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4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322篇
测绘学   128篇
大气科学   153篇
地球物理   104篇
地质学   691篇
海洋学   12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72篇
自然地理   20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61.
This article questions the idea that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particular the analysis of social statistics, is at odds with critical approaches to geography. It argues that numbers-based research is vital to highlight social injustice and oppression and that quantitative research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critical geography to be reflexive, politically conscious, and activist.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wo issues of pressing interest for research and activism by critically inspired quantitative researchers. First, there should be vigilance about the retrenchment of data collection and releases by the state, which will end up obscuring the ability to see social inequalities. Second, there should be a vigorous challenge to the political and judicial undermining of the results of statistical sampling and inference. These are vital tools for estimating hard-to-count populations and inferring inequalities between groups. The article gives examples of where these estimation issues are critical, which include civilian deaths in Iraq, counting minority popul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detection and remediation of structural racism.  相似文献   
962.

A mixed method approach was adopted to study the experiences of lonefathers, using a classic triangulation approach of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data. This study utilised an empirical realist framework of scientific enquiry, with the ‘soft’ individual interview data seen as an adjunct to the ‘hard’ aggregate quantitative methods. A review of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 interviews worked well as a pilot study in a classic mixed methods framework. The questionnaires provided a range of information about thecharacteristics of this group of lone fathers, but it was the interviews which provided astonishing depth on the causes of marital breakdown and post-marital conflict, and on the discourses and other structures which sustain social processes. In this study, the interview techniques could have been used differently, in a different framework of analysis (that of critical rather than empirical realism) without the support of other mixed methods.  相似文献   
963.
为定量评价特低渗透砂岩的微观孔喉非均质性,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长8储层为例,利用先进的恒速压汞技术对孔喉参数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不同渗透率级别的样品,孔隙参数的差异小,非均质性弱,孔隙半径介于80~300 μm范围内;微观孔喉的非均质性主要体现在喉道特征参数上,喉道参数制约储层品质影响开发效果;样品渗透率越大,喉道半径越大,分布范围越宽,大喉道含量越高,同时大喉道对渗透率的贡献也随之增加,渗透性主要由占少部分的较大喉道来贡献;平均喉道半径和主流喉道半径与渗透率表现出了非常好的相关关系,渗透率越小,受喉道参数的影响程度越强.较大的孔喉比和较宽的分布区间是特低渗透砂岩储层的显著特点,也是开发效果差的主要原因,不同渗透率级别的储层,开发过程中应根据喉道大小及其分布范围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964.
目的:探讨CT扫描层厚、增强与否对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最大径、体积及质量的影响。方法:92例I期NSCLC患者,其中76例在平扫基础上进行了增强扫描;扫描数据传至CT后处理工作站,采用计算机辅助诊断软件描绘并分割病灶,分别自动测量2nlm、7inn层厚及7nlm增强前后病灶的最大径d(mm)、体积V(mm3)、质量m(g),计算各均值及方差,运用配对T检验评价不同层厚、增强与否对肿瘤的三维测量结果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2into、7mm层厚CT扫描条件下,d、玖m的测量结果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7mm层厚扫描条件下,cT增强前后d、V的测量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m的测量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胸部cT扫描2mm、7mm层厚的选取对I期NSCLC三维最大径、体积及质量的测量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CT增强可影响肿瘤的质量测量评价。  相似文献   
965.
选取受构造活动影响较弱的Rio Muni盆地近现代深水水道为研究样本,分段测量各水道的底床坡度和曲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认为:深水水道底床坡度与曲率呈幂函数关系,水道曲率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减小;但不同坡度条件下曲率变化速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一般随坡度的减小,单位坡度变化范围内,曲率的增幅加大。坡度对水道曲率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水道切谷底形和内部充填结构2个方面,其中对后者的影响作用最为显著。但实质上,坡度是通过对水道内部沉积物能量的控制,进而影响了其侵蚀及充填能力,最终使水道平面形态和内部充填结构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66.
<正>GBDB在线数据库(Geobiodiversity Database,http://www.geobiodiversity.com)是一个基于互联网、数据库和GIS技术的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多用户协同的数字化科研平台(樊隽轩等,2011)。这一平台得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及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长期支持,  相似文献   
967.
辉光放电质谱(GDMS)是利用辉光放电源作为离子源的一种无机质谱方法。GDMS采用固体进样,样品准备过程简单、分析速度快、基体效应小、线性范围宽,是痕量分析的一种重要分析手段,在国外已经成为高纯金属和半导体分析的行业标准方法。GDMS可以进行深度分析,选择合适的放电条件,可以在样品表面获得平底坑,深度分辨率可以满足对微米量级的层状样品进行测量。目前商业化的GDMS都是直流放电源,这些仪器需要用第二阴极法或混合法才能对非导电材料进行测量,从而限制了GDMS在非导体材料分析方面的应用。GDMS放电源和单接收方式并不能满足同位素丰度精确测量的要求,在精确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GDMS在固体样品同位素丰度的快速测量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文章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GDMS在各领域的应用进展和定量分析技术发展方向。GDMS已经成为一种高纯导电材料分析的重要方法;在深度分析、非导电材料分析、固体同位素丰度快速测量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在定量测量方面,由于受到基体、测量条件等影响因素较多,缺乏合适的基体匹配的标准物质用于校正,GDMS主要停留在定性和半定量分析阶段。目前,国外已有关于GDMS定量分析的报道,采用掺杂的方法合成校正样品,利用一系列校正样品获得的标准曲线实现定量分析,这种方法过程较为复杂,但可以获得较好的定量分析结果,是一种不错的校正方法。  相似文献   
968.
曾蒙秀  宋友桂 《岩矿测试》2012,31(5):798-806
X射线衍射物相定量分析方法很多,新近提出的麦夸特算法(Levenberg-Marquardt)在XRD物相定量分析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对该方法计算结果的准确度产生影响仍不清楚。为了指导实际操作过程并提高麦夸特算法在X射线衍射物相定量分析中的准确度和处理效率,本研究通过Matlab软件,将已知配比含量的刚玉、石英、方解石和钠长石与其计算值进行比较,探讨衍射峰强度、衍射峰背底、样品数量等因素对麦夸特算法应用于X射线衍射物相定量分析中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前三强峰法的计算结果比通过最强峰法的计算结果具有更高的准确度;由于物相晶体结构及衍射特性的差异,衍射峰背底对不同物相定量结果的影响程度各异,扣除背底后各物相计算结果的准确度整体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利用麦夸特算法进行批量分析过程中,当样品数低于一定阈值时,样品数越多,计算结果的准确度提高越明显,但当计算的样品超过一定阈值时准确度不会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969.
????2008?????????GPS????????????????????????????????????????????????????????????α????????????????????????????????????????????????????仯?????????????????????????仯???ж?????????о??????????????????-??????????????????????????????????0.67 bar???????????????????????????????κ??????????????????????????С???????????????-???Ρ?????????Ρ????????????????κ??????????????????????????????????????????????????仯???????????????????????????????????????????????????????η????????????????????????????????2????  相似文献   
970.
利用LAPS系统,分别针对华中、华南两个区域,将2008—2010年5—7月采集的观测资料进行融合同化分析,设计几种敏感性试验方案,以探空资料为客观标准,对比分析各种观测资料对LAPS分析场各要素误差的作用。将LAPS分析资料和FNL再分析资料做比较,给出融合多种观测资料后LAPS分析场的误差精度。结果表明,LAPS融合同化雷达资料、探空资料、地面观测资料后所得到的分析场误差最小;雷达资料和探空资料的融合对于改善风场及温度场的分析具有正效果,并可减小低层相对湿度误差;融合地面资料后能改善低层的温度场和湿度场分析,但对中高层无影响。对比试验期间各要素总均方根误差可发现,LAPS分析的温度、风向和风速较FNL再分析资料有明显改善,各要素误差在观测误差范围内;高度误差在中低层小于10 m,高层小于20 m;温度误差在1℃左右;相对湿度误差在中低层小于20%,高层误差较大;850hPa以上风向误差较小,不超过20°,风速误差小于2m·s-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