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158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445篇
海洋学   27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火山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主体为一白垩纪火山岩浆活动形成的复活破火山,由4个火山岩性段和1个中央侵入体构成,经历了4期喷发、2次塌陷、1次侵入、现代地貌形成等共8个演化阶段.火山岩为以流纹质和粗面英安质为主的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组合,中央侵入体为橄榄安粗岩系列石英正长斑岩,它们的A/CNK值集中在0.9~1.2之间,为铝饱和或铝过饱和类型.岩石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δEu值为0.11~0.32,表明岩浆经历了以斜长石为主的强烈结晶分异作用;火山岩(87Sr/86Sr)i为0.707 9~0.716 1,εNd(t)为-6.90~-7.70,中央侵入体石英正长斑岩(87Sr/86Sr)i为0.708 6~0.709 8,εNd(t)为-7.10~-7.68,表明它们是同源岩浆不同阶段分异演化的产物,物质来源主要为陆壳,但也有地幔物质参与.它们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不是典型的岛弧或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而是活动大陆边缘靠板内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2.
对城市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中冗余信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是围绕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场所的信息传播,是城市信息传播的符号载体,具有着导向指示、视觉识别、信息传达和文化传播等多方面功能。本文将以城市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冗余信息在城市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中的构成因素。另外,笔者认为城市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中的冗余信息分为有效冗余和无效冗余,两者的存在各有其因,它们对于导向识别系统中的信息传播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3.
张泰丽 《地质与勘探》2016,52(2):292-299
研究地质灾害特点及变形破坏模式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安徽省南部黟县大量实地调查成果资料,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造、水文特征等方面归纳总结了黟县地质灾害特点。研究结果表明,黟县地质灾害点多面广、规模小、发生频率高,沿溪沟和交通沿线分布,地质灾害类型与斜坡坡度、高度、和形态相关,地层岩性、结构、风化、节理裂隙等控制了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力学机制,降水对岩土体的软化、润滑、侵蚀作用是这些灾害的诱发因素。在深入分析基础上,建立了黟县地质灾害变形破坏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4.
天然钻石中普遍含有聚合氮以及复杂的生长结构,而合成钻石不含氮或含少量单氮并有典型的与合成条件有关的生长结构,利用此类性质可对天然和合成钻石进行区分。但对粒度细小或镶嵌复杂的钻石样品进行检测时,现有仪器由于局限性难以实现有效测量。本文研制了一种新型宝石发光性测试装置——宽频诱导发光测试仪(GV5000),通过对激发光源和滤光片、结构设计和测试方式的研发,实现了可同时观察多个小颗粒样品(最小为0.002 ct)的荧光特征和磷光特征,建立了一种以发光特征差异性作为筛分条件快速、准确筛分无色小颗粒天然钻石和合成钻石的分析方法。应用本方法测试了9015粒样品,并通过红外光谱、光致发光光谱等方法对筛查结果进行验证,表明97%的天然钻石具有蓝白色荧光并无磷光,而合成钻石的发光特征明显区别于天然钻石。本方法避免了样品大小和形状的影响,提高了小颗粒钻石鉴定的准确度和检测效率,对天然钻石的筛查率可达97%,对合成钻石的筛查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35.
石门寺钨多金属矿床位于大湖塘矿田的北部,赣北九岭成矿带中段,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几个钨矿之一。本文对矿区出露的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的独居石进行了LA-ICP-MS U-Pb年龄测定,其年龄分别为150.0±0.7 Ma、149±1 Ma和148.2±1.2 Ma。独居石测年数据显示,三种岩性的样品Tera-Wasserburg反向谐和图的下交点年龄与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一致,反映了花岗岩的结晶年龄为燕山期,结合矿区辉钼矿的Re-Os成矿年龄(150.4±1.4 Ma),表明石门寺钨矿成矿作用与花岗岩的形成密切相关。大湖塘钨矿区的成岩成矿作用与钦杭成矿带的大规模钨锡多金属成矿作用在时间上一致(~(150) Ma),具有统一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形成于岩石圈拉张减薄的动力环境下。  相似文献   
136.
通过对比几种可再生能源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专供水中航标灯使用的垂直轴潮流能发电装置。该装置使用一套上下共轴反置的Savonius叶轮作为捕能装置。当水流流过时,叶轮转动并带动发电机发电。为了提高Savonius叶轮的发电效率,对叶片进行了流体仿真优化,得出2叶片Savonius叶轮受到更大阻力和转矩的结论。最后设计了整体结构图,该装置安装在航标灯上可以利用潮流、水流进行发电,以实现航标灯对电能需求的自给自足。  相似文献   
137.
高精度的LiDAR点云配准是实现点云数据整体性和保证空间目标三维表面拓扑重建的关键,本文提出了基于Plücker直线的LiDAR点云配准模型,利用Plücker直线表示LiDAR待配准点云与基准点云间的同名直线,根据同名Plücker直线重合的几何拓扑关系,建立Plücker直线共线条件方程,再用最小二乘法确定待配准LiDAR点云与基准点云间的相对位姿参数。结果表明,Plücker直线共线条件配准模型几何约束性较强,配准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8.
从当前技术能力角度分析烟幕在海上作战中的运用,特别是信息化条件下烟幕在反侦察、防空反导等领域下的作用。主要根据现代烟幕的能力,重点分析烟幕在海上作战时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时机等问题,并探索其运用的方法手段,可为海上作战中烟幕运用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139.
以赣西地区蒙山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岩体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的研究,探讨其岩浆物质来源及构造背景。该岩体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岩浆侵入活动,形成六种岩石类型,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24.0±2.10 Ma(n=19,MSWD=1.9)、223.0±2.20 Ma(n=21,MSWD=2.6)、222.0±2.80 Ma(n=21,MSWD=2.7)、220.0±1.90 Ma(n=16,MSWD=1.5)、217.0±3.70 Ma(n=8,MSWD=1.8)、142.0±0.98 Ma(n=21,MSWD=1.4),表明岩体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两期岩浆活动。印支期花岗质岩石地球化学具高硅富钾、准铝-过铝质特征;微量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Zr、Hf、Th、U和稀土元素La、Ce、Sm、Nd、Y,明显亏损Rb、Ba、Sr、Ti、P;稀土元素分馏程度不高,δEu介于0.03~0.15,具强Eu负异常,Ce异常不明显,稀土配分曲线呈“V”型;为同源岩浆演化的特点。CaO/Na_(2) O比值<0.3、Rb/Sr>5,岩石二阶段模式年龄T DM2主体介于868~1465 Ma,为中-新元古代,εHf(t)对应的T DM2值显示,岩体物源起源于成熟地壳,后期有大量新生地壳物质的加入,表明岩石来源于含水矿物(如白云母、绿帘石/黝帘石)的脱水反应导致成熟度高地壳物质的熔融而形成。在花岗岩构造环境判别图上,投于碰撞大地构造背景上的花岗岩和造山后花岗岩类(POG)区域,锆石U-Pb年龄表明成岩时段滞后于印支运动高峰期(258~243 Ma),为受印支运动造成华南地壳加厚滞后,地壳进入伸展阶段,减压熔融形成的花岗质岩浆。  相似文献   
140.
铌、钽矿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战略性金属资源,巴西是世界上铌钽储量最为丰富的国家.研究者将巴西铌钽资源分为内生型和表生型2种类型.内生型包括伟晶岩型、花岗岩型、碱性岩型和碳酸岩型,典型矿床有Volta Grande、Madeira、Araxá;表生型为风化壳型(残坡积、冲积和红土型),典型矿床有Morro dos Seis Lagos.巴西铌钽资源以内生型矿床为主,并以碳酸岩型铌钽资源储量最大.巴西铌钽矿床主要分布在巴西中东部、南部,少量分布在北部地区,它们集中分布在戈亚斯-阿拉萨-蓬塔格罗萨、博尔博雷玛、米纳斯吉那斯、阿里克米斯、皮廷加、卡拉卡拉伊等铌钽成矿区(带)内.时间上,成矿作用集中在前寒武纪及古生代早期,少量发生在新生代.巴西铌钽成矿区(带)成矿时空分布具独特的成矿构造背景:花岗伟晶岩主要在巴西利亚造山褶皱带中,且在造山过程中发生铌钽成矿作用;碱性岩-碳酸岩主要在深大断裂带或裂谷区内,成矿物质具有深部幔源特征.文章认为巴西铌钽矿床找矿方向应该放在博尔博雷玛地区、中东部伟晶岩群密集分布地区,重点是要加强寻找高品位花岗伟晶岩型铌钽矿资源力度;另外,应在巴拉那盆地边缘等深大断裂带寻找类似Araxá等碱性-碳酸岩型铌矿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