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96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258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136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7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51.
浅水湖泊中沉积物碱性磷酸酶动力学参数的分布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东湖沉积物磷酸酶在较高的pH范围内表现出较高活性,故为碱性磷酸酶,东湖与严西湖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的动力学参数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且与间隙水和表层水中正磷酸根浓度无明显的对应关系,此外,它们在垂直方向上亦极具变化,除在沉积物表面显示较高催化效率之外,较沉层面(约距表面8-12cm)亦有类似峰值,这一结果补充说明了湖泊沉积物磷循环的另一活跃区域以及相应的生物化学机制。  相似文献   
152.
在长江中游湖北省东部网湖湖心的采取柱状沉积物,用210Pb+137Cs方法测定表层的沉积速率.制作连续切片,选取深度7烈-88lmm的层型沉积较完整的一段样品,用显微镜量测浅色层和暗色层的厚度,采用电子探针确定层的地球化学成份,并由此计算了纹层的主要矿物组成.认为纹层主要是由于在洪水季节长江带来的浅色泥沙与在枯水季节富水河带来的含暗色矿物泥沙交替沉积形成的.泥沙主要来源于夏季长江倒灌入湖的洪水,部分来自长江支流富水河;冬季枯水季节,泥沙基本来源于长江支流富水河.  相似文献   
153.
武汉东湖沉积物中轮虫休眠卵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里  周洁  黄祥飞 《湖泊科学》1996,8(1):51-60
报道了1992年8月 ̄1993年7月间武汉东湖营养类型不同的3个湖区沉积物中轮虫休眠的卵数量和分布。不论湖区营养类型如何,沉积物中的休眠卵数量均呈“V”形垂直分布,表层高,底层低,由表向底数量逐渐递减。在3个湖区中,休眠卵的数量随水体营养水平的增高而增加。营养水平最高的Ⅰ站其休眠卵数量年平均为1.32个/cm^3,营养水平较低的Ⅱ、Ⅲ站分别为0.74个/cm^3、0.71个/cm^3。休眠卵的数量  相似文献   
154.
郑利  徐小清 《湖泊科学》2003,15(3):245-251
提要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AVS)是硫化物的生成、氧化和扩散等综合作用的反映,有机物的供给、硫酸盐的还原等因素都能影响其分布特征。本文对武汉东湖三个污染程度不同站点的AVS深度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VS含量在一定深度沉积物中具有最大值,东湖沉积物中AVS的深度分布具有两种不同的模式,Ⅰ站和Ⅱ站AVS浓度峰在5cm左右的表层沉积物中,且AVS还原层深度较狭窄,而Ⅲ站AVS浓度峰处于10-20cm深度范围,沉积物中有机质负荷的差异是导致这种分布特征的重要原因。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对AVS的深度分布具有重要影响,高有机质负荷导致AVS浓度峰向表层迁移,且AVS还原层分布于较狭窄的深度范围,对方涛等对流-扩散模型的应用表明,该模型在高有机质负荷沉积物中(Ⅰ、Ⅱ站)AVS深度分布的应用较为理想,然而低有机质负荷沉积物中(Ⅲ站)不能准确反映AVS的深度分布特征,说明其应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5.
草型湖泊和藻型湖泊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系统地比较了草型湖泊扁担塘与藻型湖泊后湖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草型湖泊扁担塘的物种种类、物种多样性、密度和生物量均较藻型湖泊后湖的为高.两湖在物种组成和功能摄食群上存在极大差异,相似性系数为0.3左右,草型湖泊的大型底栖动物主要以刮食者数量为多,而藻型湖泊主要以收集者的为多.这说明水生高等植物对于维持湖泊生态系统中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维持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复杂性、空间异质性和功能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6.
金刚  李钟杰 《湖泊科学》1999,11(1):52-56
极大螺旋藻藻体SOD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呈现4条同工酶带,H2O2明显抑制该酶活性,KCN对酶活性无影响,确认为Fe-SOD。经硫酸铵分部盐析,离子交换柱层析及凝胶过滤,纯化到电泳单斑点均一程度。纯化的Fe-SOD分子量为39.3KD,亚基分子量为20KD,金属元素分析表明,每个亚基含0.55个Fe原子。该酶在紫外区最大吸收峰值为275.8nm,该酶氨基酸组成与蓝,绿藻和高等植物的Fe-SOD相  相似文献   
157.
沉积物磷形态的分级分离及其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46,自引:4,他引:42  
付永清  周易勇 《湖泊科学》1999,11(4):376-381
磷是湖泊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本文综述了国外对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的分级提取的发展概况,分析比较了各提取法的优缺点,阐述了不同形态磷的生态学意义,并总结了沉积物磷分级分析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8.
以三峡库区所设A、B、C、D、E、F和G等7个站点为研究区域,利用RAPD技术就其浮游生物群落遗传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共鉴定出浮游生物41种,其中藻类4种,原生动物10种,轮虫类19种,枝角类4种,桡足类4种.物种组成相似性最高的是B站和C站,最低的是A站和F站.而站点间浮游生物群落遗传距离分析表明:相距最近的是C站与D站,最远的为D站与F站.树状聚类图也显示:各站点物种组成聚为一类;而DNA多态性RAPD最先聚在一起的是B与F,它们的对应枝由A、C、D、E构成,G单独成为一枝.研究表明,所发现的物种组成与所揭示的遗传多样性并未完全吻合.这或许是物种信息的缺失(如藻类与细菌),或许是RAPD技术的缺陷,或许两者所致.因此,本研究积累了三峡库区浮游生物群落遗传多样性的一些背景资料,而要阐释浮游生物群落遗传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则有赖于应用灵敏的、重复性好的,且能分别分析原核和真核生物的DNA分子标记技术.  相似文献   
159.
鄱阳湖鱼类资源及渔业利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张堂林  李钟杰 《湖泊科学》2007,19(4):434-444
1997年冬至2000年春,对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鱼类与渔业利用状况进行了调查.在1955年至2000年期间,鄱阳湖累计记录鱼类136种,隶属于25科78属;其中鲤科鱼类最多,有71种,占总种数的52.2%,其次是鲿科,12种,占8.8%本次调查期间共记录鱼类101种,新记录鱼类6种,即亮银鮈、洞庭小鳔鮈、光唇蛇鮈、短须鱊、方氏鳑鲏和粘皮鲻鰕虎鱼.还分析了该湖鱼类区系组成的变化、主要渔具的渔获物组成特征以及渔产量动态,提出了未来湖泊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0.
三峡水库蓄水后,香溪河库湾每年春季均会暴发硅、甲藻水华.为了揭示香溪河库湾水华的暴发规律,于2008年春季对水华期间优势浮游植物的昼夜垂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利用时间深度等值图模拟浮游植物在水柱中的昼夜垂直分布格局,并用Morisita指数对其进行定量检验,采用修正的K-S test来检验浮游植物是否存在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