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4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256篇
测绘学   565篇
大气科学   348篇
地球物理   165篇
地质学   242篇
海洋学   104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51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Three methods, Shuffled Complex Evolution (SCE), Simple Genetic Algorithm (SGA) and Micro‐Genetic Algorithm (µGA), are applied in parameter calibration of a grid‐based distributed rainfall–runoff model (GBDM) and compared by their performances. Ten and four historical storm events in the Yan‐Shui Creek catchment, Taiwan, provide the database for model calibration and verification, respectively. The study reveals that the SCE, SGA and µGA have close calibration results, and none of them are superior with respect to all the performance measures, i.e. the errors of time to peak, peak discharge and the total runoff volume, etc.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GBDM for the verification events are slightly worse than those in the calibration events, but still quite satisfactory. Among the three methods, the SCE seems to be more robust than the other two approaches because of the smallest influence of different initial random number seeds on calibrated model parameters, and has the best performance of verification with a relatively small number of calibration events.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2.
基于GIS的油田井位自动成图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油田生产中油水井数据的特点和管理需求,设计并开发了油田井位自动成图系统:基于Oracle9i与ArcSDE9.0创建空间数据库;基于ASP.NET技术开发浏览器端更新与维护属性数据;基于C与MapObjects2.3开发客户端实现成图及应用功能;对自动成图原理、远程数据访问、图属互查等功能提供了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43.
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地质科研范式正由过去的经验范式、理论范式向数据密集型范式转变。基础地质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成果,反映了地质调查的精度和质量,是地质调查工作创新、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点与源泉,决定了地质调查事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和竞争力。在以密集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研究第四范式即将来临之际,基础地质数据的数量、质量和更新时效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质调查工作水准的基础标准之一。大部分国家按照严格的技术标准实现了基础地质数据库的实时更新和基础地质数据与图件的一体化表达,并面向社会需求研发出类别丰富的地质数据衍生产品。我国虽然建成了地质云平台,实现了一批数据库的汇聚和共享,但基础地质数据更新机制尚不健全,影响了宏观尺度的地质认知水平;基础地质数据更新标准与技术刚刚提上日程,制约了地质调查工作的支撑服务能力;基础地质数据研发服务能力不足,限制了数据更新的外在需求。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依托地质云平台构建基础地质数据更新体系的建议:一是建立“地质云节点一盘棋”的数据更新工作机制;二是构建全国统一的基础地质数据更新标准体系;三是构建“大数据、智能化和在线化”三位一体的数据更新技术体系;四是打造多方稳定协同的数据更新队伍体系。  相似文献   
144.
郭玉荣    叶哲谦 《世界地震工程》2022,38(3):070-77
离线模型更新混合试验对构件拟静力数据进行恢复力模型参数识别,并更新数值子结构中相应构件的模型参数来提高混合试验精度,但该方法尚缺少真实试验的验证。本文基于课题组开展的足尺RC柱拟静力试验,取恢复力模型为集中塑性铰Ibarra-Medina-Krawinkler(IMK)模型,进行框架结构离线模型更新混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物理子结构取为RC足尺柱时,离线模型更新混合试验能获得接近于真实试验情况下结构的地震响应,从而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试验验证。利用IMK经验公式,将真实试验模型参数识别值按轴压比进行对照修正,应用于不同层数的框架结构地震响应模拟,实现了试验数据的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145.
结合我国地下新型能源勘探工作的重大需求,开展了“5000 m新型能源勘探智能钻探装备与技术”的研究,取得了5000 m多功能交流变频电动钻机、多参数孔底自动监测装置、高温环保泥浆及泥浆性能自动测量装置、取心和无心钻进不提钻互换钻具等系列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推动了新型能源深部钻探技术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6.
自动电位滴定技术精确测定铜矿石中高含量铜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铜矿石中百分含量铜的分析通常采用手动目视滴定法,该方法借助化学指示剂判定终点,存在终点判断和人为操作等误差,精密度、可靠性相对较差。基于此,本文建立了精确测定铜矿石中高含量铜的分析方法,采用智能型自动电位滴定仪自动判定终点,高分辨加液器精确控制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加入量至0.001 m L,并且通过加大碘化钾用量使得滴定中产生的碘化亚铜被高浓度的I-溶解,消除对碘的吸附影响。本法应用于铜含量为24.2%~59.09%的铜精矿、黄铜矿、铅黄铜国家标准物质分析,相对标准偏差(RSD,n=10)0.3%,极差仅为0.13%、0.21%、0.29%,优于手动目视滴定法。本法提高了铜矿石分析的自动化程度,适用于精确测定铜含量大于0.5%尤其是10%以上的铜矿石。  相似文献   
147.
结合沈阳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更新项目,研究地理共享平台数据的更新方式、更新技术以及更新发布一体化流程等关键技术。采用增量更新技术矢量数据,基于历史要素与现势要素节点、分线段的位置关系,检测并提取数据库中更新的要素;利用分词检测方法检测地名信息的匹配度,进行地名数据的更新;基于地名与路网数据,对公交数据进行检测、采集、优化等流程,完成公交数据的更新;并建立平台数据更新与发布一体化流程。经过作业流程控制与编写辅助程序,极大提高数据更新的速度与质量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48.
姚驰 《测绘科学》2015,(11):172-176
针对当前等值线自动绘制方法中存在的不足,该文以四川区域降雨量为例,分析降雨等值线的特点,依据计算机自动化等值线绘制的基本原则,给出了降雨量等值线的网格区域插值、等值线追踪、等值线平滑和等值线标注整个自动绘制流程的算法设计与具体实现。实验证明该方法易行、准确,可以拓展到更多的等值线绘制领域。  相似文献   
149.
针对地理空间矢量数据更新和相似性在地理信息领域应用的研究现状,文章分析了不同几何类型目标之间的几何相似性,结合属性相似度,提出了针对数据联动更新的目标相似性的计算模型以及目标匹配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据变化发现和提取方法,并依据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多重表达矢量数据的联动更新。最后以某省矢量数据的水系要素之间联动更新为实例,证明了本数据联动更新方法能够完成多重表达地理空间矢量数据的更新,同时保证数据之间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0.
针对高动态环境会使接收机接收信号载频上产生很大的多普勒频移及其变化率,普通的GPS载波跟踪环无法保证可靠的跟踪等问题,通过综合分析传统的二阶叉积自动频率控制环(CPAFC)辅助三阶锁相环(PLL)的高动态载波跟踪环路,以及卡尔曼滤波器在动态跟踪中的优势与劣势,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二阶CPAFC辅助三阶PLL的GPS高动态载波跟踪环路。通过仿真分析证明,新的环路能更好地适应动态性,整体跟踪性能更好;并且在信噪比较低的情况下,环路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