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Di Wang  Li Wang 《水文研究》2019,33(3):372-382
Canopy intercep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cesses in an ecosystem, but it is still neglected when assessing evapotranspiration (ET) partitioning in apple orchards on the Loess Plateau in China. To explore the importance of canopy interception, we monitored two neighbouring apple orchards on the Loess Plateau in China, one 8‐year‐old and the other 18‐years old at the start of the study, from May to September for four consecutive years (2013–2016). We measured parameters of canopy interception (I) including precipitation, throughfall, stemflow, leaf area index, transpiration (T), and soil evaporation (S) to quantify ET. The importance of canopy interception was then assessed by compa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supply (precipitation) and water demand (ET), calculated with and without considering canopy interception (T + S and T + S + I, respectively). Tree age clearly influenced canopy interception, as estimates of annual canopy interception during the study years in the younger and older orchards amounted to 22.2–29.4 mm and 26.8–39.9 mm, respectively. Daily incident rainfall and rainfall intensity in both orchards we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daily canopy interception in each yea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nual precipitation and annual ET (calculated with and without consideration of canopy interception) in the younger orchard differed during 2015 and 2016. Ignoring canopy interception would result in underestimation of annual ET in both apple orchards and hence incorrect evalu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supply and water demand, particularly for the younger orchard during 2015 and 2016. Thus, for a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water consumption in apple orchards in this and similar regions, canopy interception should not be ignored when assessing ET partitioning.  相似文献   
32.
在对渭北高原地区土地利用调研的基础上,选择6个耕作土壤剖面和8个苹果园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剖面的构型、质地、元素组成、理化性质和微形态的研究,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演化的影响和机理。结果表明,耕地转为苹果园后,土壤构型从Ap-Bc-A-Ck-C逐渐变为AB-(Bc)-A-Ck-C;土壤表层(0~35cm)的磁化率、有机质、常量元素(Si、Al、Fe、K、Mg、Ca、Na)和微量元素(Cu、Co、Ni、Zn、V、Cr、Pb、As)含量趋于增加,CaCO3含量和pH趋于降低;35~90cm,CaCO3含量趋于增加,而磁化率、有机质、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趋于降低;90cm深度以下土壤性质变化不大;土壤孔隙的数量减少而平均孔径和孔隙率增加,粘土矿物总含量增加,而残积粘土/淀积粘土比值降低,次生碳酸盐的空间位置从主要出现在0~35cm深度变为在0~90cm范围内普遍出现。这些表明土地利用方式从耕地改为苹果园,土壤剖面构型发生了明显分异,土壤性质的变化主要发生在90cm以上,土壤表层(0~35cm)的变化大于土壤下层(35~90cm)。  相似文献   
33.
利用陕西29个苹果基地县40年气象资料和7个代表站10年苹果物候观测资料,结合苹果生长发育适宜气象条件与气象灾害指标,选取天气状况、气温、空气相对湿度、风速等主要气象因子,运用农业气象基本原理和农业气象统计方法,综合评估农业气象资源匹配和灾害影响,研究开发了苹果生育期主要气象灾害、主要农事活动和生长气象条件适宜性等一系列农用天气预报产品,在果业生产管理和防灾减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结合业务服务提出了深化农用天气预报服务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34.
柑桔园林下穿透雨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柑桔林下穿透雨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测定期间,穿透雨量占总降雨量的68.3%,5月的穿透雨量最大(245.1 mm),而穿透雨率最大值(73.3%)出现在8月。穿透雨量与降雨量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而穿透雨率与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柑桔林下穿透雨显示出明显的空间变化,各观测点间穿透雨率具有显著性的差异,而且穿透雨的空间异质性(穿透雨率的变异系数CV)随着降雨量或降雨强度的增加而降低,聚类分析也显示出穿透雨在不同观测点间具有差异性。柑桔林下穿透雨呈现明显的聚集效应。  相似文献   
35.
陕西苹果花期机理性预报模型的适用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陕西苹果花期为研究对象,针对4个机理性物候模型——顺序模型(SM)、平行模型(PM)、深度休息模型(DRM)和热时模型(TTM),基于各果区代表站的花期数据及同期气象数据订正模型参数,利用内部检验和交叉验证(留一验证)方法,评价模型在模拟花期上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内部检验时各站点的最适模型不同,总体上,SM和TTM均方根误差略低(3.30 d);交叉验证时模型表现相当,各模型平均的均方根误差为4.52 d,略优于内部检验。使用单站外推和求平均后外推将TTM参数应用至果区内其他站,这两种方法的均方根误差均优于国外同类研究(10.0 d),其中单站外推的均方根误差(5.90 d)又高于求平均后外推(7.21 d)。综合考虑模型的复杂性与模拟精度,推荐使用TTM并分果区模拟陕西苹果花期。  相似文献   
36.
在当前计算机迅猛发展和普及的时代,如何保护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使其免受计算机病毒的破坏,已成为政府机关、科研院校、工矿企业乃至全社会各行各业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较详细地谈了有关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危害及如何加以防治的内容。  相似文献   
37.
山地龙眼园土壤镁素淋失特点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延  刘星辉  庄卫民 《山地学报》2000,18(3):248-252
土柱淋溶模拟实验结果表明 ,山地龙眼园土壤Mg2 易遭受淋失而导致龙眼缺镁。不同施肥措施对Mg2 淋失的影响是 :施KCl促进Mg2 的淋失 ;施尿素抑制土柱中的Mg2 向下迁移 ,从而减少Mg2 的淋失 ;施石灰对Mg2 淋失无明显影响。三种镁肥品种的Mg2 淋失量是MgCl2 ·6H2 O〉〉MgSO4 ·7H2 O>钙镁磷肥。  相似文献   
38.
为了有效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合理规划和发展陕西苹果产业,促进县域苹果种植布局优化和健康、可持续生产,结合陕西省苹果种植区地理、气候的实际特征,计算和分析了代表不同气候类型的4个代表县的苹果各生育期的干旱指数;并对4个代表县进行了分生育期的苹果干旱风险分布分析。结果显示:萌芽—幼果期是陕西苹果全生育期旱情最重时段,其次是果实膨大期和着色—成熟期,再次是越冬期;延安果区苹果全生育期的旱情在整个陕西果区最为严重,其次是渭北东部果区,再次是渭北西部果区,关中果区苹果全生育期旱情相对最轻。研究成果可为陕西苹果不同生育期、不同果区的防旱抗灾工作开展和县域单元内苹果产业防灾减灾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延安北部苹果生产主要气象限制因子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当地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延安北部4县苹果生产主要气象限制因子的变化特征和对发展苹果种植业的影响。结果表明:1986年以来,延安北部4县气温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1997年以后,气温上升明显。1997-2005年,吴起、志丹年平均气温在8℃以上,大于等于10℃积温达到3200℃以上,进入相对温暖期,温度可满足苹果生长发育需求。除4月中旬外,春季各旬的最低气温升高,花期冻害温度出现次数减少一半。冻害出现的时段可能将主要集中在花蕾期。年降水量在60年代明显偏多,吴起、志丹年降水量超过500mm。1968年后降水缓慢减少,90年代降水最少,2001年后,降水量增多,但仍未达到苹果生长所需的适宜值。  相似文献   
40.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硝酸-氢氟酸-双氧水增压密闭消解样品,实现了苹果中43种元素含量的同时测定。比较了采取干样和鲜样进行多元素同时测定时的相关性,干样和鲜样中元素比值为0.9~1.1,证实了干样和鲜样测定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各元素的检出限在0.000 9~2.862 0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1.13%~3.45%。比较了不同元素在果皮和果肉中的分布,结果表明:果皮中的元素含量明显高于果肉,稀土元素在果皮富集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