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海洋学   29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51.
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通过染毒和清除,研究了不同浓度(0.05、0.5、5和10 μg/L)苯并芘B[a]P胁迫15d和释放15d后,泥蚶(Tegillarca granosa)消化盲囊和鳃丝乙氧基异吩唑脱乙基酶(EROD)、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力和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胁迫阶段0.5、5 和10μg/L,B[a]P处理组对泥蚶消化盲囊和鳃丝EROD、GST 酶活力和MDA含量显著影响(P<0.05), EROD、GST 酶活力分别被诱导和抑制,第5d趋于稳定, MDA含量随时间呈上升趋势, 在第10d基本达到峰值并趋于稳定。在清除阶段, EROD活力和MDA含量逐渐下降, GST活力逐渐升高, 并在5~10d恢复到对照组水平。本研究中, EROD和GST活力的变化能够反映机体解毒代谢的能力, MDA含量的变化反映了机体氧化损伤的程度,表现出了一定的剂量和时间效应。  相似文献   
252.
鮸鱼幼鱼在不同水温下摄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冰鲜桡足类为饵料对鮸鱼幼鱼在不同水温时的摄食进行了研究.在水温10、15和20℃时,幼鱼消化道饵料系数和食物消化时间呈线性回归方程,曲线斜率为食物消化速度;消化时间各为16、19和12h;摄食率各为100%、100%和85%;消化道饵料系数均在45-60min之内达到最大值;饱食系数各为3.11%、7.84%和8.42%;提出鮸鱼幼鱼的日摄食量指数公式为:日摄食指数=饱食系数 (12×消化道饵料系数与消化时间曲线方程一次项系数),得到日摄食量指数各为5.92%、15.19%和22.29%.  相似文献   
253.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饥饿对大西洋浪蛤(Spisula solidissima)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试验浪蛤软体部干质量为0.049g±0.003 g,实验饥饿的时间分别为1,3,5,7,10,13,20,27 d.结果表明:(1)饥饿对浪蛤的耗氧率影响极显著(P<0.01).浪蛤在饥饿1~7 d时其耗氧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饥饿7 d以后,其耗氧率随饥饿时间的延长而下降.(2)饥饿对浪蛤的排氨率影响极显著(P<0.01).浪蛤在饥饿1~5 d时其耗氧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在饥饿5 d以后,其排氨率随饥饿时间的延长而下降.(3)在实验期内浪蛤的O/N(O为呼吸氧原子数,N为排出氨态氮原子教)值为17.05~34.18,平均值为21.1.  相似文献   
25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同工酶电泳技术对韩国釜山、山东荣成、浙江奉化和乐清、福建福鼎、广东汕头和湛江7个地理群体的泥蚶进行同工酶分析,结果发现在所检测的MDH、ADH、ATPase、LDH、POD、IDH、SOD、SDH、ME、SCD和EST等11种同工酶中,除ATPase外其他10种在各地理群体之间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特别是汕头和湛江两地理群体与其他5个地理群体之间的这种差异尤其显著,两组间的平均酶距达0.4209,而汕头和湛江群体间的差异较小,两者酶距为0.0909;釜山、荣成、奉化、乐清、福鼎5个群体间的平均酶距也只有0.0191。这说明上述7个地理群体泥蚶已明显分化为两大类群,汕头和湛江群体为一类群,其他5个群体为一类群,两大类群的分界线在东海和南海的分界处。还对不同泥蚶群体间的同工酶分子标记的建立、不同群体间的遗传变异水平及泥蚶群体间分化的可能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泥蚶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255.
本文以1978—1982年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秋、冬汎嵊山、大陈渔场水文调查资料为主要依据,分析了北纬28°—31°、东经125°以西海城内,四个纬向断面水温的逐月分布和变化。4—11月,表层水温比底层高,且在上均匀层下面存在着梯度层。水温存在垂直梯度层现象,本文泛指为水温层化。为了便于分析,本文以各断面梯度层强度大小作为分析水温层化时空变化的依据。在探讨水温层化与渔业生产关系时,整理了同期有关渔业的统计资料。  相似文献   
256.
本文通过对坛紫菜丝状体生态及育苗高产措施的研究,结合对几处群众育苗生产的总结,得出下列结论。 1.在浙江中、北部,盛夏水温达到30℃,不影响丝状体的生长和发育。后期多换高温海水,施24ppm磷素,可以增产壳孢子。 2.吊挂培育贝壳定时掉头,可以减少温差和光差影响产生的成熟度差异。后期以黑塑料布遮窗缩光,是丝状体成熟的主要措施之一。 3.相对密度(与4℃水比)为1.013—1.015的海水,不影响生产性育苗。 4.用串长30cm,串距和棒距各5cm以上的吊挂培育优于平面培育,可提高壳孢子放散量85%,提早8天成熟。 5.老壳利用、自由丝状体接种育苗、贝壳渠道刺激等技术,均可增产壳孢子。  相似文献   
257.
通过对鱼山—大陈海区的环境调查,叙述了秋汛鲐、鲹鱼中心渔场与浮游动物量的变化,沿岸低盐水系与外海高盐水系消长之间的关系。指出中心渔场的形成,必须具备水系交汇区和较丰富的饵料生物环境。图4,表2,参考文献2。  相似文献   
258.
吴融 《海洋科学》1992,16(2):27-30
近十年来对海藻生物技术的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通过细胞培养或体细胞的营养繁殖,解决某些藻类种苗是一条可行途径。已有的资料表明,种间的融合细胞很难再生为完整的藻体。有关海藻的基因工程,现在正在寻求一种能作为藻类基因转移的载体,并试图通过选择获得一种营养缺陷型或耐药的突变型,这有助于藻类上宿主——载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259.
张季申 《海洋科学》1994,18(1):10-12
本试验采用不同的饵料投喂青蟹的早期幼体,比较饵料效果,为青蟹人工育苗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991年7月份在本所清江试验场内进行试验。试验用的青蟹早期幼体~蚤状I期幼体全部采用清江试验场人工孵化的幼体。文中以Z1青示蚤状1期幼体,Z2为蚤状II期幼体。人工饵料为酱油粕(乐清虹桥酿造厂提供)、蛋黄、人工轮虫(美国“OceaStarInternational Inc生产的O.S.I牌人造轮虫)。动物性饵料为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plicalilis)。在室温条件下,将青蟹Z1放在1500…  相似文献   
260.
本文根据1982—1983年期间的水文气象资料,分析指出埃尔-尼诺现象对浙北近海某些水文气象要素(如副高、台风、径流和海表面盐度等)的影响,得出与作者以往研究相吻合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