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7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77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大陆成矿作用是当代区域成矿学研究的重大前沿,增进对大陆碰撞造山带成矿作用的理解和认识是孕育和建立大陆成矿理论框架的核心和关键。长期以来,由于对系统完整地记录大陆碰撞过程的典型造山带的成矿作用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对碰撞造山过程及壳/幔相互作用与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和成因联系缺乏深刻的理解,导致了对碰撞成矿阶段以及各阶段动力学过程认识不清,引发了较多争议。青藏高原造山带,成矿规模大、形成时代新、矿床类型多、保存条件好,为系统地研究大陆成矿作用、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天然实验室。“印度-亚洲主碰撞带成矿作用”973项目组通过对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成矿作用历时3年的系统研究,建立了青藏高原重要成矿事件的时空坐标,初步建立了成矿作用的地球动力学模型或构造控制模型,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大陆碰撞带成矿理论新框架,包括三大成矿作用和12种矿床类型:同碰撞造山成矿作用(65-41 Ma,4种矿床类型),晚碰撞转换成矿作用 (40-26Ma,4种矿床类型),后碰撞伸展成矿作用(25-0 Ma,4种矿床类型)。其主控因素分别为:碰撞造山背景、壳源岩浆活动和大规模剪切变形;陆内转换背景、幔源岩浆活动和大规模走滑-推覆-剪切作用;后碰撞伸展环境、壳/幔岩浆作用和热液对流系统。  相似文献   
72.
喜马拉雅山北坡奥陶纪—古近纪构造古地磁新数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喜马拉雅山北坡奥陶系-古近系近乎连续的沉积地层中系统采集古地磁样品3791件,其中测试统计样品数为2920件,基本获取了统级年代古地磁数据,绘制出喜马拉雅地块奥陶纪-古近纪古地磁极移曲线和古纬度变化曲线.喜马拉雅地块在向北漂移过程中曾发生了多次旋转,最后一次约28°的顺时针旋转发生在始新世,可能与西喜马拉雅构造结形成有关;晚三叠世和晚侏罗世曾发生了纬度为2°和3.8°的向南回返,可能与雅鲁藏布新特提斯洋弧后扩张有关.根据古纬度数据推算:中白垩世雅鲁藏布新特提斯洋盆的宽度至少为2200km;始新世以来的喜马拉雅陆-陆碰撞造山运动导致印度地块-喜马拉雅褶冲带-拉萨地块之间的地壳缩短量至少为1000km.  相似文献   
73.
西昆仑阿克格早石炭世放射虫动物群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尹福光  孟德宝等 《地质通报》2002,21(11):799-800
  相似文献   
74.
王剑 《地质论评》2004,50(1):64-64
国际地质对比研究计划项目“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与裂解”华南野外现场国际学术交流会于2003年10月9~11日在杭州进行了室内学术交流,12~20日,会议代表由浙江经赣东北至皖南进行了为期8天的野外现场考察和交流。  相似文献   
75.
西昆仑阿克塔格早石炭世放射虫动物群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放射虫动物群的这套硅质岩位于东、西昆仑交结部,处于阿尔金断裂延伸于昆仑山内的阿羌-龙木错断裂[1]的南侧.地理位置属阿克塔格山,坐标为N36°58'14.7",E85.35'29.2".  相似文献   
76.
东昆仑与西昆仑地质构造对比研究之刍议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李兴振  尹福光 《地质通报》2002,21(11):777-783
初步总结了昆仑造山带地质构造的四大特点和东、西昆仑地质对比的三大线索,重新厘定了构造单元,并进行了对比。提出了昆仑造山带研究的重要意义及研究的基本思路。指出昆仑造山带是在老的加里东造山带基础上重新解体裂妥为洋又拼合的地带,是一个原、古特提斯洋陆转换的转换承接地带。昆仑造山带保存了从原特提斯洋消亡后,由碰撞造山到山脉老化再次裂解这一大陆构造演化阶段的许多信息,可能是我们认识中国大陆乃至欧亚大陆如何通过这种转换实现洋陆转换,把各个陆声拼接在一起的一个重要窗口。对昆仑造山带的解剖对现今仍处于碰撞后发展阶段的青藏高原的研究及今后的找矿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7.
青藏高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预测   总被引:24,自引:8,他引:24  
黄朋  潘桂棠等 《地质通报》2002,21(11):794-798
青藏高原分布着中国规模最大的多年冻土带,发育有良好的中、新生代海相地层及海相、陆相盆地,为高原天然气水合物矿藏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根据陆上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条件,从多方面讨论了水合物形成的可能性及其矿藏有利的分布位置,认为青藏高原完全有条件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矿藏,最有利的分布区是藏北地区含油气盆地储集层的露头区。对水合物矿藏的研究不但具有资源意义,而且还有潜在的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78.
西藏羌塘盆地中部发现中高级变质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羌塘盆地至今没有片麻岩系基岩点住的报道。长期以来关于该盆地是否具有前古生代的结晶基底分歧较大。最近在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北缘兰新岭附近的俄久卖一带找到了具有中-深变质特征的片麻岩.追索确定片麻岩系沿逆冲断裂带出露,基岩出露宽度为50-200m,断续延伸长约4km。岩相学研究结果显示,片麻岩中含有典型的区域变质矿物矽线石和蓝晶石,结合附近发现的奥陶系仅经历了浅变质作用和新近的地球物理资料揭示盆地内可能有结晶基底。初步认为俄久卖片麻岩系为羌塘盆地的前奥陶系结晶基底岩片。羌塘盆地深部具有稳定的结晶基底。  相似文献   
79.
地质科学方法论的思考——以构造地质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潘桂棠 《地质通报》2008,27(9):1451
地质学的形成和发展至少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地球科学的研究和方法也至少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地质学理论和地质学方法论一直是融于一体的,有建树的地质学家同时又是一个思维创新的地质学方法论学家.他们用哲理化的语言留下的地质学专著,如赫顿的<地球的理论>(1795)、莱伊尔的<地质学原理>(1830)、居维叶的<地球表面的革命>(1826)等,奠定了地质学的基础,也是地质学方法论的基础.直到20世纪中期,1963年美国地质学会75周年纪念大会以"地质哲学"为主题在会前撰写出版了第一本综合性的地质哲学著作<地质学的组构>,才开始了有组织的系统的地质哲学研究活动.尽管不同学者对地质学的范畴归类认知不同.但是通常地质学家强调地质学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区别于物理学和化学,其目的是重建地球史,重塑地球物质运动的特殊地质事件的时间一空间序列.探求地球变化(如岩石圈运动)的内在规律性.地质学也是自然哲学的一部分,主要涉及对地球上发生的变革过程及变化原理的理解.而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地质学又是一门应用科学,主要用来为社会发展服务,致力于解决资源能源和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80.
羌塘盆地胜利河海相油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Re-Os定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球化学资料表明,羌塘盆地胜利河海相油页岩有机碳含量为15.05%~20.34%,平均为17.695%,灰分含量为55.23%,焦油含量为11.0%;干酪根类型为Ⅱ1或Ⅱ2型。利用Re-Os同位素对该油页岩层进行定年,得到的等时线年龄为101±24Ma。该等时线年龄比生物地层所获得的地层年龄年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