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3篇
  免费   731篇
  国内免费   62篇
测绘学   229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2428篇
地质学   136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36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赵薇戴光辉  岳新宇 《地震》2004,24(10):152-159
Autodesk MapGuide是集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发布技术于一体的非常流行的WebGIS产品,中简要介绍了该产品的基本构成和特点,并结合发布地震信息的实例详细叙述了该产品的使用方法,包括配置Web服务器以支持WebGIS信息发布,建立MapGuide Server数据源,用MapGuide Author通过添加图层、建立数据源连接和设置空间对象样式来制作地图件,制作地图件发布网页和MapGuide Viewer插件下载网页等,并介绍了如何用ASP技术生成查询报表。  相似文献   
72.
岳新宇  赵薇吴敏 《地震》2004,24(10):160-164
简要介绍了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系统平台和信息发布、公管理、个人办公、资源共享及系统管理等基本功能,并详细讨论了实施过程中基于角色的用户权限管理和公流程管理等关键技术。并对下一步的实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3.
李鑫刘莹  李杰飞 《地震》2004,24(10):165-172
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ction)是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中收集的若干信息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它是网络安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合格的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能大大简化管理员的工作,保证网络安全运行。该简要介绍了入侵检测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分类,以及基于策略的入侵检测系统与通用的入侵检测系统的不同之处。并针对现有地震行业网络的现状,介绍如何使用开放源代码的入侵检测系统Snort,有效防护行业网络,实现基于策略的入侵检测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74.
地下水水位时间序列中的混沌特征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利用相空间重构技术、G -P算法以及Wolf提出的从单变量中提取Lyapunov指数的方法 ,分别计算了太原盆地 4组地下水水位时间序列的关联维数和Lyapunov指数。结果揭示在自然状态下 ,太原盆地某些孔隙潜水和孔隙承压水水位变化存在明显的混沌特征。这不仅为以后建立水位预测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并且也为运用分形理论研究地质参数的时空变异性以及含水层结构的自相似性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  相似文献   
75.
本文统计分析了1900年以来大范围(东北及日本海沟地区)的深震与中国大陆强震及中国东北(指中国东北E41.5°~44.5°,N128.5°~133°范围)深震与中国大陆各区地震活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7级以上大范围深震与中国大陆 Ms≥7.5浅震有着很好的同步性,今后我国大陆地区存在发生7.5级以上强震的背景。中国东北深震与华北MLS≥6.0地震、华南5级以上地震有较好的同步性,与南北带北段、中南段及天山地区的7级以上地震的同步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76.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震源参数和场地响应反演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Atkinson方法,基于遗传算法,利用呼和浩特数字地震台网7个子台记录的9次质量较高的地震事件资料,计算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品质因子Q值和非弹性衰减系数c(f)。在所研究的频率范围内,前者和频率.厂有很好的线形关系:Q(f)=116.8f^1.000后者与频率.厂的变化关系不明显。在此基础上采用Moya方法反演了7个地震台的场地响应和地震的震源参数,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在所研究的频率域内7个基岩台站的场地均不同程度的存在放大作用,其次震源参数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本文还详细介绍了Atkinson方法和Moya方法的原理和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77.
本文利用一组高精度数字记录台站在新西兰北岛附近观测得到的一个地震群资料,选用合适的地壳结构,合理控制造成误差的因素,应用偏振技术提高地震波震相判定的分辨率,最后反演计算获得震源的定位解.虽然这个震群仅发生在15 km长的小条形区域内,由于较高的定位精度,能较清晰地反映出火山地区地震活动的特点,尤其是深度分布图像表现了一种非任意性.  相似文献   
78.
新疆北天山中东段地区震源参数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文首先利用经验格林函数方法证明了新疆北天山中东段地区的震源谱基本满足ω-2 模型。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S波观测谱中的噪音、仪器、路径、场地等影响的逐一消除 ,得到了研究区 10 5次ML2 5~ 5 7地震的震源谱 ,进而根据Brune的圆盘震源模型计算了地震矩、应力降、震源半径等震源参数。结果表明 ,这些地震的标量地震矩M0 与ML 震级线性相关较好 ,关系为Log10 M0 =1 10ML+ 17 2 0 ;震源半径在 10 0~ 15 0 0m之间 ;应力降介于 1~ 16 0bar之间 ,优势分布于 1~ 10 0bar。地震矩与拐角频率的关系呈现出两段趋势 ,可能表明了研究区震源的多重标度特征 :当M0 小于 4× 10 2 1dyne cm时 (相当于ML4 0地震 ) ,应力降显示出对M0 有依赖关系 ;当M0 大于 4× 10 2 1dyne cm时 ,地震的应力降不依赖于M0 。  相似文献   
79.
加卸载响应比理论是近年来提出的地震预测方法。本文进行了加卸载响应比异常时间尺度的统计研究,其中包括中国大陆地区5.0~8.1级的部分中强地震共30个震例,并得出加卸载响应比异常的时间尺度与未来地震震级之间的拟合函数。结果表明,地震前加卸载响应比异常的时间尺度与未来地震的震级具有正变关系,即震级越高,地震前加卸载响应比异常的时间尺度越长。根据加卸载响应比异常的时间尺度与震级之间的关系可以估计未来地震的发震时间,同时,可以确定加卸载响应比时空扫描过程中时问长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80.
GPS观测的2001年昆仑山口西MS8.1级地震地壳变形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1年11月14日17时26分,在昆仑山口西青海和新疆交界处发生了MS8.1级强烈地震。震后利用 GPS开展了相对密集的地壳形变观测。计算获得的同震位移表明,地震地壳形变影响范围大致为88°~97°E, 32°~38°N,断层运动具有明显的左旋兼挤压的特点。在昆仑山口附近GPS观测获得的地表破裂两侧的相对左旋 位移量约为2.6m,与地表野外调查获得的该处的地震破裂位移值符合的很好。断裂南侧垂直断裂走向同震位移 量逐渐衰减,位移方向相对稳定。而断裂北侧,同震位移主要集中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南缘,位移方向变化较大,盆 地内部位移量迅速衰减,表明东昆仑断裂北侧柴达木盆地地壳介质性质与其南侧高原腹地有明显不同。GPS观测 得到的震后断层蠕动结果表明,最初两周内断层蠕动位移量就占了观测期(近1年时间)总位移量的47%还要多, 其后半年多的时间内断层蠕动位移量不到观测期总位移量的40%,而余下的近5个月时间断层蠕动位移量只占观 测期总位移量的13%。断层蠕动速率在最初两周内超过130cm/a,到2002年3月11日迅速下降到26cm/a,其后 则逐渐呈线性衰减。区域GPS观测的初步结果同时表明,尽管地震破裂附近断层两侧有较大的相对位移,但东部 甘青川一带相关断层上相对运动不明显,可能说明这一区域仍处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