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75篇
地球物理   41篇
地质学   31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6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41.
气候变化对海河流域主要作物物候和产量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海河流域30 个气象站点1960-2009年的实测资料,分析该流域1960年以来农业气象指标的变化趋势,并利用VIP模型模拟分析大气CO2浓度增加、温度、降雨和日照时数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冬季温度的显著上升使冬小麦种植北界在50年间向北移动大约70 km;在品种和灌溉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小麦产量平均每10年上升0.2%~3.4%,其中CO2浓度增加、温度、降雨及日照时数变化对其产量的影响分别为11.0%、0.7%、-0.2%和-6.5%;大气CO2浓度增加的产量正效应大于日照时数减少的负效应。气候变化使夏玉米产量呈下降趋势(0.6%~3.8%/10年),其中大气CO2浓度增加、温度、降雨及日照时数变化对其产量的影响分别为0.7%、-3.6%、-1.0%和-6.8%,温度上升和辐射下降是玉米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可为气候变化影响的评估和适应性对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2.
山东省主要粮食作物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廉丽姝  李志富  李梅  李庆  李长军 《气象科技》2012,40(6):1030-1038
根据山东省1961-2008年的气象资料,利用逐级订正法计算了山东省冬小麦和夏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气候生产潜力,并进一步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方法,探讨了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山东省冬小麦及夏玉米的气候生产潜力存在有明显的年际波动和空间差异,其中冬小麦优、劣年景气候生产潜力相差3~9倍,夏玉米相对较小,为2~3倍;全省冬小麦、夏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高值区位于水热条件匹配较好的鲁南地区,低值区在半岛东部沿海地区;冬小麦、夏玉米气候生产潜力与实际单产的年际变化基本一致,山东省粮食产量,特别是夏玉米产量的年际波动受作物生长期间气候条件影响较大;全省冬小麦、夏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在空间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区域互补性较差.  相似文献   
143.
我国玉米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文章利用英国Hadley中心PRECIS模型输出的B2气候情景格点数据,输入CERES_Maize作物模型,对我国未来(2 070 s)不同格点玉米产量进行预测,并依据产量的变化率和GIS技术对我国未来玉米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进行研究,找出了未来我国玉米的气候变化敏感区和脆弱区,对指导我国不同玉米生产区有效适应未来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4.
绿洲农业是中国西北干旱区农业的精华,面临自然要素稀缺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双重限制。基于制种玉米种植农户数据,在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测算生产效率的基础上,依据测算结果对冗余投入要素进行改进模拟,得出以下结论:该地区制种玉米生产效率均值为0.863 3,且小规模农地效率值最高,大规模农地效率值最低。针对冗余投入要素的改进模拟后,提出了主要针对贡献率高的生产要素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5.
石羊河上游干旱草原星毛委陵菜群落土壤种子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星毛委陵菜(Potentilla aclaulis)被认为是阻止草原进一步退化的一道"绿色屏障",其群落土壤种子库的退化机制能够为草地生态恢复提供依据.通过大面积调查,研究了石羊河上游干旱草原退化演替过程中星毛委陵菜群落的土壤种子库,结果表明,土壤种子库共有19个物种,分属14个科;随着星毛委陵菜种群分盖度的增加,种子库种类及密度呈递减趋势,禾本科的密度减少,不食草种类减少,但是密度增大;在垂直方向上,种子库的种类逐层减少,密度出现0~5 cm>10~15 cm>5~10 cm的变化趋势;星毛委陵菜种子库很小,只占2.93%,其再生途径倾向于无性繁殖;种子库和地上植被的相似性指数平均为0.392,土壤种子库中没有发现原生地带性植被优势种群的种子,反映了草地群落退化的不可逆转性.  相似文献   
146.
气候暖干化背景下甘肃旱作区玉米气候适宜性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甘肃旱作区5 个农业气象试验站及农业气象观测站1981-2008 年的玉米平均物候资料及相同地点气象站1971-2008 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建立了玉米各个气候因子适宜度及综合气候适宜度计算模型,对1971-2008 年玉米全生育期及各主要玉米生育阶段的气候因子及综合气候适宜度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自1971 年以来,玉米全生育期温度、光照适宜度呈上升趋势,降水适宜度呈下降趋势。各气候因子组合效果趋好。全生育期内,以播种-出苗期及抽雄期-乳熟期各气候因子的组合效果较差,拔节期-抽雄期及乳熟期-成熟期各气候因子的组合效果较好。播种-出苗期光照、温度适宜度随年份线性变化不明显,降水适宜度逐年线性降低,综合气候适宜性逐年变差。出苗期-拔节期、乳熟期-成熟期光照适宜度随年份呈上升趋势,降水适宜度呈下降趋势,综合气候适宜度呈下降趋势。拔节期-抽雄期光照、温度适宜度随年份呈上升趋势,降水适宜度随年份线性变化不明显,综合气候适宜度呈上升趋势。抽雄期-乳熟期光照适宜度随年份呈下降趋势,降水适宜度呈上升趋势,温度适宜度线性变化不明显。综合气候适宜度呈上升趋势。出苗期-拔节期、拔节期-抽雄期及抽雄期-乳熟期的光照适宜度与产量相关性比较显著,播种-出苗期及抽雄期-乳熟期的温度适宜度与产量相关性比较显著,拔节期-抽雄期及抽雄期-乳熟期的降水适宜度与产量相关性显著。未来温度适宜性变好,气候变化利于玉米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7.
不同温度和沙埋深度对砂生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沙地环境中,沙埋是影响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存活的一个重要因素。砂生槐是西藏特有的沙生植物,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及拉萨河、年楚河等主要支流宽谷区。对砂生槐幼苗进行了控制沙埋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和沙埋深度对砂生槐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沙埋深度显著影响砂生槐种子的萌发率和出苗率。在15~30 ℃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种子萌发率显著下降,15 ℃时,其种子萌发率达到最高值;砂生槐种子能在深度≤10 cm的沙埋中萌发,≤8 cm的沙埋中出苗,在此范围内,随着沙埋深度的增加,砂生槐种子的萌发率和出苗率逐渐降低。沙埋深度在植株高度的33%时,砂生槐幼苗能够存活,且总生物量大于未沙埋幼苗;当沙埋深度增至植株高度的66%时,砂生槐幼苗存活率降至43%,生长受到抑制;而当沙埋深度增至植株高度的100%和133%时,没有砂生槐幼苗存活。可见砂生槐植株在适应沙埋环境方面主要采用调整生物量分配模式的生态对策。  相似文献   
148.
CD-L1型流气式固体氡源替换RN-150型氡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CD-L1型流气式固体氡源氡产生率稳定性、同一闪烁室用不同氡源标定K值的对比实验研究,表明用CD-L1型流气式固体氡源与用RN-150型氡源标定的K值之间相差远小于5%,完全能够替代目前地震台使用的RN-150型氡源,同时具有操作简便、体积小、易携带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9.
三代玉米螟发生程度和卵峰日的海温预报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北太平洋海温与鲁西南第三代玉米螟发生程度、卵峰日的相关性,找出了优势相关区。利用优势相关区中相关最显著的海温因子建立了预报模式,预报时效可提前20d以上。经检验,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0.
积云模式在人工增雨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采用胡志晋的一维时变双参数积云模式,利用福建省1985~1994年间的夏秋旱期可能出现的12种天气类型(台风除外)对测站(福州)为主的十年旱期出现的积云降水日(R≥0.1mm)进行分类,并按12种天气类型分别调试的结果(降水预报率达75%以上),经催化试验,确定福建省旱期积云降水的物理特征,人工增雨催化的方法、催化剂量和催化窗口,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并根据催化试验的结果采用NDP-FORTRAN和BORLANDC++交互使用的方法,将云模式业务化成人工增雨指挥系统中的积云模式分系统,该系统可以进行旱期积云降水预报,人工增雨效果检验和作业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