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675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贵州印江—松桃地区含锰岩系及南华系早期沉积环境演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道光  牟军  王安华 《贵州地质》2010,27(1):13-21,12
本文通过对印江-松桃地区南华系早期铁丝坳组-大塘坡组一段地层特征研究,概略分析了这一时期的沉积环境及其演化规律,对含锰岩系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大体上划分了三种沉积微相,即盆地沉陷中心喷水口、盆地沉陷中心喷水口外围和水下隆起带。  相似文献   
612.
本文通过对务正道地区成矿地质背景的分析典型矿床特征的研究,总结了区内的典型矿床成矿要素、成矿模式、区域成矿要素及区域成矿模式,从而建立了区内的预测模型,对区内资源潜力进行预测,圈定了八个成矿预测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资源潜力巨大。对实现区内找矿突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13.
盛章琪  廖莉萍 《贵州地质》2010,27(4):255-258
铝土矿沉积方式为胶体沉积及碎屑沉积,古红土化及沼泽化是形成铝土矿的主要成矿作用,地下潜水面以下200 m不是铝土矿深部找矿的红线。  相似文献   
614.
杨忠琴  余大龙  郑杰  吴文明  吴俊 《贵州地质》2010,27(4):263-265,301
从江翁浪金矿受构造蚀变带控制。通过对蚀变岩石及其中黄铁矿单矿物进行含金性测试发现金矿化与黄铁矿关系密切。本文利用矿相学、化学分析和电子探针技术等地质地球化学手段对该矿床黄铁矿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矿床中含金性较好的黄铁矿一般颗粒细小;早世代黄铁矿的含金性比晚世代好;金形成于贫S、低S逸度介质环境;晶胞中S过剩的黄铁矿含金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615.
牟军  王安华  黄道光 《贵州地质》2010,27(4):278-281,254
本文通过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旧州(西部)煤炭普查项目的具体实施,对勘查区含煤岩系的地层岩性、物性特征、地层组合特征等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阐述了该区煤层对比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16.
以MAPGIS6.7为平台,结合VB6.0和ACEESS数据库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采矿权登记信息数据库精确、快速的自动矢量化,为矿山遥感调查与监测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有效提高了实际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17.
于宁  陈仁 《贵州地质》2010,27(2):148-150
实测剖面是地质工作的核心,各项地质工作的开展、理论分析研究、报告编写等都离不开剖面资料。因此,利用数字化剖面系统合理地进行计算和图件编制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618.
贵州省矿床式与矿产预测类型及预测方法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昭光  陈启飞 《贵州地质》2010,27(3):168-170
贵州矿产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分布广。为了摸清我省矿产资源家底,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和勘查部署决策提供依据,特开展全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为了顺利完成该项工作,使该项工作的统一性、规范性,要对全省矿产进行矿床式、矿产预测类型、矿产预测方法类型进行划分,本文对贵州省矿产进行矿床式、矿产预测类型、矿产预测方法类型进行初步划分。  相似文献   
619.
北羌塘盆地油页岩形成环境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最近在北羌塘长蛇山地区新发现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大套油页岩及巨厚膏盐层,该油页岩与近年来作者在胜利河、长梁山地区发现的多处油页岩连成一片,构成了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中生代海相油页岩带—北羌塘油页岩带。沉积岩相、古地理研究表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北羌塘盆地总体上为一个向北西开口的相对闭塞的巨大海湾,发育了河流-三角洲、海湾(潮坪-潟湖)和浅海-陆棚等沉积相组合。古气候、古环境研究表明,油页岩(段)沉积期,胜利河地区处于潮湿的热带-亚热带环境,大量淡水的注入以及高的生产力等综合因素,控制了油页岩的形成,其分布主要位于局限海湾-潟湖的边缘带;膏盐层(段)沉积则发育于相对干旱、炎热气候条件下的闭塞环境。北羌塘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油页岩及其上覆膏盐层是重要的烃源岩和区域性封盖层。油页岩及含膏盐层沉积组合的发现,对于重新认识羌塘盆地生烃条件及保存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20.
从江县黎家坡南华系剖面位于黔桂交界处,交通尚便,是一条地层发育良好、厚度巨大、沉积连续、层序完整、顶底界线清楚的剖面。内部岩石地层单位由下至上依次为:长安组、富禄组和黎家坡组,其划分标志清楚,易于识别和掌握,并可进行区域对比。在剖面上,南华系与下伏青白口系下江群隆里组和上覆震旦系陡山沱组均为整合接触。该剖面较完整而连续地记录了该区南华大冰期(包括长安冰期、富禄间冰期和南沱冰期)的沉积演化史,是研究雪球事件的良好场所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