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225篇
地质学   36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李喜梅  杜永峰 《地震工程学报》2016,38(1):103-108,115
曲线梁桥由于其平面不规则性导致结构在地震激励下产生弯扭耦合效应,使得隔震曲线梁桥的地震响应更加复杂。目前常用的控制方法是将隔震技术与附加减震装置相结合对曲线梁桥进行控制。本文将地震动考虑为一均匀调制非平稳随机过程,针对隔震曲线梁桥长周期、低频率的特点,选取Clough-Pension平稳地震动功率谱模型作为随机地震动输入模型,对无控(NON-C)、经典线性最优控制(COC)以及序列最优控制算法(SOC)三种状态下的曲线桥梁进行随机响应分析。通过建立曲线梁桥在随机地震动作用下的运动方程,求出减震控制结构的位移谱密度、加速度谱密度响应及时变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序列最优控制算法(SOC)在使隔震层位移得到减小的同时,可以更有效地控制上部结构的地震响应,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42.
For applications in animal movement, we propose a random trajectory generator (RTG) algorithm that combines the concepts of random walks, space-time prisms, and the Brownian bridge movement model and is capable of efficiently generating random trajectories between a given origin and a destination point, with the least directional bias possible. Since we provide both a planar and a spherical version of the algorithm, it is suitable for simulating trajectories ranging from the local scale up to the (inter-)continental scale, as exemplified by the movement of migrating birds. The algorithm accounts for physical limitations, including maximum speed and maximum movement time, and provides the user with either single or multiple trajectories as a result. Single trajectories generated by the RTG algorithm can be used as a null model to test hypotheses about movement stimuli, while the multiple trajectories can be used to create a probability density surface akin to Brownian bridges.  相似文献   
43.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lanar rocking response of an array of free‐standing columns capped with a freely supported rigid beam in an effort to explain the appreciable seismic stability of ancient free‐standing columns that support heavy epistyles together with the even heavier frieze atop. Following a variational formulation, the paper concludes to the remarkable result that the dynamic rocking response of an array of free‐standing columns capped with a rigid beam is identical to the rocking response of a single free‐standing column with the same slenderness yet with larger size, that is a more stable configuration. Most importantly,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heavier the freely supported cap beam is (epistyles with frieze atop), the more stable is the rocking frame regardless of the rise of the center of gravity of the cap beam, concluding that top‐heavy rocking frames are more stable than when they are top light. This ‘counter intuitive’ finding renders rocking isolation a most attractive alternative for the seismic protection of bridges with tall piers, whereas its potential implementation shall remove several of the concerns associated with the seismic connections of prefabricated bridges.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44.
桥梁沉降观测布网方案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变形监测理论入手,结合多年实践经验介绍了桥梁监测中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包括桥梁监测中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点介绍、监测网的布设原则、一般网形示例介绍、引起桥梁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以及监测网点位置安排等内容。  相似文献   
45.
城市高架桥合理抗震体系选择与经济性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基于两水准设防的城市高架桥的合理抗震设防标准与相应的结构性能目标.选取两座典型的城市高架桥结构,包括一座正线桥和一座匝道桥,分别采用延性抗震体系和减、隔震体系进行结构抗震设计.对比了不同结构抗震体系所对应的结构在各水准地震作用下具体抗震性能表现,结果表明减、隔震体系具有更优的抗震性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经济性的...  相似文献   
46.
广州天誉大厦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架一钢筋混凝土筒体的混合结构体系,地面以上结构采用抗震缝兼伸缩缝分隔为南、北塔两个独立结构体系,南塔高186.5 m,北塔高159.5 m.两塔的核心筒总宽度与核心筒总高的比值均超出了规范限值.为研究这种超限高层混合结构的抗震性能,对其进行了缩尺(1/30)模型的振动台试验,并建立了有限元计...  相似文献   
47.
高层隔震结构扭转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高层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用Etabs软件建立1个高层抗震结构和4个具有不同扭转特性的高层隔震结构的空间模型进行地震响应分析,以验证此原则上部结构质量中心与隔震层刚度中心的重合与否对结构扭转效应的影响程度,而后考察偏心高层隔震结构在偶然偏心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扭转效应。结果表明:由于地震作用的减小,扭转效应要远小于原抗震结构,且隔震本身对于结构扭转效应的抑制效果要好于上述原则;扭转效应的减震率大于平动效应的减震率。布置在隔震层平面外围的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对隔震层的扭转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48.
本文针对某平面不规则、立面开大洞、带高位转换层的超限复杂高层结构,首先建立了整体模型结构的非线性计算模型,根据振动台试验结果选择了材料非线性参数,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并对模型结构及参数进行了验证。用验证过的模型和参数对原型结构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并对该结构作出整体抗震性能评价。通过本文分析表明,按照试验微粒混凝土材性试验数据,考虑附加质量建立的计算模型,能较好地捕捉到整体结构初始时的频率、振型等动力特性;选择现有的软件确定构件的本构关系,将其输入通用程序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能够获得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反应;通过模型乃至原型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可以对该立面开大洞复杂结构整体抗震性能作出合理评价。  相似文献   
49.
深水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连续刚构桥在深水中地震响应的特性.首先建立了地震作用下深水桥梁的运动方程,简要阐述了该运动方程的求解方法,应用该运动方程,对一座桥墩淹没水深168m的连续刚构桥进行了地震响应分析,考察了在纵向、横向激励作用下桥墩的内力响应和位移响应特征,探讨了矩形空心截面桥墩内域水、外域水对桥墩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墩-水相互作用,桥墩的位移和内力响应均有明显增大,对于矩形空心墩,内域水和外域水的影响应同时计入.  相似文献   
50.
矩形壁板桩群桩竖直承载特性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雷国辉  洪鑫  施建勇 《岩土力学》2005,26(4):525-530
矩形壁板桩不具有圆形桩的轴对称性,因此壁板桩群桩的承载特性及群桩效应不仅受桩间距的影响,而且受桩身截面形状以及群桩布置方式的影响。为分析这些因素,利用Mindlin方程和静力平衡条件建立了求解有无刚性承台时壁板桩群桩的荷载沉降计算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在设计群桩时壁板桩应尽可能沿其纵向布置(即沿壁板桩的长边方向布置);对于具有常规截面尺寸的壁板桩,桩的对边距应超过2 m,以减小群桩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