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86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172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144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5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H.T.LEE 《地质学报》1928,7(2):191-208
In general, geologically speaking, it has been noted that if the formation of coal took place during the Permo-Carboniferous period, its volatile matter will al ways be less than 30% when analized, and the contrary is usually the case for coal created during the Tertiary and Jurassic, these having more than 40%.  相似文献   
72.
基于相机摄影测量的冰面反照率反演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冰反照率是冰川与积能量平衡计算的关键参数,也是观测的难点. 为测量冰面反照率,试验采用相机摄影测量技术,在祁连山十一冰川开展了自动拍摄、并利用共线方程进行冰川正射制图,在此基础上于2012年7月28日-8月18日在冰川表面开展了不同海拔梯度的反照率观测. 通过统计分析晴天与阴天观测反照率与对应点相机拍摄获取的RGB归一化指数之间的关系,对十一冰川进行冰面反照率参数化方法研究. 结果表明:晴天冰面反照率与RGB归一化指数存在明显的指数关系,拟合R2达到0.79;而阴天的统计关系较差,线性拟合R2仅为0.52. 据此尝试利用晴天的拟合公式对整个冰面进行反照率参数化,计算表明:在晴天冰川表面地形阴影区的反照率存在低估现象,而无阴影区的反照率估算结果可信度较高. 利用2013年的反照率观测数据进行了参数化方案的验证,结果表明:观测值与模拟值平均误差仅为0.037,表明利用RGB影像对反照率参数化具有一定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3.
黑河上游冰沟流域典型积雪期水文情势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综合研究了黑河上游祁连山冰沟流域2008年积期水文情势,以积-冻土-径流为框架详细分析了该地区积水文特征.采用物质平衡计算了冰沟流域蒸发和融水值,并分析了冻土水热变化过程和融径流变化特征.积期降水总量达到204.6 mm,而蒸发为140.8 mm,面蒸发在积期水文循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3月12日融开始,引起3次人规模的融峰值;整个融季,冰沟流域融径流总嚣为3.98×106m3.冻土解冻始于4月12日左右,随着气温升高,土壤含水量变化明显.地形和风速相巨作用,造成积的大规模重新分布.  相似文献   
74.
重庆丰都雪玉洞水文地球化学指标的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自2006年11月到2007年12月对重庆丰都玉洞地下河水和滴水进行了近1年的观测,结果表明其主要水化学指标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地下河水Ca2+、Mg2+、HCO3-浓度和电导率在雨季升高而旱季降低,pH值在雨季降低而旱季升高.在地下河径流路径上,由于溶蚀效应与沉积效应的相互制约以及受采样点水动力条件和水气CO2交换程度的影响,水化学指标的空间变化较为复杂.位于洞穴顶部的滴水由于受顶板覆盖层厚度的影响,洞穴上层滴水点Ca2+、Mg2+年平均浓度分别为95.1mg/L、7.87mg/L,而下层滴水点分别为110.1mg/L、9.68mg/L,表现出上层高、下层低的空间变化特征.由于[Mg2+]/[Ca2+]值具有雨季低而旱季高的变化特征.所以可用之来指示洞穴所在地区降雨条件的变化.  相似文献   
75.
基于多源数据的内蒙古中东部积雪厚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气候系统中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受到了普遍的重视,特别是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积面积和积厚度是积研究的两个重要因子。利用2010年11月8日、14日和25日三天的MODIS L1B数据,根据在可见光波段,地表、云和在该波段的反射率都比较高的特点,计算得出的积覆盖面积空间分布图。积深度受降量、坡度、坡向等多因素的影响表现为不连续分布,单纯利用气象监测站点无法获得积厚度的空间连续分布,而遥感影像也受到局地特征的影响而精度不够。因此,首先基于经验公式,利用MODIS L1B数据计算了积覆盖面积,在此基础上,基于气象监测点的积深度数据和MODIS L1B波段的相关性,选择影像数据的最优通道,通过建立多波段的积深度回归模型,并且对积深度进行空间连续插值,通过将模拟的积深度与监测点插值结果进行对比,发现统计回归的方法有效的提高了积深度、覆盖度等情监测信息精度。  相似文献   
76.
近50 年云南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4  
利用云南气温和降水资料, 分析了云南气候变化特征及强降水极端天气和高温干旱事件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以云南香格里拉、西双版纳、昆明地区为代表, 分析了区域气象要素变化趋势。结果表明: 云南近50 年气温变化与全球、北半球、中国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气温变化幅度略大于全球, 弱于北半球和全国变化。云南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以后出现增暖现象, 以90 年代后期增温最明显, 1986 年以来出现13 年暖冬, 大部分地区冬春季降霜日数减少。随气候变暖, 香格里拉地区降日数呈下降趋势, 西双版纳地区雾日明显减少, 全省降雨日数逐渐减少, 大雨频率变化不大, 暴雨、大暴雨频率上升, 高温干旱事件频率增加。进入21 世纪以后, 云南降水减少, 高温干旱事件有增强增多趋势, 由2~3 年一遇变为1~2 年一遇。2005 年春夏连旱和2006 年春旱是云南近50 年和20 年来最严重的旱灾。  相似文献   
77.
分析冰川中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的迁移转化特征是评估冰川消融对下游生态环境效应的重要依据,但冰川表层中DOM在冬春季节的迁移转化特征尚不明确。本文以达古冰川冬春季节表层和春季冰川径流为研究对象,使用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对表层和径流中DOM进行分子层次表征。结果显示:达古冰川冬春季节表层中DOM化学组成非常丰富,主要包括脂类、多肽类、不饱和烃类,还含有少量的酚类、多环芳烃类和糖类,来源包括微生物活动和陆源性输入。春季径流中DOM的主要来源是陆源性输入,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分析不同季节表层DOM的分子组成变化,发现冬季低温环境有利于表层中脂类、多肽类和含S类DOM分子的富集,春季气温升高则有利于表层中多肽类、不饱和烃类和含N类DOM分子的富集。比较春季径流和表中DOM的分子组成变化,发现径流中杂原子类DOM含量降低,微生物来源的脂类和多肽类DOM含量降低,陆源性的酚类和多环芳烃类含量显著增加,说明径流中DOM的生物活性降低而光反应活性增加。因此随着冰川持续消融大量的冰川融水将DOM带入下游水环境...  相似文献   
78.
对膜结构在风共同作用下的压分布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首先采用两相流原理对漂运动中的空气相和相分别进行了数值建模,然后采用CFD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在风共同作用下双坡型膜结构表面的荷载分布规律,分析了双坡型膜结构的重要几何参数变化时,漂及屋面荷载分布的变化规律,总结了双坡型膜屋面在风共同作用下的压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屋面倾角和屋面宽度是影响风共同作用下膜结构表面压分布的重要因素,檐口高度和屋面长度是影响膜结构表面压分布的次要因素。本文研究为更安全、经济地进行膜结构的抗风设计、施工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9.
基于MODIS 500 m分辨率数据,利用MODTRAN 4+模型和可见光波段、近红外波段的波段比方法反演粒径,建立1个消融期内的粒径变化的时间序列,通过采集七一冰川上设立的观测点对应时间段内粒径验证MODIS模拟的粒径值,结合位于观测点附近的气象站的气温数据,探讨气温对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径的增长存在着明显的日变化趋势;模拟的粒径普遍高于实测的粒径值,因此反演模型需要约为1.1倍的校正因子;气温对粒径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80.
南极冰盖物质平衡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明南极冰盖物质平衡状况,对研究全球变暖背景下海平面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南极冰川学的重要基础工作.在ITASE计划(International Trans Antarctic Scientific Expedition)和ISMASS计划(Ice Sheet MassBalance and Sea Level)的指导下,各国科学家对南极几个主要流域进行了大范围的实地观测,获取了一些重要成果.此外,由于极地测高卫星和重力卫星的应用,南极冰盖整体物质平衡状况评估在近期得到长足发展.无论是实地研究还是卫星遥感,都有其局限性,两者结合可以弥补各自的缺陷,是未来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但目前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本文综述了南极冰盖物质平衡研究的最新研究进展,将有关研究分局域和洲际尺度进行了介绍,并对国内的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