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2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66篇
测绘学   384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26篇
海洋学   358篇
综合类   140篇
自然地理   31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FMRFamide为典型代表的FMRFamide相关肽,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神经肽家族。FMRFamide广泛参与多种生理过程,包括摄食、心跳、渗透平衡、变态、防御和免疫等。采用同源克隆法与RACE技术获得了虎斑乌贼FMRFamide的G蛋白偶联受体基因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SpFaGPCR,OL765295),SpFaGPCR cDNA全长1514bp,包括222bp的5''-非编码区(5''-UTR)、35 bp的3''-UTR以及1257bp的开放阅读框(ORF),共编码418个氨基酸。预测相对分子量(MW)为49.8kDa,等电点(pI)为9.76,具有7个跨膜结构域、糖基化位点7个、磷酸化位点36个。同源序列比对分析表明,SpFaGPCR与曼氏无针乌贼的FaGPCR氨基酸序列相似度最高达98%。系统发育分析显示SpFaGPCR与双壳纲的FaGPCR聚为姐妹支。荧光定量结果显示SpFaGPCR在视叶、视腺、脑、缠卵腺中表达量相对较高(P<0.05)。进一步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到虎斑乌贼视叶的髓质区、视网膜的感光细胞和缠卵腺的瓣叶外层具有明显的阳性杂交信号。实验结果为进一步探讨FMRFamide通过FaGPCR的介导参与虎斑乌贼生理代谢功能奠定了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52.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虾类之一。近年来, 细菌性感染造成罗氏沼虾养殖业病害频发, 经济损失巨大。因此了解其免疫机制对于指导疾病防控至关重要。线粒体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itochondrial 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 mMnSOD)被认为是抵御氧化应激的第一道防线, 在先天性免疫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 甲壳动物中mMnSOD的免疫功能尚不清楚。为此, 本研究克隆了罗氏沼虾mMnSOD基因(mMnSOD of M. rosenbergii, MrmMnSOD), 制备了多克隆抗体, 分析了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感染下, MrmMnSOD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 肝胰腺和肠组织中MrmMnSOD的基因表达水平分别在感染后3h和6h达到最大; 组织免疫荧光分析显示, 肝胰腺和肠组织中MrmMnSOD均在感染后12h达到最大荧光强度。以上结果表明, mMnSOD参与了罗氏沼虾对嗜水气单胞菌的免疫应激反应。进一步的蛋白抑菌实验表明, MrmMnSOD可显著抑制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嗜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的生长, 推测该蛋白可能属于免疫相关分子, 可通过抑菌反应发挥免疫功能。当前的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甲壳动物先天性免疫基础理论, 也可为今后罗氏沼虾的病害防控和药物研发提供新的靶点参考。  相似文献   
53.
Dmrt基因家族在后生动物性别决定与分化以及组织和器官的形成等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究dmrt家族基因在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横裂生殖中的功能,本研究以海蜇转录组测序获得的dmrta2基因片段为基础,通过RACE技术获得了海蜇dmrta2基因的cDNA全长,并分析了其在横裂生殖不同时期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海蜇dmrta2基因cDNA全长为1 804 bp,开放阅读框为1 011 bp,所编码蛋白质含336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37.25 kDa,理论等电点为9.11。预测海蜇dmrta2编码蛋白为亲水性蛋白质,无跨膜区域,不含信号肽。在33至79位氨基酸之间具有dmrt基因家族保守的DM结构域,与珊瑚、果蝇等物种的同源基因相应区域高度一致。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海蜇DMRTA2与鹿角珊瑚DMRTA2和DMRT3以及海葵DMRTA2的亲缘关系最近。原位杂交显示dmrta2基因在海蜇横裂生殖后期主要表达于感觉缘叶原基位置,在初生碟状体中表达于感觉棍位置。研究结果表明,dmrta2基因参与海蜇横裂生殖过程,可能主要与感觉棍神经系统的分化发育相关,研究为进一步解析海蜇等钵水母横裂生殖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4.
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吸收其认为有趣或需要的知识。情境教学指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自主理解知识、构建意义。本文以桂花产业为例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在层层递进的问题链中实现主动学习,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5.
宗燕  翟红云  蒲海燕 《地理教学》2023,(1):19-22+14
与传统的“一课多境”教学模式相比,“一境到底”教学模式以一条主情境贯穿整节课,教师通过创设不同的子情境和梯度性的问题链,将零散知识点串联成线,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实现知识的整体建构。该教学模式具有设计精、处理透、系统性和连续性强等特征,既保证了学生思维的连贯性,也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完整性,有助于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本文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为例,将“探秘新疆‘三生三世’”作为情境主题引入课堂并贯穿始终,创设“今世——入干旱之境”“前世——溯干旱之因”“来世——解干旱之困”三个子情境,将自然环境整体性的三种表现串联成线,形成知识脉络,深化学生对整体性的认知,树立人地协调观。  相似文献   
56.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由浅层次的接触感知走向深度体验培育,需要构建与之相适配的教学模型。指向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深度培育的教学模型有三个基本的向度:全情境、问题链和探究活动。本文以“水循环”为例,探讨了全情境的意义向度、问题链的认知向度和探究活动的实践向度下的教学设计过程,并分析了其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深度培育上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7.
古丹萍  邹金伟 《地理教学》2023,(8):25-27+24
乡土资源是重要的地理教学资源,本文以“海洋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为例,以深圳沙井“千年蚝乡”乡土资源为素材,以开发海洋资源为背景,以“生蚝”养殖地变迁为主线,探索基于乡土资源的初中地理情境化案例设计。这样的情境化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克服学习内容的抽象性,有利于学习内容的强化和迁移,并且是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58.
滑坡灾害成因机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深度学习作为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热点,能够更好地模拟滑坡灾害的形成并准确预测潜在的斜坡。为了挖掘深度学习在滑坡易发性的应用潜能,本文构建了一维、二维和三维的滑坡数据表达形式,并提出3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的滑坡易发性分析处理框架:基于CNN分类器、基于CNN与逻辑回归的融合和基于CNN集成,最后以江西省铅山县为研究对象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有基于CNN的易发性模型都能够获得准确且可靠的滑坡易发性分析结果。其中,基于二维数据的CNN模型在所有单分类器中预测精度最高,为78.95%。此外,二维CNN特征提取能够显著提升逻辑回归的预测精度,其准确率提升7.9%。最后,异质集成策略能够大幅度提升基于CNN分类器的滑坡预测精度,其准确率提升4.35%~8.78%。  相似文献   
59.
根据NCBI数据库中已发表的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全基因组序列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溶藻弧菌HY9001菌株dtd基因,将其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DTD,并对其进行诱导温度、诱导时间、诱导IPTG浓度等条件的优化,最后探究其纯化时最佳咪唑洗脱浓度。结果表明:DTD蛋白成功表达,且其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在诱导温度37℃、IPTG浓度0.1 mmol/L条件下诱导5 h表达量最高,纯化最佳咪唑洗脱浓度为150 mmol/L。  相似文献   
60.
赵红 《地理教学》2014,(22):31-32,36
本文根据新课程标准关于问题情境设置的重要性为依据,以人教版必修一"地方时"的教学为例,结合多年的从教实践经验,浅谈如何巧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勤思好问和主动探究。一、巧设生活情境引入概念[情境设置]如图1,ABCD四点位于赤道上,太阳直射O点,B、D点分别在晨线和昏线上。设置生活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