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31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断层土壤气CO2含量快速测定法关键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断层土壤气CO2含量观测数据的映震效能,从测点选择、装置布设、观测方法、辅助测项4个方面对断层土壤气CO2含量快速测定法的关键问题做了全面研究,得出结论:(1)断层土壤气CO2含量测点应选择在活动断层破裂带上或紧邻破裂带的敏感地带,在测点选择时应结合地质资料和钻孔资料对预选址的地下岩石结构及其破裂程度进行研究或有效探测,不宜仅为了观测方便在现有地震台站随便选址;(2)断层土壤气CO2含量快速测定法的装置要尽可能布设得深人地下,至少应使测定孔深度超过地表以下0.5m,最好能够选择深人地表以下2.0m以上的深度,以尽量减少或不受地表生物层的影响,但在装置布设时也要充分考虑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3)在使用断层土壤气CO2含量快速测定法观测CO2含量变化的过程中应努力消除人为因素的影响,避免主观随意性,特别是应将CO2含量快速测定管放置到靠近测定孔的孔底位置,快速测定管底部开口应尽量保持一致且要使开口口径最大化,避免快速测定管触底;(4)测定孔内温度与断层土壤气CO2含量变化呈正相关,降雨量对断层土壤气CO2含量测值有负面的影响,同步进行测定孔内温度和降雨量辅助观测是必须的。鉴于气压变化与断层土壤气CO2含量变化有较强的负相关,建议在机理上进一步研究其影响,同时还应引入湿度作为断层土壤气CO2含量观测的辅助测项。  相似文献   
22.
随着空间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的发展,空间数据动态更新和数据分发成为确保数据现势性的主要研究课题,系统提出将地形地物要素数据的坐标数组通过MD5算法生成32位字符串的"要素对象空间信息指纹"作为判定要素数据变化的方法,结合Oracle数据库CDC技术,快速获取空间变化数据,再通过ETL数据同步机制流程化管理空间同步过程,多节点、多级联按需配置同步图层,实现不同Oracle数据库版本、不同Arc SDE版本间的空间数据断点续传同步功能。  相似文献   
23.
福建前兆台网系统已经运行2年多,期间出现一些数据交换与同步问题,严重影响数据上传的效率。通过简要介绍数据交换与同步的原理,结合同步数据内容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形成一套解决方法。实践结果表明,维护好QZDATA表空间、应用服务器和管理系统并掌握一定数据库程序设计基础就能够基本满足区域前兆数据库维护工作,保证数据上传的效率。  相似文献   
24.
李玉广  周剑  黄凤楼  张小虎 《测绘科学》2011,36(1):22-23,139
在光学摄像测量中,各种数据的同步采集在事后处理中尤为重要。目前GPS授时同步技术已经很成熟,它具有精度高,操作灵活等优点,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光学摄像测量中。本文深入研究了GPS OEM板授时原理,在分析了GPS OEM板芯片中RS232时间输出与1pps输出特点的基础上,基于VC开发环境下实现了GPS OEM板与计算机串口的通信,为摄像测量设置一精确的时间起点,再利用CPU时间戳进行高精度计时,这样整个测量系统就有一高精度的时钟,任一数据的产生都被标记上精确的绝对时刻,利用这些时刻信息就间接地实现了摄像测量数据的高精度同步。实验数据表明,该方法的同步精度可以达到毫秒级,可以满足光学摄像测量的同步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5.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character of slip regimes under weak external periodical (tangential and normal) mechanical forcing has been investigated in a laboratory spring-slider system. We report the experimental evidence of phase synchronization in a slip dynamics, induced by the external periodic mechanical impact. At certain conditions, we have a stick-slip effect in the spring-slider system. To describe this effect, we can use rate-and state-dependent friction law. In our experiments, the slip events are distinguished by acoustic emission bursts, which are generated by slider displacement. In addition to drag, the weak variable mechanical forcing was superimposed either tangential or normal to the slip plane. With increasing external forcing one can see increasing phase synchronization of the first arrivals (onsets) of stick-slip generated acoustic pulses. The grouping of the onsets in a certain phase of the external periodic forcing is considered as a hallmark of the phase synchronization. The onsets of stick-slip pulses in the case of normal mechanical forcing are shifted relative to onsets in the case of tangential forcing.  相似文献   
26.
随着广电行业的飞速发展,以串行数字接口(SDI)基带信号为基础技术架构的传统电视信号已经很难满足未来技术发展和业务扩展的需求.得益于现代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即将到来的万物互联的5G时代,广电行业也将采用IP化技术来构建新的网络系统.处在向IP化发展的过渡期,广电IP化目前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广电系统网络中需要更高精度的同步信号来完成时间同步的问题,本文利用精确时间协议(PTP)时间同步技术在专用以太网中完成时间同步组网,搭建了测试环境并对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网络时间协议(NTP)时间同步技术,输出PTP信号的准确度能够达到亚微秒量级,完全满足广电行业IP化数字电视系统时间同步信号的高精度需求.   相似文献   
27.
In the form of satellite ephemerides and clock parameters, the space datum and system time information of on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is transferred to users. With the continuous updating in the satellite payload such as the high-precision atomic clock, the monitoring and tracking technique such as the inter-satellite link, and in the data processing technique, the accuracy and real-time performance of the satellite ephemeris and clock error products are steadily improved. Starting from December 27th, 2018, the BeiDou Navigation System 3, or BDS-3, has provided the accurate and reliable basic positioning, navigation, and timing (PNT) service for the users in the countries within the “one belt and one road”. This paper has summarized the faced challenges of the precise orbit determination and time synchronization from the regional BDS-2 system to the BDS-3 global system, and the specific solutions at the control segment. In addition, this paper has compared the BDS with other GNSS systems in terms of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Finally, aiming at a higher accuracy and more reliable PNT service, the road map of precise orbit determination and time synchronization technique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navigation systems is discussed, which will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developing th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 with an even higher accuracy.  相似文献   
28.
详细研究了基于GNSS的LEO卫星接收机授时自主完好性(TRAIM)故障检测数学模型以及可用性算法。以GPS和BDS组合为例,分别对500 km、650 km、800 km和1 400 km等几种典型轨道高度的卫星,开展基于GNSS的LEO卫星TRAIM可用性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告警阈值100 ns时,基于GPS+BDS组合系统的TRAIM检测可用概率达到99.1%以上,基本满足LEO卫星TRIAM检测可用性需求。  相似文献   
29.
吕翎  邹家蕊  杨明  孟乐  郭丽  柴元 《海洋学报》2010,32(10):6864-6870
以Plankton时空混沌系统作为网络节点,通过非线性耦合构成富社团(rich-club,RC)网络,研究其时空混沌同步规律.首先给出了RC网络中连接节点之间的非线性耦合函数的一般性选取原则.进而基于Lyapunov稳定性定理,理论分析了实现网络同步的条件.最后,通过仿真模拟检验了网络的时空混沌同步效果.仿真研究表明,RC网络中各富节点之间以及这些富节点各自星形连接的子网络中的所有节点均实现了完全同步.  相似文献   
30.
根据海道测量精密测量的需求,对姿态与定位数据融合的同步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GPS大地高数据和升沉数据,建立了一种基于相关逼近原理的定位与姿态数据同步模型。该模型能够确定定位与姿态数据的相对延时,实现两类数据在同一时间基准下的同步。实例计算表明,定位与姿态数据的相对延迟时间已成为两类数据融合应用中必须考虑的因素。由同步模型解算后,GPS大地高数据与总升沉数据体现了更好的一致性,由此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