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71篇
测绘学   120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180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We report on how visual realism might influence map-based route learning performance in a controlled laboratory experiment with 104 male participants in a competitive context. Using animations of a dot moving through routes of interest, we find that participants recall the routes more accurately with abstract road maps than with more realistic satellite maps. We also find that, irrespective of visual realism, participants with higher spatial abilities (high-spatial participants) are more accurate in memorizing map-based routes than participants with lower spatial abilities (low-spatial participants). On the other hand, added visual realism limits high-spatial participants in their route recall speed, while it seems not to influence the recall speed of low-spatial participants. Competition affects participants’ overall confidence positively, but does not affect their route recall performance neither in terms of accuracy nor speed. With this study, we provide further empirical evidence demonstrating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choose the appropriate map type considering task characteristics and spatial abilities. While satellite maps might be perceived as more fun to use, or visually more attractive than road maps, they also require more cognitive resources for many map-based tasks, which is true even for high-spatial users.  相似文献   
22.
Marine protected areas (MPAs) could be useful as fisheries management tools for the exportation of pelagic eggs, larvae and adult fish. A decreasing gradient of fish biomass across MPAs boundary may indicate export. We determine whether gradients of decreasing biomass of fish assemblage occurred in Tabarca Marine Reserve over two habitats with different continuity across the boundaries, to test if the patchy nature of the marine environment might act as a barrier for the fish export. In general, significant decreasing gradients in total fish biomass and biomass of some species were observed on P. oceanica and rocky substrates, independently of their different continuity through the reserve boundaries. Changes in the multivariate structure of the fish assemblage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distance from integral reserve. All of 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exportation of adult fish from Tabarca Marine Reserve occurs, and this process may influence the surrounding fished areas.  相似文献   
23.
梁忠 《海洋技术学报》2008,27(1):125-128
台风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损失,在台风预报中,台风路径预报居于首位,文中利用Visual BASIC可视化编程语言对就2000年到2005年的台风资料进行了可视化编程、显示,并对若干个例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对实际台风预报业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4.
MapInfo MapX是一个用来做地图化工作的OCX控件,它提供了一个最简单和最节约成本的方法,用来将地图化功能嵌入到新的和现有的应用中.MapX支持Windows环境下绝大多数标准的可视化开发环境,可以被快速集成到使用Visual Basic,Power-Builder,Delphi,Visual C++或其他面向对象的语言的客户端应用程序以及Lotus Script的Lotus Notes(v4.5)中.本论文介绍了利用快速开发工具MapX并结合Visual Basic应用程序来实现基于MapX的地图制图和空间分析,利用计算机对信息的快速处理,为使用者提供了一些必要的、有价值的参考,通过本软件可以使开发人员在他们熟悉的环境中更好地通过应用程序来访问地图数据. ws环境下绝大多数标准的可视化开发环境,可以被快速集成到使用Visual Basic,Power-Builder,Delphi,Visual C++或其他面向对象的语言的客户端应用程序以及Lotus Script的lotus Notes(v4.5)中.本论文介绍了利用快速开发工具MapX并结合Visual Basic应用程序来实现基于MapX的地图 图和空间分析,利用计算机对信息的快速处理,为使用者提供了一些必  相似文献   
25.
固体潮汐理论值算法在VB 6.0中的应用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力学影响在地球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目前对该物理量的计算还没有人机交互很好的计算软件。本文在前人引潮位计算基础上,使用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编制了界面友好的固体潮汐理论值计算软件。介绍了该软件的设计思路和基本功能。该软件采用窗口界面进行输入和输出,数据显示以波形图为主。软件的友好界面增强了数据分析的直观性,为固体潮理论的推广应用和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6.
内蒙迪彦庙地区早二叠世寿山沟组地层发育良好,岩性相对稳定,变质、变形程度较低,是研究区范围内早二叠世地层层序研究的理想地区。该课题逐层实测了寿山沟组剖面,从剖面的岩性地层入手,着重分析了迪彦庙地区早二叠世的岩性组合特征、基本层序、沉积旋回特征;同时根据古生物化石类型和组合,推断该区域形成的地质时代和沉积环境。研究表明:寿山沟组剖面厚度为9598.98m,根据岩性和粒度的大小,可分3个岩段:一段为滨浅海浅海陆棚沉积;二段、三段为一套浊流沉积岩系,发育特征性浊流沉积构造,为典型的复理石建造。  相似文献   
27.
夏雪  李永树 《四川测绘》2009,32(4):165-167
本文通过分析“数字城管”实施过程中基础空间信息共享的技术难题,在充分考虑现有的网络条件、软件平台、坐标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基础空间信息共享的技术实现途径,包括适用于通用条件的WMS和WFS技术以及适用于特定软件环境的专用技术,对不同条件的“数字城管”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8.
中国气温变化的两个基本模态的诊断和模拟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复杂多变,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研究中国近百年来的气温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重建了中国东部71个站1880—2004年四季气温距平序列。通过EOF分析发现了中国气温变化的2种最基本的模态:东部一致变化和关内关外相反变化。这2种模态不随季节变化,而且在不同时期也是稳定的。通过研究这2种模态与变暖趋势的关系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变暖主要是由于第一模态在该时期持续的正位相增强造成的;而20世纪20~40年代的变暖主要是由于第二模态所呈现的正位相所造成的。此外,我们检验了这2种模态在大气环流模式(CAM)中的表现。结果表明:121年(模式中1880—2000年)的集合模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重现第一模态的变化,而第二模态则仅在冬季表现明显。最后,以冬季为例,利用1880—2004年重建及观测的500 hPa高度场资料,通过合成分析进一步研究了这2种模态的环流机制:第一模态正位相对应纬向环流增强,表现在地面气温分布上为东部一致变暖。而负位相则对应东亚大槽加深,东部地区一致变冷。第二模态正位相对应的环流分布则为从东亚北部到阿留申为负距平,东亚到北太平洋中纬度为正距平;对应地面气温分布为关内变暖关外变冷。负位相时环流分布基本相反。这样的环流机制得到了模式研究的支持。  相似文献   
29.
为精确限定红土堡基性火山岩的形成时代,结合阴极发光分析,分别对北祁连东段红土堡枕状玄武岩和辉绿岩墙进行了LA - ICP - MS 单颗粒锆石微区U - Pb 同位素测年。红土堡枕状玄武岩获得(443.4 ±1.7 )Ma 和(1 782 ±34 )Ma 两组年龄值;同时,获得红土堡基性火山岩中辉绿岩墙的年龄为(385.7 ±7.9 )Ma,并含有(1 697 ±6 ) ~(2 692 ±4 )Ma 的捕晶锆石年龄信息。认为红土堡基性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为晚奥陶世,与其北的陈家河中酸性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大体一致,推断红土堡基性火山岩的原始岩浆不同程度遭受了陇山岩群的混染。这一新资料,对进一步研究北祁连造山带东段大地构造格局、构造演化以及北秦岭—北祁连衔接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0.
洛川黑木沟黄土剖面发育了一套完整的黄土地层。据剖面百余块标本粒度资料阐述了Kd=(粉砂(0.05-0.01mm%))/(粘粒(<0.005mm)%)的地质及物理意义。它反映了受风化的粉尘粒组与次生粒组之间的消长关系,Kd值变化既受风尘来源区干湿状况或生物气候条件的制约,又受风化成壤作用的制约。因此,Kd值可视为黄土、古土壤生成环境的一个指标。据Mφ(平均值)由粗到细的变化划为一个粒度旋回,全剖面共分11个旋回。每个旋回反映了一定的岩性地层组合及生物气候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