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1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119篇
测绘学   410篇
大气科学   140篇
地球物理   692篇
地质学   264篇
海洋学   124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19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赵政权  罗虹 《地理空间信息》2022,20(2):170-174,178
参考相关的导航电子地图规范,与企业对接,设计了导航电子地图实习的制作方案,主要包括计划设计、工作前准备、情报信息收集、外业实地采集作业、内业编绘处理、数据入库及成果质量检查、地图发布与路径分析等阶段,内业重点从导航电子地图的构成要素、属性表设置、符号库的构建、电子地图的制作及发布、路径分析等过程进行实现,并创新采用了不...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对云南1920年以来间隔时间大于500天的8组中强震的时-空-强特征分析,发现后一地震的发震 时间、地点和震级都有很强的规律性,610±20天为发震的优势时间,地点多集中在云南省的中北部,震级则可 用关联性公式计算。详细介绍了2003年大姚6.2级地震短临预报的主要依据和方法,并指出大姚地震短临预报 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讨论了地震"三要素"准确与偏差产生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993.
丽江7.0级地震短临异常特征及震源硬化模型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陈立德 《地震》1998,18(1):7-13
重点讨论了丽江地震短临预报中识别继承性异常、继承性新异常及新异常的形态特征。同时讨论了判断丽江地震进入短临阶段的判据,如中期趋势异常的结束,巨变异常及异常同步转折等特征。最后,在讨论短临异常时空演化的基础上,结合震中区小震活动的异常平静,短临阶段定点前兆由外向震中迁移,异常外围幅度大、数量多等事实,作者提出了新的震源孕青模型——震源硬化模型。按此模型预测,震源区(余震展布区或地表宏观裂缝展布区)在中短期阶段应出现中小地震的异常平静,元或很少有定点前兆异常显示,但当强震孕育发展到破裂成核时——不可逆失稳阶段,某些地震震源区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宏观破裂,即地表可见喷沙冒水或前震活动。  相似文献   
994.
带乘性噪声系统的最优反褶积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针对高分辨率石油地震勘探问题,研究一种带乘性噪声随机系统的最优反褶积估计方法。通过建立逆向运行的在线性最小方差意义下最优的状态滤波公式,推导出一种随机输入序列的单向最优固定域递推算法。该方法离线运算的存储最小,有助于提高地层反射序列提取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995.
为了解气候变暖对海州湾短蛸(Octopus ocellatus)空间分布的潜在影响,本研究基于2011年和2013—2019年春季海州湾短蛸的渔业资源和栖息环境调查数据,采用随机森林(RF)模型构建了海州湾春季短蛸的空间分布模型,并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中的数据,分析和预测了在SSP1-2.6、SSP2-4.5和SSP5-8.5三种气候变暖情景下海州湾春季短蛸资源分布区、分布重心及相对资源量的变化。研究显示,模型预测值与观测值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为0.86,截距为0.25,模型预测性能较好;模型分析表明,对短蛸空间分布影响最显著的环境因子是底层水温,其次是底层盐度、水深,影响最小的是离岸距离;在未来气候变暖的情景下,海州湾春季短蛸资源分布的高值区将进一步扩大,空间分布重心将向海州湾北部和东部迁移,相对资源量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996.
现有的动态路径规划算法通常只考虑当前时刻交通信息,而忽略了路段行程时间依赖于进入该路段的时刻这一现实。而且,转向延误的存在使得传统的基于节点标号的最短路径算法不再有效。本文建立了基于路段的时间依赖网络模型,将转向延误时间引入到FIFO(先进先出)条件的定义中,并给出了满足FIFO条件的路段到达时间和转向延误时间计算式。以此模型为基础,并通过将时间因子引入到启发式评价函数中,发展了基于路段标号的时间依赖A*最短路径算法。实验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预测并回避即将发生的交通拥堵,有效节省用户的出行时间。而其平均计算时间仅比传统算法增加了10%左右。此外,由于不再需要进行频繁的路径重优化,该算法能大幅提高路径规划的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997.
为对比研究适用于B1C、B2a短基线定位的随机模型,本文以连续5 d短基线实测数据为基础,对比研究了高度角随机模型、信噪比随机模型、等权随机模型在B1C、B2a、B1C/B2a短基线定位中的解算效果。实验结果表明,B1C、B2a、B1C/B2a短基线定位精度均在厘米级,B1C/B2a定位精度最优,最优精度E方向优于3 cm, N方向优于2 cm, U方向优于5 cm。采用高度角随机模型解算得到的B1C、B2a、B1C/B2a短基线定位精度最优,其次是信噪比随机模型,但相比高度角随机模型略差,等权随机模型相比另外2种最差。此结果可为今后B1C、B2a、B1C/B2a短基线定位随机模型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8.
根据瑞典条分法和简化毕肖普法分析边坡稳定性原理,通过对抗滑桩及桩间土的稳定力矩与滑动力距进行单独分析及计算,提出基于桩体强度的路堤边坡稳定性分析桩-土分算法。采用桩-土分算法和规范法对具有不同加固桩桩径、桩间距和路堤高度的边坡稳定性及滑坡破坏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桩-土分算瑞典条分法计算所得稳定系数最大,桩-土分算毕肖普法次之,规范法所得稳定系数最小。基于3种方法的路堤边坡稳定系数均随坡高增大而降低,规范法与桩-土分算法计算所得稳定系数差值,随边坡高度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抛物线形变化。此外,桩-土分算法分析所得边坡最不利滑面位置出现了“下移”现象,根据规范法边坡最不利圆弧滑面穿过地基加固区中部,但当路堤边坡高度为9~15 m时,桩-土分算法分析所得最不利圆弧滑面绕开了柔性桩加固区域,位于柔性桩加固区底部以下区域,且此时边坡仍然存在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9.
单源最短路径算法的图示教学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单源最短路径是GIS网络分析的一个重点内容,对GIS、空间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由于经典的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描述较抽象,让学生掌握单源最短路径算法的本质思想较难。提出用图示教学法来教授GIS中单源最短路径算法的基本原理和思路,详细介绍了图示表示的过程,可以为最短路径算法及其应用的教学过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迭代优化的网络最短路径射线追踪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网络最短路径射线追踪算法,用预先设置的网格节点的连线表示地震波传播路径,当网格节点稀疏时,获得的射线路径呈Z字形,计算的走时比实际走时偏差大.本文在网络最短路径射线追踪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迭代法与网络最短路径相结合的射线追踪算法,运用迭代法优化计算由网络最短路径算法得到的射线路径,并对迭代法进行修正,从而克服了最短路径射线追踪算法的缺陷,大大提高了最小走时和射线路径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