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6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测绘学   93篇
大气科学   63篇
地球物理   104篇
地质学   271篇
海洋学   14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89篇
自然地理   4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珠江口滨海湿地退化现状、原因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和2008年秋季对珠江口滨海湿地进行了环境现状综合调查,结果表明,珠江口滨海湿地退化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天然湿地面积减少、湿地生产力不断下降、湿地环境状况持续恶化和湿地景观破碎化。珠江口滨海湿地退化的原因主要为滩涂开发与围填海、污染物排放、养殖污染、海平面上升、过度捕捞、海砂开采和港口码头建设以及水土资源开发等因素。滨海湿地保护与利用对策主要有:制定有关滨海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湿地保护与利用规划;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滨海湿地有关技术研究;建立滨海湿地动态监测体系;加大滨海湿地保护区建设的力度;加强宣传和教育。  相似文献   
52.
海洋邮轮旅游产业在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中有极大的潜力。近些年来,邮轮旅游产业被誉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邮轮旅游业迅速兴起,使多级邮轮市场开始向中国倾斜,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文章首先对比了邮轮旅游业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理论分析方法,并介绍了上海海洋邮轮旅游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其次用"SWOT"分析法的角度讨论了上海邮轮旅游业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最后针对上海海洋邮轮旅游产业,分别从改善环境、扩大宣传、丰富航线和完善港口设施等方面提出了邮轮旅游业的长期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3.
海洋科学是一门依赖于观测的学科, 而卫星是海洋研究的重要观测平台之一, 海洋卫星数据在海洋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21世纪初以来, 我国陆续发射了多颗专门用于海洋观测的卫星, 初步拥有自主海洋卫星全球观测网络。本文针对国内外海洋卫星资源基本情况, 总结了我国海洋卫星数据应用发展现状, 特别是海洋卫星数据接收、处理、管理、应用等方面的情况, 并分析、探讨了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对卫星数据的需求, 以及我国海洋卫星数据科学应用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4.
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困境与对策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连成  陈才 《地理科学》2007,27(5):624-629
探讨了当前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中出现的哲学、分支体系、理论、方法论、研究方向和高等教育等6方面问题,并从中国经济地理学学科建设角度,分别对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哲学、学科分支、理论体系、方法论和研究领域进行了梳理,对各自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5.
为探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多元线性混合模型(IsoSource)和贝叶斯混合模型(MixSIAR)解析宁夏河东沙地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水分利用策略差异及适用性,利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结合直接对比法、IsoSource模型和MixSIAR模型对比分析不同坡度(6°、10°、16°和24°)样地柠条锦鸡儿在生长季不同时期对各潜在水源的利用率,并评估两种模型的植物水分溯源效果。结果表明:柠条锦鸡儿对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水的利用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生长季初期,随着坡度的增大,柠条锦鸡儿对中层土壤水的利用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生长季中期,随坡度增大,柠条锦鸡儿主要水分来源由深层土壤转移至浅层土壤;生长季后期,柠条锦鸡儿主要水分来源随着坡度的增大由浅层土壤转移至深层土壤。基于直接对比法的定性判断结果,IsoSource模型和MixSIAR模型计算坡度6°、10°和16°样地柠条锦鸡儿主要水分来源利用率的适用性均较高;而Mix-SIAR模型计算坡度24°样地柠条锦鸡儿主要的水分来源以及其贡献率具有更高的可靠性。Iso-Source模型更适合解析较小坡度(6°和1...  相似文献   
56.
简易验潮站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优点,是长期验潮站的一种有益补充。作者对厦门地区简易验潮站建设与应用情况进行了系统总结,提出了一种简易验潮站的建设方案。该方案经实践检验证明可以解决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简易验潮站长期、连续、准确验潮的问题,从而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推广示范价值。  相似文献   
57.
A semi-active strategy fo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MPC), in which 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s are used as an actuator, is presented for use in reducing the nonlinear seismic response of high-rise buildings. A multi-step predictive model is developed to estimate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high-rise buildings, taking into account of the effects of nonlinearity, time-variability, model mismatching, and disturbances and uncertainty of controlled system parameters by the predicted error feedback in the multi-step predictive model. Based on the predictive model, a Kalman-Bucy observer suitable for semi-active strategy is proposed to estimate the state vector from the acceleration and semi-active control force feedback. The main advantage of the proposed strategy is its inherent stability, simplicity, on-line real-time operation, and the ability to handle nonlinearity, uncertainty, and time-variability properties of structures.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nonlinear seismic responses of a controlled 20-story benchmark building is carried out,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compared to those of other control syste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eloped semi-active strategy can efficiently reduce the nonlinear seismic response of high-rise buildings.  相似文献   
58.
基于PPT战略的广东省乐昌市生态旅游扶贫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贫困人口受益为出发点,基于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Pro-Poor Tourism,PPT)战略,以广东省乐昌市为例,开展适用于中国南方林区生态旅游扶贫开发的发展模式和旅游扶贫产业的发展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政府部门、旅游企业、乡村社区和非营利社会组织都应在提升贫困人口参与度、减轻贫困和生态保护方面承担责任,具体...  相似文献   
59.
Understanding how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can best help to accelerate progress in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mains a grand challenge for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In the context of the global consultation process for preparing a post-2015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genda, various science-based actor networks have emerged, aiming to translate research into political decision-making and to inform transformations towards sustainability. Over the last years, these networks seem to have taken an ever-growing role in structuring the science-policy interface in global sustainability governance. The question arises, however, how they understand and organize ‘scientific knowledge integration’ in sustainability politics.This study offers a structured comparison of twelve global science-based actor networks engag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It shows that these networks use two types of strategies to foster scientific knowledge integration in sustainability governance. A new framework emerges, in which each strategy corresponds to two main approaches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integration: The entrepreneurial strategy generally seeks to advance advice-oriented and solution-oriented knowledge processes, while assessment-oriented and learning-oriented processes in scientific knowledge integration are mainly promoted through a mediating strategy.  相似文献   
60.
我国的经济地域结构与区域能源战略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彦  樊杰 《地理科学》1994,14(3):202-2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