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0篇
地质学   7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6 毫秒
1.
本文对1,2,5,8-四羟基蒽醌(THA)与镀形成配合物和THA进入β-环期精(β-CD)的内空腔与镀形成包结物这两种测定镀的荧光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试验表明,后者的灵敏度和重现性有显着提高.选择性明显改善。详细研究了方法的测定条件.并应用于矿样中痕量镀的测定,结果符合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2.
采煤活动对地下水化学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开采活动为人类活动提供能源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地表水环境污染与水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给人类活动甚至人类健康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迫使人们不得不开展对由煤矿开采所引起的环境问题的预防与治理研究。本文综述采煤活动对地下水化学环境影响的研究现状,并结合环境水文地质学及环境学发展的方向,指出该研究存在的问题,给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柱撑蒙脱石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7  
吴平霄  肖文丁 《矿物学报》1997,17(2):200-207
本文采用多种方法制备keggin离子,并探索出制备稳定keggin离子的适宜酸碱度,用此柱化剂制备出层间距为2.4~2.5nm的柱撑蒙脱石。应用X射线走向衍射技术、红外光谱、差热分析对往撑蒙脱石进行表征,用BET、吡啶吸附考察了其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结果表明,用Keggin离子制备出的柱撑蒙脱石其层间距在自然状态下为2.4~2.5nm,350C灼烧,层间距稳℃定在1.8nm,且具有耐热性能好、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Lewis酸位中心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镍与铬天青S.喹啉,CTMAB的显色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道沛  李海萍 《岩矿测试》1989,8(3):185-188
在pH10—11介质中,镍与铬天青S、喹啉和CTMAB反应,形成绿色的四元配合物,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40nm,摩尔吸光系数为1.48×10~5L·mol~(-1)·cm~(-1),其组成比为:Ni(Ⅱ):CAS:喹啉:CTMAB=1:2:2:4。Ni量在0—10μg/25ml范围符合比尔定律。考察了共存离子的影响。方法用于矿物岩石中痕量镍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熔体聚合模型和正规溶液模型,建立了非平衡条件下,在二组分硅酸盐熔体固结过程中的非平衡非理想界面反应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对上式进行数值模拟表明,当W/RT<-2时,有三重态,并通过建立界面状态(组成)的质量守恒方程,合理地说明了硅酸盐固溶体矿物韵律结构形成的可能机理之一,寻找界面反应三重态是研究固溶体矿物韵律结构的一条相当普遍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钨—水杨基荧光酮络合物的极谱催化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道沛  管希云 《岩矿测试》1991,10(3):185-188
在HCl、KCl介质中,W(Ⅵ)-水杨基荧光酮络合物有一灵敏的催化波,峰电位为-1.22V(υs.SCE),W(Ⅵ)浓度在4.4×10~(-11)—4.4 ×10~(-8)mol/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测限2.2×10~(-11)mol/L。实验表明该波为氢催化波,可用于痕量或超痕量W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镓-钙试剂羧酸钠极谱波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镓-钙试剂羧酸钠极谱波的研究及应用黄慧萍,孙涛中国地质大学应用化学系武汉430074钙试剂羧酸钠在HAc-NaAc介质中能与Ga(Ⅲ)生成络合物产生一极谱波,峰电位在—0.45V处(vs.SCE),Ga浓度在0.01~0.40μg/ml范围与峰高呈线...  相似文献   
8.
人工合成硅灰石的发光性质与发光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曦明  何应律 《地球科学》1994,19(2):175-180
在254nm紫外光照激发条件下,对人工合成掺入不同激活离子的低温TC型和高温型假硅灰石的发光性质进行了实验测定,从微观原子能量谱项讨论了在全的硅灰石基质中Eu^3+和Gd^3+的发光机理,分析了Bi^3+对Eu^3+与Pb^2+对Mn^2+的敏化发光条件,初步探讨了掺放Eu^3+的高温型假硅灰石发光强度减弱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大别造山带毛屋岩体的解体及古地幔性质的厘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详细的地球化学 (特别是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的研究资料 ,提出大别造山带毛屋岩体应该解体。毛屋岩体不是由多幕式镁铁 超镁铁质层状堆晶作用形成的一套岩石系列 ,而是由橄榄岩类、含石榴石方辉岩类、榴辉岩类和绿辉石岩类组成的一个混杂岩体。其中含石榴石方辉岩类与绿辉石岩类之间存在成因上的联系 ,含石榴石方辉岩类的原岩是本区原始地幔经约36 %的部分熔融后剩下的残余 ,而绿辉石岩的原岩是由该熔融体结晶的产物。根据含石榴石方辉岩与绿辉石岩之间的成分制约关系 ,对该区古地幔的稀土元素组成和地幔性质进行了反演 ,结果表明 ,该区原始地幔稀土元素成分与球粒陨石中的相似 ,为轻稀土略亏损的平坦型组成模式 ;该区原始地幔矿物成分为橄榄石 (72 8% )、单斜辉石 (12 4% )和石榴石 (14 8% ) ,属含单辉石榴橄榄岩的地幔。  相似文献   
10.
一个新太古宙地壳断面岩石的地球物理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庆生  高山 《地球科学》1993,18(4):510-510,5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