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0篇
  免费   339篇
  国内免费   120篇
测绘学   260篇
大气科学   124篇
地球物理   662篇
地质学   249篇
海洋学   200篇
天文学   59篇
综合类   133篇
自然地理   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高地震剖面图像信噪比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提出了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高地震剖面信噪比的新方法,首先根据数字图像处理要求的格式,对地震剖面数据进行转换,得到地震剖面图像,分析了地震数据特点和初步地震图像的实验结果后,设计了新的预处理方法——“二维沿层滤波”,在此基础上,利用可以计算帧间运动速度及其变化都较大的改进的光流分析技术,计算出多幅地震剖面对应点的偏移量,然后应用图像积累技术对这多幅地震剖面进行积累,实现对三维地震数据体提高信噪比的处理,该方法充分利用了三维地震信息,不但可以提高整个数据体的信噪比,而且可以减少信号能量的损失,并保持原来的信号能量关系,使地震剖面的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为地震解释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2.
本文讨论图像处理过程中分析噪声的主要手段,RMS颗粒度,自相关函数,Wiener谱的定义和测试方法以及噪声仿真技术。  相似文献   
33.
气候噪声和气候系统的分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相空间嵌入定理,按照Grassberger和Procaccia提出的计算分数维的方法,利用近百年来南、北半球地面气温资料,估算了气候吸引子的分数维,计算结果表明:气候吸引子的分数维南半球为3.3~3.7,北半球为3.2~3.7。它提供了气候吸引子的自相似结构的基本信息,表明模似气候系统最少需要4个独立变量。另外,还讨论了气候噪声对估算维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光度法测定痕量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周之荣 《岩矿测试》1997,16(4):303-306
基于痕量Ti(Ⅳ)在稀H2SO4介质中对EDTA还原Cr2O2-7褪色反应的抑制作用,建立了测定痕量Ti(Ⅳ)的光度法。测定范围为24~24μg/L,检出限为106×10-7g/LTi(Ⅳ)。结合萃取分离富集技术,方法用于测定人发及茶叶样品中的痕量Ti(Ⅳ),结果与标准值相符,加标回收率在95%~100%,RSD(n=6)为11%~20%。  相似文献   
35.
We present a new tool for efficient incoherent noise reduction for array data employing complex trace analysis. An amplitude-unbiased coherency measure is designed based on the instantaneous phase, which is used to weight the samples of an ordinary, linear stack. The result is called the phase-weighted stack (PWS) and is cleaned from incoherent noise. PWS thus permits detection of weak but coherent arrivals. The method presented can easily be extended to phase-weighted cross-correlations or be applied in the τ p domain. We illustrate and discus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PWS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coherency measures and present examples. We further show that our non-linear stacking technique enables us to detect a weak lower-mantle P -to- S conversion from a depth of approximately 840 km on array data. Hints of an 840 km discontinuity have been reported; however, such a discontinuity is not yet established due to the lack of further evidence.  相似文献   
36.
塔里木盆地三叠系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特征与生烃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肖贤明 《地球化学》1997,26(1):64-71
应用现代有机岩石学方法,配合有机地球化学方法,通过对塔里木盆地三叠系烃源岩的研究,认识了一种较特殊的烃源岩类型,其生烃母质以菌解无定形体为主,不仅其实测镜质组反射率R°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而且其生烃早,“液态窗”范围介于镜质组R°为0.40%-0.95%之间。这类烃源岩生烃潜力较强(相当于ⅡB型干酪根),实际上已进入成熟-成烃峰期阶段,并广泛分布于塔北轮南及其以南地区,预测展布面积达1.0-1.5万  相似文献   
37.
A conceptual-stochastic approach to short time runoff data modelling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aim of reproducing the hydrological aspects of the streamflow process and of preserving as much as possible the dynamics of the process itself. This latter task implies preservation of streamflow characteristics at higher scales of aggregation and, within a conceptual framework, involves compatibility with models proposed for the runoff process at those scales. At a daily time scale the watershed response to the effective rainfall is considered as deriving from the response of three linear reservoirs, respectively representing contributions to streamflows of large deep aquifers, with over-year response lag, of aquifers which run dry by the end of the dry season and of subsurface runoff. The surface runoff component is regarded as an uncorrelated point process. Considering the occurrences of effective rainfall events as generated by an independent Poisson process, the output of the linear system represents a conceptually-based multiple shot noise process. Model identification and parameter estimation are supported by 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aggregated runoff process, in agreement to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proposed, and this allows parameter parsimony, efficient estim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streamflow reproduction. Good performances emerged from the model application and testing made with reference to some daily runoff series from Italian basins.  相似文献   
38.
孕震系统中的1/f噪声行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自组织临界现象理论,研究7海城、唐山等7个大地震前、后中小地震的活动特征,计算了不同孕震时期地震活动的功率谱特征.初步结果表明描述地震活动的谱幂律指数p值在大震发生前有明显的增高倾向.主震前一年及主震当年,p值一般落在闪变噪声的谱域,其他时间一般很小.最后讨论了地震孕育的物理过程及孕震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9.
晋中市人工防雹减灾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玉清  刘晋  陈红萍  岳福豹 《气象》2004,30(2):39-41
利用雷达探测信息、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高空探测资料 ,通过计算机分析处理 ,对冰雹天气的发生、发展进行分析预报 ,并计算多单体任意雹云核心部位的覆盖面积 ,对不同地理位置的各炮点 ,经过极坐标和三维直角坐标系的变换 ,确定雹云相对于不同空间位置的各炮点的准确位置 ,并对各炮点不同弹型的弹道方程进行连续模拟和分析计算 ,最终确定在炮控范围内的雹云体内弹着点的准确位置 ,并通过计算云中含水量、零度层高度、云体体积 ,准确得出各个炮点的射击诸元 (射击仰角、方位、扇面和射击剂量等 ) ,通过通讯网络 ,通知各有关炮点实施作业  相似文献   
40.
流动VLBI天线系统噪声温度及天线效率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套流动VLBI系统——DCW—01型流动VLBI测量仪,目前已在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中投入使用。在流动VLBI的观测试验中,天线系统噪声温度和天线效率是观测前系统调试和检测的两项重要内容。天线系统噪声温度是衡量流动VLBI观测系统内部噪声程度的特性指标;天线效率反映了天线系统对到达天线能量的刊用率,在很多计算公式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因此,精确地测量它们的值是进行相关处理和计算的前提。文中结合我国流动VLBI观测站的研制与建设,介绍了流动VLBI测量仪的天线及接收机系统,并详细阐述了其天线系统噪声温度和天线效率的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