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78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给出了日本MSAS(多功能卫星增强系统)基带信号处理各项关键技术的算法原理,并对2006年在成都高楼上采集的MSAS卫星信号数据通过软件进行了基带信号处理,验证了各关键技术算法原理的正确性。另外,提出对GPS接收机增加1个MSAS通道以便提高我国GPS卫星导航接收机的定位精度和进一步增强GPS卫星导航完好性监测。  相似文献   
82.
提出一种基于单频码和相位观测量的单频精密单点定位方法,将每个观测量的电离层延迟量与接收机钟差、对流层天顶延迟、接收机位置、相位模糊度一起作为未知参数。采用约化参数的平方根信息滤波与平滑算法进行参数解算。该方法适用于实时定位和事后处理,且不需要外部的电离层模型。采用全球分布的32个IGS监测站16 d实测数据进行静态解算试验,结果表明E、N、U方向的RMS分别为0.023 m、0.018 m、0.059 m;基于一组机载GPS数据进行动态解算试验,得到E、N、U方向的RMS(与载波相位动态相对定位结果比较)分别为0.168 m、0.151 m、0.172 m。  相似文献   
83.
针对ALOS PRISM三线阵传感器,综合镜头光学畸变、像元尺寸和主距变化等影响,构建内定向参数模型;同时利用多项武模型,描述影像的外方位元素变化特征,建立自检校光束法区域网平差模型.利用ALOSPRISM实际数据对内定向参数模型进行研究和优化.结果表明,合适的内定向参数模型能起到良好的定标效果.  相似文献   
84.
海岸带潮汐模型支持下的光束法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海岸带和海岛(礁)稀少控制区域的摄影测量定位问题,结合海道测量学理论,提出了一种潮汐模型支持下的光束法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摄影时间利用精密潮汐模型计算摄影瞬间水边线上各点的高程值,然后引入水边线上这些高程已知的点,和其他控制点以及连接点一起参加平差,精确确定摄影时影像的空间方位。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海岸带和海岛(礁)稀少控制区域岛(礁)、滩涂等要素的几何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85.
匀光处理是消除光学遥感影像中亮度和色彩分布不均匀现象的过程。经典的Wallis算法仅用于保持两幅或多幅影像间的色调和亮度一致性。这里提出了一种用于单幅影像匀光的Wallis算法,讨论了从待处理影像中选择校正标准的方法;同时利用以像点为中心的局部参数统计值代替分块参数值,有效地避免了"分块效应"。通过实验并与现有Retinex匀光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后的Wallis算法能够有效减小图像反差,取得更好的匀光效果。  相似文献   
86.
面向知识服务的多媒体地图集关注地理空间领域人员如何利用专业知识去组织和分析图集中地理特征间潜在的、深层次的关联关系。此处提出了基于知识网络的网状信息组织模型、本体驱动的基于特征和事件的数据模型。根据上述模型设计的多媒体地图集具有基于特征的地图分析功能、基于事件的自主制图功能以及全面性知识导航搜索功能等。该图集具有知识性强、直观、易于使用和便于导航等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87.
李石桥 《矿产与地质》2009,23(6):569-573
甘肃省某金矿区属高中山地貌区,主要岩石为千枚岩,构造以NWW向断裂为主,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工程地质条件中等。采矿区、工业场地、尾矿库等矿山建设可能诱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应进行相应的防治工作,同时对矿坑排水及生产废水进行有效处理,防止污染水环境。  相似文献   
88.
甘肃阳山金矿带属于类卡林型金矿床,金资源量是达到318t,矿区花岗岩脉较为发育,与金矿化关系密切,重要的找矿标志之一。通过花岗岩的系统取样和主微量、稀土元素的分析结果,分析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原斜长花岗斑岩,称为花岗岩较为准确,归类为I型花岗岩和S型花岗岩,为活动大陆边缘的产物及同碰撞和碰撞后形成花岗岩的特点。矿带花岗岩成矿潜力大,可以加强矿区多金属综合利用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9.
The Macraes deposit (> 10 Moz resource) is a Cretaceous orogenic system hosted in the Hyde-Macraes Shear Zone (HMSZ) which was mineralised under lower greenschist facies during later stages of lower greenschist facies metamorphism of host metasedimentary schists. Gold is encapsulated primarily in sulphides that have replaced silicates in ductile shears that are focussed in micaceous rocks. The shears anastomose around structurally competent lenses, and were enhanced by hydrothermal graphite deposition and alteration of albite to muscovite. In contrast, scheelite with minor auriferous sulphides occurs in multigenerational quartz veins that filled fractures in competent lithologies. Hence, scheelite was deposited coevally with gold, from the same hydrothermal fluid, but in different structural settings from most gold at all scales from millimetres to hundreds of metres. Consequentially, there is weak correlation between Au and W at all scales in the deposit. Multigenerational gold and scheelite mineralisation occurred during progressive deformation in the shear zone in two contrasting structural and mineralogical styles in syn-deformationally weakening gold-bearing micaceous shears, and in syn-deformationally hardened competent rocks that became silicified and veined with quartz and scheelite. Hydrothermal fluid flow in the gold-bearing shears occurred at the grain boundary, microshear, and microfracture scales, and was slow (< 1 m/year), continuous, and pervasive. In contrast, vein formation in more competent lithologies was episodic, locally rapid (> hundreds of m/year), and was controlled by fracture permeability. The Au and W enrichment in the Macraes deposit resulted from regional scale metal mobility, driven by coeval recrystallisation in higher-grade (upper greenschist to amphibolite facies) metamorphism that persisted structurally below the Macraes deposit for at least 10 Ma after mineralisation ceased.  相似文献   
90.
锂能源金属的战略地位不断提高,与锂矿床及锂金属相关的研究也在不断跟进,锂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近年来持续受到关注,其含量分布情况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对亚洲最大的锂矿区——川西甲基卡根系土壤环境进行重金属含量监测,调查和评价锂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水平及其安全性。2016—2018年于川西甲基卡锂资源富集区采集根系土壤样品68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根系土壤Cd、As、Pb、Cr、Cu、Ni、Zn含量。测试结果表明,甲基卡矿区根系土壤Cd、As、Pb、Cr、Cu、Ni、Zn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13、15.31、25.47、60.57、16.12、23.59、66.83mg/kg,与2018年8月最新颁布的农用地土壤标准对比,无一超标,均低于风险筛选值及管制值。常见矿床的尾矿库区土壤一般存在严重的重金属污染,而甲基卡尾矿库土壤重金属含量均低于环境标准限值,且矿业活动停止的三年期间尾矿库区根系土壤中Cd、As、Cr含量明显呈逐年下降趋势。本研究认为,选矿厂房及尾矿库周边根系土壤重金属由于人为源的存在有一定的富集现象,但不构成危害,废弃物对环境污染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