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篇
  免费   419篇
  国内免费   274篇
测绘学   78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100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8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1.
蛋白质营养对工业化养殖大菱鲆生长、消化和免疫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封闭循环水养殖条件下, 选用体质量为(145.08±0.56)g 大菱鲆(Scophthatmus maximus L.)幼鱼,进行4 种蛋白质梯度水平(41%、46%、50%、55%, 即I、II、III、IV 组)的单因素试验74 d, 研究蛋白质营养对工业化养殖大菱鲆生长、消化酶、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1) 试验鱼增质量率随日粮蛋白质含量升高而提高, 中高蛋白水平(III、IV 组)增质量率分别极显著或显著高于I、II 组18.46%~65.75%,III、IV 组间无显著差异; 饲料系数则相应下降, III、IV 组分别极显著低于I 组21.15%~27.73%(P<0.01),II、III、IV 组间无显著差异;(2)大菱鲆胃肠、肝胰脏的蛋白酶活力随蛋白水平升高而显著增强, 其中IV组胃蛋白酶活力分别极显著高于其他组15.28%~31.96% (P<0.01), 肝胰脏胰蛋白酶活力分别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组9.74%~26.29%; 胃肠淀粉酶、肝胰脏淀粉酶及脂肪酶活性受饲料蛋白水平影响不显著;(3)随日粮蛋白含量提高, 各试组鱼成活率与主要免疫器官溶菌酶活力呈先上升后缓降的趋势, III 组最优, 其成活率高于低、高蛋白水平组2.86%~9.34%, 但4 组间差异不显著; 肝脏溶菌酶活力分别极显著高于I 组80.07%(P< 0.01), 显著高于II 组43.56%(P< 0.05); 头肾溶菌酶活力极显著高于I、II 组67.78%和35.76%(P< 0.01); 与IV 组差异不显著;(4)血清ACP 及LYZ 活力随日粮蛋白水平提高先升后降, III组LYZ 活力极显著高于I 组31.92%(P< 0.01), 显著高于II 组18.72%(P< 0.05); 血MDA 随蛋白水平提高显著降低, IV 组分别极显著低于I、II、III 组13.26%~31.61%; 血清SOD 活力及C3 补体含量随日粮蛋白含量增加而提高, 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 日粮中、高蛋白质含量显著促进大菱鲆幼鱼的生长性能和蛋白质消化酶活力, 而中等蛋白水平更加有利于幼鱼重要免疫机能的发挥和成活率的提高。因而, 日粮中等蛋白质含量更适宜于工业化循环水养殖大菱鲆幼鱼的蛋白质营养和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912.
研究低聚壳聚糖与葡萄糖的美拉德反应,考察了三种体系(低聚壳聚糖的氨基与葡萄糖的羰基的物质量比分别为1∶1、1∶3和3∶1)反应过程中pH、吸光度峰值以及荧光值峰值的变化,醇沉法提取低聚壳聚糖关拉德反应衍生物CG1∶1、CG1∶3和CG3∶1.对三种衍生物进行红外表征和分子质量测定,并研究其抗氧化效果(对超氧阴离子O2-,羟基自由基OH,DPPH的清除能力,还原能力),结果显示:三种低聚壳聚糖衍生物对O2-、OH、DPPH的清除能力及还原能力都明显优于低聚壳聚糖,且CG1∶1最佳,其次是CG1∶3,最差的是CG3∶1.同时,研究了低聚壳聚糖及其三种衍生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低聚壳聚糖及其三种衍生物随着浓度增加,对两种菌的抑菌效果增强,且三种衍生物的抑菌效果优于低聚壳聚糖本身.同时,三种衍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强于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提示:低聚壳聚糖与葡萄糖的美拉德反应产物有强的抗氧化性和抑菌性,且其抗氧化性和抑菌性的强弱与反应物的氨基与羰基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913.
测记耳石生长轮纹数量,依据耳石日轮对采自珠江口的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的日龄进行了鉴定、并据此研究了其产卵期和生长特性.棘头梅童鱼的产卵期为12月至次年的7月,主要集中在2、4、5月,产卵高峰出现在5月,占样本总数的27.27%;其次为2月,占18.18%.用直线、幂函数和指数函数关系对棘头梅童鱼的生长特性进行回归分析,体长范围为29.8~104.0 mm的棘头梅童鱼的体长与体重关系为幂函数关系,体重生长为匀速生长;体长随日龄的生长关系以幂函数模型符合程度较好,体重与日龄的生长关系则符合指数关系和幂函数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耳石日龄来推算棘头梅童鱼的产卵期是可行的,并可用于研究一定体长范围内鱼的生长.  相似文献   
914.
于露  姜启军 《地理科学》2024,(2):319-328
基于2010—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SBM-GML指数测算渔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两类环境规制对渔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及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下,环境规制工具对渔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1)近10 a来中国渔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0.967~1.090波动,呈现稳中有升态势,技术进步是中国渔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和动力。(2)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渔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影响呈先扬后抑的倒“U”型,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影响呈先抑后扬的正“U”型。(3)环境规制对渔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地区性差异,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工具在经济发达地区具有更显著的作用,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具有更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915.
采用高通量测序法从单环刺螠基因组中开发微卫星标记,并通过一个秦皇岛单环刺螠野生群体对其进行多态性评价,利用获得的多态性引物对秦皇岛、烟台、潍坊、青岛、大连5个不同海区的野生单环刺螠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本实验设计的50个微卫星标记能稳定扩增的有38个,其中22个微卫星位点在5个群体中均表现为高多态性,等位基因数(Na)介于24—44之间,多态信息含量(PIC)介于0.921—0.967之间。5个群体总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_e)范围为6.629—8.850,平均观测杂合度(Ho)和平均期望杂合度(He)范围分别为0.790—0.912、0.851—0.896,大连群体的杂合度最大(H_e=0.8962),潍坊群体的最小(H_e=0.8510),其中有12个微卫星位点在不同群体中出现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的现象。平均遗传分化指数(FST)表明,群体分化水平处于中等分化水平(FST值为0.0880—0.1136);聚类分析显示烟台群体先与青岛群体聚为一支,再与秦皇岛群体聚类,然后跟潍坊群体聚为一支,大连群体单独聚为一支;遗传距离模式(IBD)显示单环刺螠群体的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间不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本研究开发的22对微卫星标记可以用于单环刺螠遗传结构分析研究,为下一步单环刺螠种质资源保护和人工繁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16.
南海沿海季节性海平面异常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Based on sea level, air temperatur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air pressure and wind data during 1980–2014,this paper uses Morlet wavelet transform, Estuarine Coastal Ocean Model(ECOM) and so on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ossible causes of seasonal sea level anomalies along the South China Sea(SCS) coast.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1) Seasonal sea level anomalies often occur from January to February and from June to October. The frequency of sea level anomalies is the most in August, showing a growing trend in recent years. In addition, the occurring frequency of negative sea level anomaly accounts for 50% of the total abnormal number.(2) The seasonal sea level anomali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ENSO events. The negative anomalies always occurred during the El Ni?o events, while the positive anomalies occurred during the La Ni?a(late El Ni?o) events. In addition, the seasonal sea level oscillation periods of 4–7 a associated with ENSO are the strongest in winter, with the amplitude over 2 cm.(3) Abnormal wind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affect the seasonal sea level anomalies in the coastal region of the SCS. Wind-driven sea level height(SSH) i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seasonal sea level anomalies. Moreover, the influence of the tropical cyclone in the coastal region of the SCS is concentrated in summer and autumn, contributing to the seasonal sea level anomalies.(4) Seasonal variations of sea level, SST and air temperature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 along the coast of the SCS, but the seasonal sea level anomalies have no much correlation with the SST and air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917.
表层水温结构变化对东南太平洋秘鲁鳀渔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芃  陈新军 《海洋学报》2017,39(4):79-88
秘鲁鳀(Engraulis ringens)是栖息于东南太平洋沿岸的小型中上层鱼类,掌握其渔场变化及其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有利于企业把握该渔业的生产情况。研究结合2005-2014年渔汛期间秘鲁各港口出港的船数及其所获得的秘鲁鳀渔获量和表层水温数据(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以单位捕捞努力量的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和捕捞努力量(Effort)数据构建的渔场指数(fishing ground index,FGI)为渔场指标,对秘鲁鳀的渔场类型进行分类,探讨水温结构变化对秘鲁鳀渔场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渔场指数在不同渔汛阶段(渔汛前期、中期和末期,P<0.01)和不同捕捞区域(北部、中部和南部,P<0.01)都有着极显著的差异。以表层水温大于20℃的海水是否入侵到近岸为标志,可以将秘鲁鳀渔场分成两种类型:大于20℃的海水没有入侵到沿岸(A型渔场)和入侵到沿岸(B型渔场)。研究表明,在渔汛前期和中期阶段,A型渔场的出现有利于渔场的形成,其中渔汛前期沿岸19℃或20℃等温线的出现以及渔汛中期沿岸18℃或19℃等温线的出现可以作为中心渔场形成的指标。  相似文献   
918.
为了评估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耐氨氮性状的遗传参数和为循环水养殖大菱鲆提供科学指导,作者研究了养殖海水中氨氮对4月龄和8月龄大菱鲆的急性毒性效应,同时对比了氨氮对白化和正常个体、雌性和雄性个体的急性毒性效应差别。结果表明:非离子氨对4月龄大菱鲆的24、48、72、96 h LC50分别为2.19、1.94、1.80、1.72 mg/L,对8月龄大菱鲆的24、48、72、96 h LC50分别为3.64、3.02、2.93、2.86 mg/L,非离子氨对4月龄和8月龄大菱鲆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17和0.29 mg/L;氨氮对白化和正常大菱鲆以及雌性和雄性大菱鲆的急性毒性效应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选育大菱鲆的耐氨氮品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19.
为探究镧对黄姑鱼(Nibea albiflora)幼鱼的促生长作用和成活率的影响,本研究设7组不同镧质量浓度处理组,采用不同方程对不同镧质量浓度组的体质量生长拟合。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镧质量浓度处理组黄姑鱼幼鱼的生长速度差异显著(P0.05)。采用线性方程:1.8 mg/L处理组的体质量生长系数最大,为0.011 2,而对照组(0 mg/L)的体质量生长系数最小,为0.009 9;采用多项式方程:1.8 mg/L组全长生长系数的绝对值最大,为3.26,而对照组(0 mg/L)的全长生长系数的绝对值最小,为1.17。镧对体质量增大率、全长增长率和特定生长率、死亡率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用多项式方程分别对上述生长参数与镧质量浓度(C)之间的相关关系拟合得到,体质量增大率=162.93+42.79C+(–11.62)C~2(R~2=0.95),全长增长率=38.49+21.54C+(–7.27)C~2(R~2=0.90),特定生长率=1.08+0.16C+(–0.04)C~2(R~2=0.93),死亡率=62.91+(–22.88)C+7.19C~2(R~2=0.54)。根据方程,得到最适体质量增大、最适全长增长、最适特定生长、最低死亡率的镧质量浓度分别为1.84、1.48、2和1.59 mg/L。证实,镧可促进黄姑鱼幼鱼的生长及提高成活率,1.48~2 mg/L为黄姑鱼幼鱼的最适生长的镧质量浓度范围。  相似文献   
920.
库克群岛海域海洋环境因子对长鳍金枪鱼渔获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延绳钓渔业中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的渔获率,需了解海洋环境因子对其渔获率的影响。利用2013年9月8日-2013年12月31日库克群岛海域延绳钓渔业调查数据,包括:钓钩作业深度,温度、叶绿素a浓度和海流垂直剖面数据,作业参数,渔获统计数据等,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钓钩作业深度预测模型,利用统计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长鳍金枪鱼渔获率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库克群岛附近海域,长鳍金枪鱼渔获率较高的水层、温度、叶绿素a浓度、东西方向、南北方向、垂直方向、水平方向的海流分别为160~200 m、21.0~23.9℃、0.040~0.159μg/L、0~0.1 m/s、0.1~0.2 m/s、0.08~0.10 m/s和0.1~0.2 m/s。在该海域作业时,建议在长鳍金枪鱼渔获率较高的水层、温度、叶绿素a浓度、东西方向、南北方向、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海流范围内增加钓钩投放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