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75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77篇
海洋学   307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79年   1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11.
112.
西沙珊瑚礁区的第四纪事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明书 《第四纪研究》1991,11(2):165-177
本文简要介绍了西沙珊瑚礁区第四纪期间(2.5Ma 以来)的事件沉积作用类型、特征及其时空分布。珊瑚礁区与典型冰川作用区、冰川外围区相似,依然是冷期与暖期相互交替的气候旋回。冷期向暖期变换为渐变关系,而暖期向冷期转换则为突变关系。2.5Ma 以来有30个以上的冷暖气候旋回。ESR 测年最大值达到1.26MaB.P.,末次冰期风成沉积物的下限,ESR 测定为70000aB.P.。  相似文献   
113.
珊瑚移植一直被认为是增加退化珊瑚礁上珊瑚数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调查多种珊瑚移植方法和不同珊瑚种类的移植效果,我们选择了已严重退化并仍面临着人类和自然环境胁迫的三亚鹿回头珊瑚礁作为移植地,对5种珊瑚共902个断枝利用4种方法进行了移植。在移植后的10个月,移植珊瑚的存活率为45.5%。移植方法对于不同珊瑚种类具有不同效果,但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对所有珊瑚的移植效果产生促进作用。虽然对于叶状蔷薇珊瑚(Montipora foliosa)和风信子鹿角珊瑚(Acropora hyacinthus)来说,适合的移植方法能够减缓其死亡速率,但并不能改变其死亡趋势。叶状蔷薇珊瑚和风信子鹿角珊瑚的移植个体呈现出高死亡率和明显的存活组织面积下降,而扁枝滨珊瑚(Porites andrewsi)和丛生盔形珊瑚(Galaxea fascicularis)死亡率和组织部分死亡率则优于前两者。扁枝滨珊瑚和丛生盔形珊瑚仅在一种移植方法中出现了存活组织面积明显增长。鹿角杯形珊瑚(Pocillopora damicornis)是移植珊瑚中唯一一种在所有移植方法上都呈现珊瑚平均存活面积增长的种类。实验结果说明在受到高度胁迫的海域进行珊瑚移植很难取得满意效果,珊瑚种类的选择对胁迫环境下的珊瑚移植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而移植方法只能在部分程度上改善移植效果,但无法弥补鹿回头环境压力对敏感种类胁迫造成的影响。在鹿回头珊瑚礁需首先治理对珊瑚造成胁迫的因子,再进行珊瑚移植,并应优先考虑移植环境耐受性高的珊瑚种类。  相似文献   
114.
近年来在北海海底发现了主要以Lopbeliapertusa为代表的珊瑚礁。2002年10月挪威海洋研究所的QFossa和挪威地质调查局的ThorsnesT借助多道回声仪在挪威海勒斯特获得了世界上最大的喜冷珊瑚礁的详细三维形态。礁分布在4Ma前产生的巨大的水下滑坡上。在珊瑚中记录到海洋桂鱼的大量  相似文献   
115.
珊瑚礁及其生态系统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珊瑚礁的形成机理、分类、生态环境以及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指出了珊瑚礁生态系统是海洋中生产力水平极高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16.
南沙群岛南永1井珊瑚礁岩的磁性测量结果表明,珊瑚礁岩的磁化率(X)为负值,属抗磁性物质,但它有较稳定的剩余磁化强度(Mr),而且它的NRM(天然剩余磁化强度)近似对数正态分布,其值大部分分布在(0.8-1.6)×10(-4)A·m(-1)区间内。进一步研究发现珊瑚在生长过程中,富铁细菌及水介质等可以在珊瑚礁孔隙中留下铁磁性物质;另一方面,珊瑚在生长时也可能吸收铁离子,变成珊瑚礁骨骼的一部分。因此,珊瑚礁岩具有铁磁性,在古地磁场作用下,产生弱剩磁。  相似文献   
117.
珊瑚礁岩的磁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沙群南永1井珊瑚礁岩的磁性测量结果表明,珊瑚礁岩的磁化率为负值,属抗磁性物质,但它有较稳定的剩余磁化强度,而且它的NRM近似对数正态分布,其值大部分分布在(0.8-1.6)×10^-4A.m^-1区间内。进一步研究发现珊瑚在生长过程中,富铁细菌及水介质等可以在珊瑚礁孔隙中留下铁磁性物质;另一方面,珊瑚在生长时也可能吸收铁离子,变成珊瑚礁骨骼的一部分。因此,珊瑚礁岩具有铁磁性,在古地磁场作用下,产  相似文献   
118.
119.
120.
南沙珊湖礁生态系生物体中δ13C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4月对南沙群岛海珊瑚礁生态进行调查,采集了永署礁和渚碧礁生态系统中不同营养极的生物样品,测定了它们的稳定同位素^13C的丰度δ13C,结果表明,永署礁中的δ13C沿着的链有明显的增加趋势,渚碧礁则不明显,渚碧礁生态系中δ13C的平均值为-17.7‰),这主要与生物种群的差异,纬度变化及环境因子有关。底枉性鱼类比游游性鱼类的δ13C相对高,对于肉食的珊瑚礁鱼类来说,不型鱼类肌肉中的丰度要高于中型和大型鱼类,这可能是由于代谢反应差异引起的,作为代谢的主要器官肝腑的^13C有更高的富集度,温度,生物合成以及初级消费者的食物是以C3还是C4植物为主对生物体内的δ13C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