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7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14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1.
利用地电化学集成技术在青藏高原干旱荒漠区和冻土覆盖区开展找矿试验研究,有针对地选择已知剖面进行方法有效性试验,证明了在已知剖面上方出现的地电化学异常与已知矿体吻合,说明在该类地区应用地电化学集成技术进行找矿预测是切实可行的.同时,初步建立了在青藏高原干旱荒漠区及冻土覆盖区寻找隐伏金属矿的地电化学异常形态与矿体产状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在同类特殊景观区的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通过对龙王山灰白色细粒石英闪长岩和灰白色细粒二长花岗岩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属于晚志留世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为高钾过铝质-准铝质碱钙性岩;稀土元素Eu具有弱负异常特征;微量元素中Ta、Nb、gr、Sr、Ti、P相对贫化,Rb、Th、Hf、Ba、Sc、K、Ce、Nd、Sm含量相对富集。Rb/Sr平均值为0.30,介于上地幔值与地壳值之间,反映出壳幔源的特点,为s型花岗岩。综合分析该期花岗岩是弧陆碰撞向陆陆碰撞转化阶段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同碰撞花岗岩。  相似文献   
43.
东昆仑东段希望沟-哈陇休玛一带有多处镁铁-超镁铁质岩的出露,针对希望沟地区中二叠世辉长岩3块样品进行的全岩Sr-Nd同位素及锆石Lu-Hf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希望沟辉长岩87Sr/86Sr为0.707 445~0.707 676,(87Sr/86Sr)i值为0.707 045~0.707 297,高于现代深海拉斑玄武岩(0.702 0~0.703 5),143 Nd/144 Nd的初始计算值为0.512 476~0.512 543,εNd(t)值为-2.65^-1.34,Nd(t)值受蚀变影响较小,基本反映了其源区洋岛玄武岩的同位素特征;176 Lu/177 Hf在0.000 592~0.001 860间,εHf(t)在2.27~5.46间,一阶段Hf模式年龄为691Ma^816Ma,平均为758Ma,表明岩浆源区主要来源于亏损地幔并有少量壳源物质(如洋壳沉积物)的加入。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征,认为希望沟辉长岩源区主要为洋岛玄武岩,是东昆仑地区阿尼玛卿古特提斯洋向北俯冲的结果。  相似文献   
44.
东昆仑东段地区近年来在银矿的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对那更康切尔沟银矿、哈日扎铜银多金属矿和什多龙铅锌银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分析,认为东昆仑东段地区银多金属成矿主要控矿因素为断裂构造、岩浆岩,次要控矿因素为基底岩系与地层;成矿时代集中在中三叠世和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该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银多金属矿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45.
以青海省宗务隆地区为实验区, GF-1卫星PMS数据为数据源,重点从图像预处理、岩性标识体系建立、影像分割、影像分类等方面进行了基于面向对象的岩性自动分类方法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可靠性和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利用高分一号卫星数据进行岩性自动化分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6.
民生地质涉及面较广,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影响民生地质因素很多,而断裂构造对民生地质工程的影响较突出,所以及时准确地为民生地质的决策者提供断裂构造等基础地质要素的分布情况和规模等信息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47.
本文选用GF-1和OLI数据,采用三维建模、目视解译等遥感技术对青藏高原地区的第四系各成因类型、地貌类型及新构造等信息进行了解剖,全面分析了冲积、洪积、风积及冰水堆积等的分布特征,不同地貌类型对第四系沉积的控制作用以及新构造运动对第四系的影响,对青藏高原第四系客观、深入地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48.
造山带内海山/洋岛残片的识别是确定古缝合带和古洋盆存在的直接地质证据.祁连造山带被普遍认为是原特提斯洋盆俯冲和闭合的产物,然而南祁连地区是否存在古洋盆长期存在争议.通过对拉脊山关键地段早古生代岩石开展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和室内综合研究,在青沙山和东沟地区识别出连续的由洋岛型枕状玄武岩、火山碎屑岩、泥岩、凝灰岩和灰岩组成的火...  相似文献   
49.
中祁连西段苏里地区有大量北东和近东西向延伸的辉绿岩、辉长岩呈岩墙状侵入到元古宙地质体中。基性岩墙的SiO2含量为46.77%~52.37%,Al2O3含量为12.82%~15.86%,TiO2含量为1.16%~3.14%,MgO含量为3.84%~7.98%,FeOT含量为10.42%~15.53%,以贫K2O (0.10%~1.60%)、Na2O>K2O为特征,里特曼指数σ=0.67~2.96,岩石主量元素地球化学成分与大洋拉斑玄武岩一致;全岩稀土元素总量较低(51.28×10-6~165.11×10-6),轻重稀土元素之比为2.67~4.90,(La/Yb)N值为2.04~5.03,属轻稀土元素富集型,δEu=0.93~1.12,无明显的Eu异常;富集Rb、Ba、Th、U,亏损Nb和K,大离子亲石元素丰度变化范围相对较宽,高场强元素富集程度不强,微量元素蛛网图上具有左侧隆起、右侧相对平坦的分布型式。基性岩墙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819.5±5.2 Ma,形成时代与全球性Rodinia超级大陆裂解时代高度一致。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岩浆起源于亏损地幔源区,是尖晶石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的产物,岩浆形成于陆内裂谷环境,表明其可能为Rodinia超级大陆裂解的产物。  相似文献   
50.
河尔格头地区位于东昆仑造山带西段,发育大量花岗岩岩石组合,对该地区晚三叠世花岗岩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认识东昆仑造山带印支期构造- 岩浆演化历史,还可为古特提斯洋俯冲及洋盆闭合时限提供约束。本文报道了对河尔格头地区花岗岩的LA- MC- ICP- MS锆石U- Pb定年、地球化学、Sr- Nd- Pb同位素的研究结果,为建立完善的年代学格架和构造演化提供了新资料。本次在河尔格头英云闪长岩中获得了230. 9±0. 7Ma的锆石U- Pb 年龄,结合野外接触关系,可以确定该期花岗岩为晚三叠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河尔格头晚三叠世花岗岩为准铝到弱过铝质岩石,属中- 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轻稀土和Rb、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不同程度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具负铕异常,属I型花岗岩。从Sr- Nd- Pb同位素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河尔格头晚三叠世花岗岩具有较高的 I Sr 值(0. 705058~0. 707582)和负的ε Nd ( t )值(-2. 05~-5. 14),双阶段模式年龄 t DM2 为1170~1422Ma,表明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壳。经校正后的 ( 206 Pb/ 204 Pb) i 值为18. 37949~18. 58525,( 207 Pb/ 204 Pb) i 值为15. 56543~15. 59755,( 208 Pb/ 204 Pb) i 值为37. 79668~38. 27230,Pb同位素组成图解显示其物质来源与壳幔相互作用有关。综合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前人研究成果,河尔格头地区花岗岩显示板块俯冲阶段的特征,可能为阿尼玛卿洋壳消减过程中的产物,古特提斯洋的闭合时限或可推迟至晚三叠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