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274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135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12篇
自然地理   17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91.
“天地图”是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旅游是基于“天地图”的旅游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天地图”旅游频道以“天地图”2.0的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聚合国家旅游局的权威旅游信息资源,拥有丰富、全面、权威、可靠、精准的综合旅游信息,并将旅游资源与在线地图服务紧密结合,实现了各类旅游信息的空间定位、分类表达和查询检索,向公众提供专业、特色的基于空间位置的旅游地理信息服务。本文介绍以天地图为基础平台的旅游地理信息服务系统设计,实现国家级、省级、市级旅游信息资源的服务聚合与协同,向用户提供旅游地理信息“一站式”服务。  相似文献   
792.
实践教学是GIS专业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文章在分析国内外GIS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GIS专业实践教学系统,确定了实践体系、实践模式与综合能力间的关系,系统阐述了GIS实践教学体系和模式的主要内容,提出多层次知识结构GIS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模式.该GIS实践教学系统在高校GIS实践教学中得以广泛推广,为GIS教育和GIS创新人才的培养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93.
我国海洋渔业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总结了我国海洋渔业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远洋渔业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应用于金枪鱼、鱿钓业和秋刀鱼的资源分布、渔获量与渔场环境关系、渔情预报、渔场图绘制等方面,近海主要用于分析东海渔业资源分布和漂移特征、渔场环境分布、部分种类渔获量分布与环境关系及渔情预报等方面。除渔业资源与渔场领域外,渔业地理信息系统还被应用到渔船跟踪、捕捞违法行为判别、渔业信息发布和水产品查询,以及渔港建设等领域,国内学者在进行渔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的同时,还注重了其技术的研究及改进。  相似文献   
794.
由DEM确定R-V地貌瞬时单位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地貌瞬时单位线(R-V GIUH)的基本理论与理论基础。由于以往确定流域单位线需要大量的降雨径流实测资料,试图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建立流域数字高程模型(DEM),从而可以仅依据地形资料来确定R-V地貌瞬时单位线,解决无资料地区的洪水预报问题。以长江三峡区间沿渡河流域为例,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795.
基于GIS 的南海中尺度涡旋典型过程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具有复杂时空演变过程的海洋中尺度涡旋为研究对象,以定量表达和组织涡旋典型过程案例为前提,基于Global NLOM(Naval Research Laboratory Layered Ocean Model)所得的SSH(Sea Surface Height)、SST(Sea Surface Temperature)和表层海流场,对海洋中尺度涡旋进行综合辨认和动态跟踪。以南海为例,通过提取涡旋典型过程中的典型状态,建立中尺度涡旋典型案例库。然后以库中所有过程案例为对象对涡旋进行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时空特征分析。所得结果为:(1)南海中尺度涡旋整体上呈东北-西南向分布,涡旋水平移动速度为3~16 cm/s,平均速度为8.4 cm/s。(2)大部分涡旋向西移动。春夏季涡旋主要向西北方向移动,秋冬季涡旋主要向西南方向移动。(3)南海东北部涡旋主要集中在9~10月以及次年的1~2月发生,涡旋先向西北方向移动,后又转向西南方向移动,大部分中尺度涡旋不能西移太远。南海中部气旋涡主要发生在冬、春两季。一部分涡旋沿陆坡向西南运动,其中一些反气旋涡沿南海海盆向西运动。南海东南部在研究期内只有反气旋涡出现,向西或西北偏西运动,这里的涡旋比较弱,但移动距离较长,也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南海西南部夏季出现的涡旋多于冬季,且夏季的绝大部分涡旋以偶极子结构出现,该区域涡旋移动的距离较小。该研究引入GIS技术,基于大量时空数据对具有复杂时空特征的中尺度涡旋的信息进行组织、存储,以期通过对涡旋生消过程的时空分析来揭示其演变规律,为进一步研究海洋涡旋的空间推理预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96.
利用TM影像、DEM、温度和降水等气象监测数据,提取了影响自然生态环境的5项重要指标:植被指数,海拔高度,土地覆盖,年均温和降水量。根据这5项环境指标,建立综合自然生态指数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研究区进行环境评价,将研究区的自然环境划分了3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适用于研究区自然生态环境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