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75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认知理论是传统地图制图学领域的基础理论,该理论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作用机理和表现方式值得探讨.在分析空间认知理论的应用和发展规律及当前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认知模型.同时,结合提出的空间认知模型理论详细论述了空间认知理论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各种空间信息表达方式中的应用及效果,从而进一步拓宽了该理论的应用领域、扩展了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信息的表达力度.  相似文献   
162.
对宁南山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该区发展的根本制约因素,在详细分析该区人口现状、各年份人口数量及其分布变化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开发宁南山区和解决贫困问题的过程中,必须实施在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基础之上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即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抓好生态移民工作、开发人力资本、加快地域优势资源开发利用及转变和提高人们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63.
乌鲁木齐市农业生态系统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典型的城郊农业生态系统。应用能值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可以更加本质的了解该农业生态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影响该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障碍。通过分析表明:(1)在能值投入中,以水资源为主的环境能值投入较大,而可更新的有机能所占比例较小。与干旱半干旱区其它地区的农业生态系统相比,乌鲁木齐市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自给率、能值密度处于比较优势,而可更新有机能/总能值与能值投入率处于比较劣势地位。今后,应当继续优化能值投入结构。(2)在能值产出中牧业能值产出较大,系统生产优势度明显,但各生产系统之间的耦合力仍需加强,农户的经济生产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应调整农业产出结构,实现各级生产力的最大程度耦合。(3)通过总的比较来看,城郊农业生态系统有着较低的能值投入,较高的能值产出和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干旱半干旱区应当大力发展城郊农业,以增强农业的产出能力和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164.
165.
166.
李瑾  文琦  杨骁 《干旱区地理》2022,45(1):287-297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限制旱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厘清资源环境承载力状态,探究典型地区乡村振兴的资源环境分布特征及问题所在,是新时期旱区科学实施乡村振兴的基础。以宁夏为例,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PS-DR-DP(压力-支撑力;破坏力-恢复力;退化力-提升力)正六边形相互作用力模型以及3对相互作用力内部的协调发展状况研究,探究干旱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结果表明:宁夏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弱,3对相互作用力内部协调发展度在各县域有明显的差异,北部沿黄灌区承载力高于南部山区承载力,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总体上宁夏全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发展度都较低。针对每个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优势和劣势,将宁夏分为高承载-集聚提升区、高承载-特色保护区、中承载-生态恢复区和低承载-生态保育区4个区域。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在宏观层面上谋划振兴路径,还要根据各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调控以促进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7.
恢复人工植被是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矿区废弃地修复的主要手段,经过近5年的修复,矿区废弃地修复区地上植被盖度明显提高,但关于作为评价土壤修复效果重要指标的土壤动物群落变化的认识还很有限。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典型煤矿废弃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的方法对比研究了煤矿修复区和毗邻区(原始地貌)大型土壤动物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修复区植物丰富度、生物量、盖度及土壤粗砂、有机质、全氮含量均显著低于毗邻区(P<0.05),而土壤水分、细砂、黏粉粒、全钾和全磷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2)修复区土壤动物活动密度和多样性均显著高于毗邻区,修复区和毗邻区土壤动物均以蝗科(12.7%和55.7%)和蚁科(14.4%和49.6%)为主;进房沟、水磨沟和柳树沟煤矿修复区及毗邻区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分别为39.9%、52.9%和43.4%。(3)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煤矿修复区和对照区捕食性土壤动物群落变化的主要因子,而草本物种数和土壤粗砂含量是影响植食性土壤动物群落变化的主要因子。总之,人工修复后煤矿废弃地修复区土壤动物个体数均高于对照区,部分矿区修复生境类群丰富度及多样性已经超过了毗邻区,这表明蚂蚁、步甲和蝗虫等地表节肢动物对煤矿矿区覆土恢复植被和封禁等措施驱动的植被和土壤环境变化响应敏感。因此,还需要优化植被及土壤修复模式,提高土壤动物多样性及多功能性,使矿区废弃地生态环境能够得到快速修复。  相似文献   
168.
精品宁夏旅游地图的编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石云  刘万青 《测绘科学》2006,31(1):84-86
从旅游地图的制图角度出发,分析了宁夏旅游地图的发展,找出其不足。本文提出制作精品宁夏旅游地图,从宁夏旅游地图的选题、色彩设计、地图符号设计、图面配置及整饰提出设想或建议,挖掘它的潜力,使之能成为宁夏独具特色的“旅游广告”,把宁夏旅游信息传递给来自各方的旅游者。  相似文献   
169.
西海固地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可对持发展的理解出发,论述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并以此为指民,提出了宁夏西海固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0.
探究新冠疫情影响下的旅游流网络结构演化特征有助于发现旅游新线路,识别旅游市场新需求。基于网络游记,从新冠疫情对旅游流的影响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新冠疫情前后宁夏旅游流网络结构演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冠疫情后新的旅游节点与线路促使宁夏旅游流网络节点分布不均衡状况有所改善;新冠疫情增加了旅游者从边缘区旅游节点到其他边缘区旅游节点的可能性,改变了边缘区内旅游流网络节点的聚集和扩散效应;新冠疫情使宗教场所及演艺类核心旅游节点在网络结构中的位置发生了巨大改变,甚至在整个旅游流网络结构中消失,但绝大部分核心旅游节点在新冠疫情前后都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