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9篇
测绘学   34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8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31.
动荷载作用下欧拉梁动响应的计算是一个初边值问题,通常很难得到解析解,传统数值方法一般是把空间和时间分别离散进行求解,计算相对复杂,效率也不高.针对分布动荷载作用下欧拉梁的振动偏微分方程,采用传统微分求积法,在空间和时间上同时进行离散;对于所有非0阶的初/边值条件,采用嵌入法在权系数计算中予以考虑.算例的数值结果与精确解的对比证明采用传统微分求积法处理此问题是可行的,而且是高效的.对于实际工程中的其他类似问题,该方法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32.
大型储液罐摩擦摆基底隔震控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弹性钢制圆柱储液罐,基于Haroun-Housner模型,将连续流体质量等效为3种集中质量,分别为:对流质量、脉冲质量和刚性质量,与这些集中质量连接的相应刚度取值依赖于储罐壁和流体质量.在水平地震激励下,在储罐底部加摩擦单摆支座,给出了简化的液体 - 储罐-隔震支座的力学分析模型,建立了摩擦摆支座基底隔震体系的振动控制方程,并利用Newmark逐步积分法对控制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研究了摩擦摆支座基底隔震的储液罐地震反应,验证了FPB隔震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3.
周峰  宰金珉  梅国雄 《岩土力学》2009,30(6):1627-1630
文克尔地基模型的最大缺陷是没有考虑地基土的非线性和连续性。利夫金模型虽然对其连续性进行了改进,但过分考虑了基础形状对基床系数的影响,还导致了在矩形基础长短边方向上基床系数的极不对称。为此提出非线性广义文克尔模型,对文克尔模型特征函数重新进行了定义,修正了利夫金模型的缺点,在合理考虑基础形状和尺寸对地基刚度影响的同时,还能分别模拟几种典型情况的反力分布形式。非线性广义文克尔模型还通过分段线性逼近实际p-s曲线的方法,考虑了地基土的非线性。算例分析表明,非线性广义文克尔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4.
基于Logistic增长模型的地表下沉时间函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洪钟  李雪红 《岩土力学》2005,26(Z1):151-153
Knothe时间函数可预测地表下沉,但其不能反映地表下沉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规律。针对Knothe 时间函数描述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地表下沉的时间函数——基于Logistic增长模型的时间函数。该时间函数可合理描述地表下沉发展变化的全过程, 能反映实际地表点下沉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规律,经实测检验,证明了该时间函数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5.
宋林辉  梅国雄  宰金珉 《岩土力学》2007,28(5):1035-1039
桩与地基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横向承载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的土反力是挠度和深度的非线性函数,即桩的变形和受力之间呈非线性变化,这种非线性导致了横向承载桩的分析计算十分繁杂。针对问题研究的复杂性,从考虑位移的朗肯土压力理论入手,根据桩出现挠度后引起周边土体的位移量,推导出桩周土反力表达式,在不引入任何地基模型的条件下计算桩身任意深度处基于桩体位移的土反力,简化了问题的分析过程。通过设定算例进行分析,所得出的结果与p-y曲线结果以及实际情况一致,证明了该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6.
安骏勇  蒋刚  王钊 《岩土力学》2007,28(12):2649-2651
介绍了非饱和土强度理论的研究现状,总结了FREDLUND提出的吸力内摩擦角 的性质与规律研究,根据FREDLUND非饱和土强度理论和吸力内摩擦角 的计算方法,利用原状膨胀土的平面应变等应力比卸荷试验,分析得到土样破坏时应力状态下得到的吸力内摩擦角 > ,与FREDLUND提出的吸力内摩擦角 的变化规律不一致,分析认为,是由于卸荷试验过程导致微裂隙的张开,引起基质吸力的降低,有待于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7.
竖向排水井地基工后沉降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预测工后沉降是排水固结预压加固软土地基的关键问题之一。根据等应变竖向排水井地基固结理论,提出了沉降曲线的近似计算方法。通过实测沉降资料与近似理论曲线的拟合,获得竖向排水井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和平均固结度,从而预估其工后沉降量。将该方法分别应用于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处理的竖井地基,进行工后沉降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8.
聚苯乙烯轻质混合土的压缩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苯乙烯轻质混合土是一种新型的填土材料,国内对其压缩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较少。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基础上,分析了聚苯乙烯轻质混合土的破坏应变、变形系数与抗压强度的关系;依据单向固结压缩试验,分析了不同配比条件混合土的压缩变形特性,得到压缩屈服应力和压缩模量,可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9.
复合桩基设计与沉降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介绍了复合桩基的设计理论和步骤,分析了复合桩基的沉降发展过程,用Geddes应力解的分层总和法计算桩群分担荷载所引起的地基沉降,以Boussinesq应力解的分层总和法计算承台下土分担的荷载所引起的地基沉降,将二者之和近似作为复合桩基的沉降。对某住宅楼基础采用复合桩基设计,布桩数约为常规桩基设计的1/3,节约造价近35%。复合桩基最大沉降量较常规桩基设计大,但仍在基础容许沉降范围内。  相似文献   
40.
南京地铁稳定性优势面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南京地铁为例,运用优势面理论分析方法,对控制城市浅埋隧道稳定性的优势断裂进行了分析。并对土体中具有规模效应的构筑物的稳定性分析发展了一套工程地质层组划分和优势层判定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南京地铁场区优势断裂和优势层的分析。确定南京-湖熟断裂和定淮门-彭楼断裂为控制场址区工程地基稳定性的场区优势断裂,并控制着鼓楼岗和小红山地铁隧道的稳定性;地铁隧道在土层中最佳持力层为O3的硬粘土层Ⅲ1,其次为Q3的软粘土层Ⅲ2。敏感层为Q3的软粘土层Ⅱ2和饱和松砂层Ⅱ4,在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经济的可行性情况下,地铁隧道的底部标高以-5--15m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