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82篇
  免费   1247篇
  国内免费   752篇
测绘学   5172篇
大气科学   1612篇
地球物理   621篇
地质学   486篇
海洋学   981篇
天文学   535篇
综合类   692篇
自然地理   282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315篇
  2022年   360篇
  2021年   427篇
  2020年   272篇
  2019年   426篇
  2018年   299篇
  2017年   394篇
  2016年   329篇
  2015年   417篇
  2014年   627篇
  2013年   428篇
  2012年   479篇
  2011年   515篇
  2010年   425篇
  2009年   426篇
  2008年   542篇
  2007年   392篇
  2006年   381篇
  2005年   338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354篇
  2002年   257篇
  2001年   245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6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9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干旱是全球各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气候现象,也是对人类社会影响最为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全球气候变化和社会发展加剧了干旱的影响程度,增强了干旱灾害的风险,给全球农业、水资源、生态环境安全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威胁,提高干旱监测和早期预警技术水平是应对、管理干旱和减轻干旱脆弱性的基础。近30 a来随着全球对地观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卫星遥感监测干旱技术取得很大进步,在全球干旱监测和早期预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干旱是多学科交叉的复杂问题,其发展过程缓慢、时间和空间表现特征差异很大,遥感监测干旱技术在应用中还存在许多技术问题,对抗旱防灾提供支撑的力度仍不够。本文在简要总结卫星遥感监测干旱应用技术的基础上,对各种指数(模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指出卫星遥感干旱监测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和未来发展机遇;针对我国卫星遥感干旱应用现状,提出了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应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72.
为了能够在发生灾难事故时进行紧急通信,应急自动气象站采用了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简短通信技术。在北斗卫星通信方式设计过程中,采取压缩数据包长度、主动传输+失败应答通信模式、对通信终端采取休眠工作等方式,在保证数据传输质量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通信次数,降低系统功耗,延长工作时间。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的通信设计,可以实现:1)将数据包长度压缩60%,满足了北斗卫星短信包的长度要求。2)兼顾解决了数据完整性问题和通信资费问题,在正常工作状态下采用自动定时传输模式节约通信资费;在通信失败的情况下采用主从应答通信模式,通过向自动气象站发出数据补收命令,及时取得丢失的数据。3)有效地降低了系统的功耗,通信终端平均功耗下降了10%。  相似文献   
973.
当我希望遇到一个好的摄影机会时,我喜欢用一个装有9百万像素CCD(光学传感器阵列,“电荷耦合器件”)的数码单反相机。虽然我几年前买入时,它还是最先进的设备,但是我最近已看到些广告,发现两千万像素的相机也都不算太贵了,所以说技术是在明显地向前发展。这些数字简单地说明这两种CCD分别包含了9百万和2千万像素。在一个可单独控制的二维数字光栅上,像素都是最小的单元。实际上,安置在我的单反相机中的CCD是由一个3696×2616像素的矩形光栅组成的。  相似文献   
974.
田丰 《天文学进展》2011,29(1):97-104
目前很多学者希望从"X射线脉冲星自主导航"的导航算法研究入手,利用数据分析或仿真进行验证.其中关于航天器自主定位的误差估计方法、误差量级和各种影响因素的讨论,并没有在给定详细初始条件的基础上系统性地说明问题.为了分析上述问题,需从天体测量学的角度出发,对自主定位的各种误差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和误差量级的估计.首先,由...  相似文献   
975.
康熙 《天文学进展》2011,29(1):1-18
对银河系内卫星星系进行全面的"人口普查"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已经发现了二十几个卫星星系,其光度范围分布很广,最暗的矮星系比球状星体还暗。叙述了卫星星系的光度分布、空间分布和动力学性质。总结了观测和理论研究进展,并讨论了星流和伽玛射线在研究银河系结构和暗物质性质方面的贡献。表明了卫星星系的统计分布能用来很好地限制冷暗物质理论和星系形成的相关物理过程,同时指出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和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76.
977.
978.
加拿大航天初览 加拿大航天科学的起步很早,二战结束不久就有了进入外太空的打算。1960年6月22日,美国发射的导航卫星上就装有加拿大的科学设备。而在此之前的1958年,恰逢联合国的地球物理年(1957年7月1日至1958年12月31日),那个时候美国宇航局NASA才刚刚成立不久,一些加拿大科学家就尝试申请使用美国的运载火箭,发射自己的地球物理卫星。庆幸的是,NASA批准了这个来自异国的提案。  相似文献   
979.
GEO空间碎片光度测量标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GEO卫星、太阳和观测站的空间几何关系,建立了消除太阳赤纬角对地球同步轨道( Geostationary Orbit,GEO)卫星光学特性的影响的方法.以三轴稳定GEO盒状卫星缩比模型为研究样本,在不同太阳赤纬角下进行仿真实验光度测量,研究太阳赤纬角和相位角的空间几何关系,得出消除太阳赤纬角对其辐亮度值以及以相位角...  相似文献   
980.
金星的缓慢逆向自转与众不同,其形成机制曾吸引许多研究者的注意.从太阳引力场中行星际物质径向分布的不均匀性假设出发,推导并计算了行星际物质对类地行星自转的影响.结果表明,金星在形成初期可以具有典型的快速正向自转状态,在行星际物质作用下,自转连续变慢,在形成大约10~9 yr后,自转反向并逐渐趋向稳定;对其它类地行星计算的结果也比较合理,水星的缓慢自转也得到自然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