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51篇
大气科学   140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67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10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42年   2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饱和水汽压差是许多陆表生态和陆面过程模型中非常重要的输入参数之一,精确估算并获取其时空分布特征是生态、农业遥感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简要回顾饱和水汽压差的应用和传统获取方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遥感估算饱和水汽压差的数据源和估算方法,即统计方法和解析计算法,并对解析计算法所需关键参数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概述,探讨目前遥感估算饱和水汽压差存在的不足,并结合目前遥感技术发展现状和此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发展趋势,展望了联合多源遥感数据进行高时空分辨率的饱和水汽压差遥感估算问题。  相似文献   
152.
本文基于内蒙古农牧业气象观测站1994—2015年旱柳、榆树和小叶杨三种木本植物物候观测资料及同期气候数据,采用线性倾向估计、Pearson相关系数等方法,探讨了气候变化对阴山北麓木本植物物候的影响。结果表明:近22 a,阴山北麓旱柳、榆树和小叶杨的花芽开放期和落叶末期均表现为提前趋势,且落叶末期提前幅度较大,平均每10 a分别提前2.9 d、3.6 d、4.6 d。生长季缩短,平均生长季长度为182 d。气温是影响旱柳、榆树、小叶杨春季花芽开放期的关键气象因子,春季气温每升高1℃,花芽开放期提前4.1 d;而落叶末期对降水量较为敏感,水分条件是阴山北麓木本植物落叶末期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53.
陆表海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期微地貌起伏差异小,难于确定。分析了沉积期微地貌控制着颗粒滩储层的发育及分布,因此,可通过对颗粒滩储层的研究,反演微地貌起伏。按此原理,建议具体研究步骤为:颗粒岩沉积为主体的等时地质体选取、储层成因确定、暴露时间确定、沉积期地貌恢复,以及成果检验应用。以四川盆地磨溪气田嘉陵江组嘉二2亚段A层为例,利用丰富的钻孔取心资料进行了实例研究,取得良好效果,表明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尤其适用于钻探程度高、资料老、缺乏三孔隙度测井系列的盆地老区,这对于储层预测和新层挖潜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4.
物候对全球变暖响应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73,自引:4,他引:73  
近100年来,尤其是在最近20多年,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出现了显著上升,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物候现象与气候等环境因素息息相关,物候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研究正在成为物候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领域,NDVI正日益成为植被对气候响应研究的重要手段。概述了当前物候对全球变暖响应研究的主要进展。基于实地动植物等物候观测和遥感监测的大量研究表明,近期动植物等物候正发生着显著变化: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植被生长季延长、植物提早开花、昆虫提早出现、鸟类提早产蛋以及冰川退缩、永冻土带融化、江河湖泊结冰推迟而融化提早等,与气候变暖有密切关系,是对全球变暖的明显响应。目前国内的许多研究者在物候对气候变暖响应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与国际研究进展相比,还有许多研究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155.
玛曲草地垂穗披碱草物候变化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1985—2005年玛曲草地垂穗披碱草 (Elymus nutans) 物候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分析,发现玛曲草地垂穗披碱草返青期略有推迟的趋势,推迟趋势为1.6 d/10 a,而抽穗、开花、种子成熟、黄枯等物候期均呈提前趋势,特别是抽穗、开花、种子成熟期明显提前,提前趋势分别为4.9 d/10 a,8.0 d/10 a,13.9 d/10 a。影响玛曲草地垂穗披碱草返青期推迟的主要因子是秋季降水量减少,夏季气温升高是导致玛曲草地垂穗披碱草抽穗、开花、种子成熟期提前的主要原因,秋季暖干化趋势是导致黄枯期提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6.
利用1983—2008年鲁西南地区四声杜鹃物候期与同期气象资料,探讨了四声杜鹃物候与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四声杜鹃始鸣期与1—5月平均气温呈负相关、绝鸣期与6—7月平均气温呈正相关、间隔日数与平均气温均呈显著的正相关。随温度升高,四声杜鹃始鸣期以3 d/10a的速率提早,绝鸣期以3 d/10a的速率推迟,间隔日数以6 d/10a的速率延长。初春日照多便于四声杜鹃活动,始鸣期提早、秋季的日照时数多,四声杜鹃绝鸣期推迟。冬、春降水多,四声杜鹃始、绝鸣间隔日数缩短。  相似文献   
157.
利用喀什国家基准气候站1982~2010年的气象观测数据和地面物候观测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和气候趋势系数方法,分析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以及其对新疆常见的5种木本树种物候期的影响.结果表明:近29年来喀什气候增暖,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基本气象要素的增加趋势较明显,年平均气温和年总降水量的增幅分别为0.37~1.10℃/10a和12.14mm/10a;以季节而言,在春季气温和日照时数的升幅最大,降水量在秋季较明显.这种气候变暖的趋势与5种树物候期有密切相关,春季气温和春季日照时数的增多使物候期提前,而秋季的降水量促进木本植物的生长,使物候期延迟.  相似文献   
158.
基于气象因子的沾化冬枣物候期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山东沾化1999—2011年的气象资料和冬枣物候期资料,通过分析冬枣萌芽期、展叶期、开花期、生长期、成熟期、落叶期等物候期与气象条件的相关关系。确定各物候期影响因子,建立各物候期预报方程。结果表明:在萌芽期及展叶期,冬枣物候期天数与地温有着紧密联系,尤其是10cm,15cm,20cm地温;花期、成长期、成熟期与叶变色期,气温对物候的影响起到主导作用;而落叶期则主要受日照时数的影响。2010—2011年试报效果良好,落叶期、硬核期、展叶盛期、开花期、芽膨大期预测偏差百分比不超过10%,落叶期预测效果最好,2010年、2011年偏差百分比分别仅为1.23%,1.09%。  相似文献   
159.
开花物候的种间差异除受到气候影响外,还可能与植物功能性状有关。但两者的相关程度在不同地区、气候带间差异较大。文章为了探索功能性状是否对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植物的开花物候有影响,在宁波植物园内对67种木本植物开花物候进行观测,并分析其与4种功能性状(生活型、潜在最大树高、花色和果实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 67种木本植物初始开花、盛花、败花和开花持续的时间分别为3月28日±21.64d、3月30日±27.02 d、4月15日±30.78 d和(23.82±13.31) d;2)乔木初始开花时间和盛花时间显著早于灌木(P<0.05),但败花时间和开花持续时间在两者间未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乔木开花物候的标准差均显著低于灌木,说明乔木开花物候相对于灌木更加稳定;3)广义线性混合效应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彩色花朵的败花时间比白色花朵早,潜在最大树高越小的木本植物开花持续时间越长。综上可知,宁波植物园67种木本植物开花物候受功能性状影响,但影响程度与功能性状的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60.
川渝地区气候与物候的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川渝地区44个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和2个物候观测站的物候资料分析了该地区的气候与物候变化特征:最近10 a年均温度比前30多a高0.68℃,年均降水量基本无变化。低温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原,低温天数、低温积温绝对值都在减少。日均最高温度在高原南部、西南山地减少,其它地区都增加;日均最低温度都在增暖。降水在四川盆地下降,在重庆西部、川西高原增加。降水日数在高原西部增加,其它地区都下降。春始期仁寿略微推迟,北碚微弱提前;秋始期都推迟。展叶期的杏树、刺槐、水杉、紫荆、梧桐推迟,紫藤、毛桃提前。落叶期仁寿刺槐提前,北碚的植物全部推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