鲁棒控制方法解决地震作用下结构控制问题,首先将结构的运动方程转化为状态方程,利用鲁棒控制方法设计了系统的状态反馈控制律;通过引入控制力权重系数,合理地平衡了控制效果与控制力的关系;对于地震作用下的三层框架模型。仿真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并讨论了各种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15.
某高温气冷堆核电厂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某高温气冷堆核电厂结构为原型,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结构实体模型,开展了模态分析和弹性动力时程分析的数值计算,以探讨某高温气冷堆核电厂的结构特性和抗震性能,并重点分析了在三向地震动作用下高温气冷堆核电厂的加速度、位移反应时程和楼层反应谱.总体上看,高温气冷堆核电厂在两个水平向的刚度比较均匀,楼层反应接近,布局较为合理;在三向地震动作用下,顶层中心点的竖向楼层反应均明显大于两水平方向楼层反应,因此在高温气冷堆核电厂结构设计中,应关注竖向地震动对核电厂地震反应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16.
作为地铁车站结构地震破坏机制大型振动台系列模型试验之一,开展了近、远场强地震动作用下软弱粉质黏土场地框架式地铁车站结构体系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测试分析了模型地基的加速度、孔压、地表震陷和模型结构的加速度、应变、水平位移反应等。结果表明:地震波在模型地基的传播过程中呈现出自下而上低频增大、高频减小的现象;强地震动作用下模型地基的基频明显降低,呈现出明显的低频聚集(放大)、高频滤波效应;模型地基的孔压比增长较小,在不同特性地震动作用下模型地基孔压比的发展过程存在较大的差异,并显示出显著的空间效应;近、远场地震动作用下模型地下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存在明显差异,模型地下结构对软土地基地震动加速度反应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效应;模型地下结构相对变形小、未出现明显上浮现象,地震动频谱特性对其侧墙的变形模式和大小存在显著的影响;模型结构中柱为地震损伤最严重部位;模型结构整体损伤情况较轻、处于非破坏状态。  相似文献   
317.
页岩储层构造应力场模拟与裂缝分布预测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裂缝是页岩气富集高产的关键因素。页岩储层相对于其他类储层,其塑性相对较强,非构造裂缝比较发育。构造裂缝除了高角度的张性裂缝以外,还发育有较多近水平的层理缝和低角度构造滑脱缝等。针对页岩储集层的特点和裂缝发育特征,从地质成因的角度,明确了页岩储层构造应力场模拟数值模拟与裂缝分布预测的方法,其核心在于建立模拟地区目的层的精确地质模型、力学模型和计算模型。利用页岩的单轴和三轴压缩变形试验和声发射古、今地应力测试结果进行应力场数值模拟,获得研究区构造应力场分布,将应力场模拟果与实际地质资料对比分析,进一步检验校正已建立地质模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针对富有机质页岩主要发育张裂缝和剪裂缝的特殊性,分别采用格里菲斯、库伦摩尔破裂准则计算页岩储层张破裂率、剪破裂率,依据张裂缝与剪裂缝所占的比例关系,求取页岩储层的综合破裂率,据此分别定量表征页岩储层中张裂缝、剪裂缝和构造裂缝的发育程度及分布特征;并在全面考虑影响页岩储层裂缝发育程度的综合破裂率、脆性矿物含量、有机碳含量多种主控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页岩“裂缝发育系数”作为最终判别指标,综合定量表征页岩储层裂缝的发育程度和预测裂缝的分布,页岩裂缝发育系数越大,裂缝发育程度则越高。该方法在我国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储层裂缝分布预测中得到了有效应用。此不仅为页岩气甜点优选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法,而且模拟成果对页岩气水平井和压裂改造方案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18.
根据Maxwell和Begovich&Watson模型的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全井眼两相流含水率电导传感器。用ANSYS软件通过相应边界条件下的Laplace方程进行了其电场仿真计算。用不同直径的长绝缘圆棒代替油插入水中模拟水的体积分数,进行了其静态特性的实验测量。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的趋势相符。实验表明,传感器对水中的绝缘棒敏感,绝缘棒距离电极越近,其灵敏度越高。未发现水矿化度对传感器响应有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高产井油水两相流流动参数连续测量仪的进一步研制。  相似文献   
319.
氨氮在黏土防渗层中渗透和运移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太湖疏浚污染底泥中含有的一种主要污染物--氨氮在底泥堆场黏土防渗层中的渗透和运移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在室内通过渗透模拟试验和动态土柱试验,测定了不同固结压力作用下黏土的渗透系数和弥散系数,通过静态吸附试验测定了黏土对氨氮的吸附系数。试验结果表明,底泥堆场下部的黏土防渗层对底泥中的氨氮具有较强的吸附和阻隔能力。  相似文献   
320.
K0固结条件下砂土的循环剪切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茂田  张振东  许成顺  金丹  郭莹 《岩土力学》2008,29(9):2323-2328
利用土工静力-动力液压三轴-扭转多功能剪切仪,针对福建标准砂Dr = 30 %,在K0固结条件下,进行不同围压下的循环三轴试验,探讨了K0固结过程和K0固结条件下砂土的孔隙水压力特性与强度特性,并与原有均等固结条件和非均等固结条件下的循环三轴试验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和比较表明,砂土的K0固结试验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1个阶段是初期的缓慢变形阶段,第2个阶段是后期的稳定发展阶段,围压对静止土压力系数K0的测定有一定影响。不同固结过程对砂土动孔隙水压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K0固结条件下试样出现明显的剪胀现象。另外,K0固结条件下砂土动强度高于非均等固结条件(Kc = 1.67)下砂土动强度,低于非均等固结条件(Kc =2.94)下砂土动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