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3篇
测绘学   78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97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宋玮  唐寿高  范益群 《地质与勘探》2003,39(Z2):173-177
文章对上海某高层公寓工程兴建后对后续区间隧道从其桩基附近通过可能发生的影响进行了三维分析,并且对施工方案从数值计算的角度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72.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是模仿人脑结构和功能的一种信息处理系统。该方法在处理非线性问题上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在工程应用中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与此同时,神经网络计算的精度和收敛速度也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试验发现BP算法在归一化过程中存在最值误差和区间变形误差,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常规BP网络进行了改进,提高了BP网络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73.
结合成都地铁2号线的实际情况,对几种常用的桥梁梁型、经济跨度、梁高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推荐的高架区间标准梁结构。  相似文献   
74.
抽样检验是测绘成果质量检验的基本方法,抽样方案与被检成果质量水平的匹配程度直接决定抽样检验的效果。针对抽样方案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评价问题,提出了计数型抽样方案的质量不确定性区间(quality uncertainty interval,QUI)的概念,并以给定概率水平条件下的QUI的长度评价抽样方案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以比较客观地反映抽样方案的两类风险程度。对4个典型测绘成果质量检验的抽样方案和6个仿真抽样方案进行数值计算和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结果显示,该方法不仅适用于测绘地理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成果质量检验,还可用于各种计数型抽样方案设计和两类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75.
从规则高程格网中提取等高线的优化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涛  雷蓉 《地理信息世界》2006,4(1):39-44,48
从规则高程格网中提取等高线的算法是机助制图和GIS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当前高程格网数据的海量性,以提高效率为目的,对该算法进行了优化。将等高线提取算法分为起点确定和内插穿行两个阶段,对于第一个阶段的处理,提出基于区间树和顺序索引查找等高线起始点的算法,较大地改善了整体效率;同时,在顾及数字环境下等高线表达特性的基础上,设计的相关策略能够保证提取的等高线具有一致的方向信息。  相似文献   
76.
为了实现突水危险等级的准确评价,提出一种基于组合赋权的有限区间云模型评价方法。首先确定评价指标及其相应的分级标准,并通过组合赋权法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同时基于正态有限区间云模型理论利用MATLAB计算各指标隶属于突水危险等级的云数字特征,生成正态云滴;最后,对唐家会煤矿61304工作面进行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以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评价结果显示,ZL-1、ZL-2和ZL-4点危险等级属于Ⅳ级和Ⅲ级,危险等级高于其它四个评价点。同时,这些位置的钻孔出水量和注浆量明显大于其它评价点,且都位于音频电透视探测结果的异常范围内。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适用于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丰富了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7.
官子美  罗永康 《地震研究》1999,22(2):187-192
把预测震灾直接经济损失的简化公式扩张为模糊数学的区间运算,这样使预测结果更切实际、更加科学、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78.
王春艳 《测绘学报》2019,48(1):132-132
影像分割是遥感影像处理(如特征提取、目标辨识、地物目标分类)的基础工作和重要任务。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所具有的更加丰富的地表覆盖细节信息为精准地物目标分割提供了充分的依据。然而,更加精细的空间尺度、复杂多样的地物目标及真实地表覆盖信息的缺乏,增加了像素类属的不确定性和分割决策的不确定性,给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带来了新问题,导致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应用传统的影像分割方法得到的分割结果精度并没有随着分辨率的提高而得到显著提高。有鉴于此,本文以处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像素类属不确定性、分割决策不确定性及充分合理建模同质区域光谱测度分布模型为目标,提出基于区间二型模糊理论的影像建模与分割这一科学问题,并对其展开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实现精度高、可靠性强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  相似文献   
79.
南海U形海疆国界线(简称南海U形线)是我国的南海国界线。该研究分析多源卫星遥感和GIS数据,系统研究南海U形海疆线水域的水深地形和环境生态要素,并重点分析2014年生态要素的季节变化,首次整体展现了南海U形线立体水深分布特征。根据海底地形的平缓、波峰、波谷和递增四大特征,将南海U形线分为东北、西北、东、西和南区5个区间。南海U形线总长大于4 000 km。西北区和南区的水深浅且变化平缓(<1 000 m),西区水深呈波峰分布(平均2 303 m),东区水深由南向北递增(>2 000 m);东北区水深最深且呈波谷分布(平均3 535 m)。南海U形线的5个区间,西北区与北部湾盆地、西区与越东断裂、南区与曾母盆地、东区与南海海槽、东北区与马尼拉海沟地形构造相吻合。研究发现季风对南海U形线5个区间海洋环境季节性变化有明显影响:西北区和东北区海表温度温差大,呈冬季最低夏季最高,混合层深度冬季最深春季最浅,海表流场和海表盐度季节变化小,但西北区海表叶绿素a浓度冬季爆发,其余季节呈对数分布,而东北区冬季区内中部略有增长;西区、南区和东区海表温度盐度季节变化小,海表风场和混合层深度冬季最强春季最弱,但海表叶绿素a浓度西区季节变化小,南区区内中部冬季增长明显,东区区内南部冬季小幅增长。西北区和南区(浅地形区)呈相似的季节分布。研究阐明了5个区间具有各自明显的区域性海洋环境特征:西北区海表温度和海表叶绿素a浓度的季节变化最大、西区混合层深度季节变化最大、南区海表流场季节变化最大、东区海表盐度季节变化最大、东北区风场变化大但海表叶绿素a浓度季节变化小。研究显示,南海U形线上的台风路径时空分布南北差异大,东西不均。1945—2016年共604个台风跨过南海U形线,年均8个,路径集中在东北、西北、东3个区,112.3°E以东台风537个,112.3°E以西415个。南海U形线东北区的生态环境受台风"风泵效应"影响最大。1991—2000年为台风多发期,跨线台风年均达11个。研究提出的南海U形海疆线5区间分法,具有科学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0.
基于灰关联GM(1,N)模型的特大跨径桥梁挠度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桥梁挠度因受混凝土徐变、温度变化、预应力衰减以及动载、振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呈动态且非线性变化。在深入分析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重点考虑温度变化和徐变效应因素,建立了灰关联GM(1,N)模型,并应用于某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桥梁挠度的分析研究中,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较高的精度,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