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52篇
  免费   2346篇
  国内免费   2782篇
测绘学   1368篇
大气科学   4362篇
地球物理   2443篇
地质学   3460篇
海洋学   2531篇
天文学   180篇
综合类   940篇
自然地理   2796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442篇
  2022年   575篇
  2021年   632篇
  2020年   501篇
  2019年   622篇
  2018年   460篇
  2017年   513篇
  2016年   516篇
  2015年   552篇
  2014年   892篇
  2013年   712篇
  2012年   767篇
  2011年   756篇
  2010年   698篇
  2009年   824篇
  2008年   871篇
  2007年   787篇
  2006年   708篇
  2005年   665篇
  2004年   537篇
  2003年   582篇
  2002年   542篇
  2001年   449篇
  2000年   340篇
  1999年   341篇
  1998年   377篇
  1997年   404篇
  1996年   319篇
  1995年   271篇
  1994年   282篇
  1993年   200篇
  1992年   242篇
  1991年   225篇
  1990年   132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5年   5篇
  1964年   4篇
  1962年   3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使用水块混合层模式模拟上层海洋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块体混合模式对一个固定海洋观测站所测的上层海洋之物理特性进行了模拟,结果发出了难以重复观测到的许多物理特征。文章提出了水块混合层模式,着重模拟了扩展湾流体系中的一个水块,在它被海流从佛罗里达海峡带到挪威海的过程中,其物理特性(其中包括温度、盐度、混合层深度和夹卷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模拟结果较好地再现了所观测的物理特性的演化。  相似文献   
92.
93.
上海海平而变化规律及其长期预测方法的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1912 ̄1993年吴淞验潮站年平均潮位资料,采用多变量逐步回归和最大熵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以吴淞为代表的上海绝对海平面长期趋势的周期变化规律,并依此规律建立用作绝对海平面长期预报的叠加模型,由此预测2010年和2030的上海色对海平面相对于1990年的上升值为5cm,11cm,结合已分布的未来上海地区地面和速率预测值,给出上述时段上海相对平面上升预测值分别为17cm,30cm。  相似文献   
94.
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海水养殖水体中的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瑞芝  王键 《海洋通报》1995,14(1):69-73
本文采用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除去海水中存在的大量镁钙离子,加入聚乙烯醇溶液,使与纳氏试剂生成的黄棕色络合物稳定,不产生浑浊。因此使纳氏试剂比色法可直接应用于海水养殖水体中铵的测定。  相似文献   
95.
渤黄东海混合层化演变规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较详细地综述了渤黄东海混合层化演变过程与规律的研究进展情况,主要包括:混合和层化过程的分布规律与季节变化特性,采用水温垂直剖面自相关函数的半经验预报模式,动力学和热力学的数值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96.
根据1997年10月-1998年7月的调查资料,分析了南流江下游磷的时空变化及输运规律。结果表明:该流域磷具有丰水期含量较高、平水期次之、枯水期较低的分布特征:磷的含量分布主要受沿岸支流含磷化合物输入的影响。但水体中的化学和生物过程亦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本文分析了雷达观测结果,发现近海海面上的水汽向上输送随季节而变化,由于季节的变化和不同的天气情况,海表面大气现象在雷达中有不同的显示,根据这些显示得到了不同的信息,由此而得出春秋两季海表面水汽向上输送量的不同。  相似文献   
98.
99.
南太平洋海浪特点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1950-1995年的南太平洋气象船舶报资料,对5°×5°网格统计的风浪和涌浪的要素进行分析,得出了南太平洋风浪和涌浪的变化规律和分布特点.南太平洋海浪场与北半球各大洋相比,季节变化不显著,但仍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低纬常年盛行东南向浪,高纬则盛行偏西向浪,本文通过分析每月风浪、涌浪的盛行方向、波高及周期等值线图,研究阐明了南太平洋各要素的分布规律,为船舶远洋交通运输、远洋出访和科学实验提供了较翔实的海浪资料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0.
自北赤道流延伸而来的黑潮,起源于我国台湾省的东南海域。当黑潮沿着台湾岛东岸北上时,它的主轴通过苏澳-与那国岛断面,自北太平洋进入我国东海,成为我国东、黄海海流系统的“大动脉”。显然,黑潮的流速结构及其变化,对东、黄海水文特征的分布、变化以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气候,特别是旱涝现象,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有关这一问题的探讨是很有意义的。而欲研究黑潮的上述问题,取苏澳-与那国岛断面作为探讨的核心是很合适的,因为这个断面不仅离黑潮源地较近,而且位于黑潮进入东海首当其冲的关键性区域。 关于黑潮在这一断面上海洋水文状态的变化情况,日本学者须田晥次(K.Suda,1937-1938)曾作过广泛的研究,他主要分析了黑潮源地区域标量场(温、盐、密度等)的逐月变化特征。本文拟引用须田当年所列举的温、盐度资料,来研究黑潮的流速结构(主要是流速分布和输送量)及其季节变化,并结合现有的海面风应力资料,试图对黑潮输送量的季节变化及其原因作一初步的探讨,并作为进一步研究黑潮变动规律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