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73篇
测绘学   72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256篇
地质学   379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51.
In this paper, the three-dimensional water exit of a sphere with different vertical velocities is investigated numerically using the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LBM). In this method, the liquid-gas two-phase flow is simplified as a single-phase free surface flow. To capture the free surface, a mass tracking algorithm is incorporated into the LBM. The gravity as a body force is introduced in the form of calculating the equilibrium distribution with an altered velocity, while the surface tension is neglected. Besides, the employed bounce-back boundary conditions are used for a moving sphere. What’s more, the Wall-Adapting Local Eddy (WALE) viscosity model is employed to capture the turbulent structures of the flow and stabilize the simulation. The accuracy of the numerical results is demonstrated through comparisons with the previous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the litera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ike height i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under the Froude number (Fr) below 4.12 and slightly affected under the Fr varying from 4.12 to 8.24. After the sphere exits water totally, the evolution of the free surface waterfall can be described as two phases and becomes more intense with the Froude number increasing. The non-uniform distribution of velocity results in the breaking of the free surface after the sphere completely exits the water. Moreover, the Reynolds number greatly affects the wake dynamics and hydrodynamics acting on the sphere when it moves beneath the water surface.  相似文献   
752.
本文基于InSAR技术,利用欧空局Sentinel-1A/B升降轨SAR数据,提取了2020年6月26日新疆于田Mw6.3地震的同震形变场.利用升、降轨同震形变场约束,分别采用MPSO算法和Bayesian方法反演此次地震发震断层均匀滑动的几何参数,并进行对比.然后采用SDM方法获得发震断层非均匀滑动分布,并分析了同震...  相似文献   
753.
高边坡变形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晓东  金海 《现代测绘》2009,32(4):20-21,33
结合高边坡变形的监测方案和各种特点,提出了三峡工程升船机及临时船闸变形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技术路线和思想;设计了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基本功能;结合系统开发的实践,详细介绍了各子模块的设计和数据库设计中的变形监测成果动态管理、动态报表、动态绘图等技术;最后,介绍了开发的数据管理系统在三峡工程高边坡变形监测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754.
GPS技术在滑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GPS技术用于滑坡变形监测的方法,并通过三峡库区某滑坡的变形监测介绍了GPS用于滑坡变形监测的整个过程,包括监测网的技术设计、外业观测、数据处理、变形分析等内容。监测结果表明,GPS静态定位技术可以达到mm级的精度,在变形监测方面有很好优越性,完全可以满足高精度滑坡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755.
IntroductionMarble 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as an important material for modeling the deformation behaviorof crustal rocks, because such rocks can be ductillydeformed even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Von Karman (1911 ) first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p…  相似文献   
756.
初论韧性断裂构造形成时限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韧性断裂构造形成时限的研究自提出以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目前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反应速率法、扩散速率法和应变速率法3种。最近的研究表明,对同一韧性剪切带,应变速率法和有限应变测量法所得构造形成时限均以104a为数量级,并且均随着糜棱岩化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不同韧性剪切带的构造形成时限也均以104a为数量级,其差异是由构造动力学条件不同引起的。利用应变速率法所得构造形成时限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利用应变速率法测定构造形成时限是可行的。在超薄片厚度、不活动组份、糜棱岩化温度和最适用古应力计等的确定上目前仍存在争议。文中还对体积因子和糜棱岩化程度等对求算构造形成时限的影响以及构造形成时限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讨论。构造形成时限研究整体来说仍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只能达到半定量的程度,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细致的工作,同时也有待于显微构造地质学、构造岩石学等相关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57.
基于坚固体孕震模式,参考板内地震孕育特征和华北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建立了4层地壳结构模型,对近地表形变场和应力场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动态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孕育的中长期阶段,坚固体近地表部位的形变相对稳定,出现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孕育的中长期阶段,坚固体近地表部位的形变相对稳定,出现形变空区,在孕震的中短期阶段,坚固体近地表部位的形变出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平均应力明显增强,这是各种前兆异常出现有规律的迁移变化,即从外国地区逐渐向强震震源区迁移、集中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758.
759.
判定震前出现的形变显著异常是否与地震相关,是认识地震孕育过程及开展地震预测研究最为重要的基础问题.本文分析了汶川地震前一些显著形变异常特征,发现震前在震中区附近异常较少,而外围则较多.针对其中一些距离震中较远的异常,借助前兆异常与地震震中距、震级间物理统计模型,提出了远距离形变异常与地震关联的判别准则,给出了红柳峡跨断...  相似文献   
760.
冷洋洋  刘武  卓国锋 《江苏地质》2014,38(1):169-172
通过调查大榕古滑坡典型变形特征,研究了古滑体复活的滑动机制。结果表明:古滑体滑动机制为蠕滑-拉裂和滑移-拉裂。古滑坡在其特定的脆弱地质环境条件下,不仅受降雨因素影响,更与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