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3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96篇
测绘学   527篇
大气科学   141篇
地球物理   323篇
地质学   244篇
海洋学   101篇
天文学   101篇
综合类   138篇
自然地理   9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1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2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1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5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61.
The locations of about 400 earthquakes in Yangjiang, Guangdong Province are determined using the double, difference earthquake location algorithm (DDA). The seismicity pattern becomes concentrated from discrete grids. The rup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Yangjiang earthquake sequence show a conjugated distribution in NW and NE directions. The major distribution trends NE and dips NE with an angle of 30^o and a length of 30km,and the minor distribution trends NW and dips SE with an angle of 30^o and a length of 20km. The focal depth is 5km - 15km.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Enping earthquake sequence,which is not far from Yangjiang,is NW-tre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ypocenter distribution and geological structure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62.
1976年唐山7.8级地震震区现今地震震源机制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首都圈数字地震台网记录,采用双差定位法对1976年唐山地震震区近年来发生的中小地震重新定位,获得1998个高精度结果,据此将震区划分为中、东、西3个分布特征不同的区.唐山7.8级主震所在的中区南部地震分布走向NNE,主震震中北部转为NE向;滦县7.1级余震所在的东区地震分布呈"丁"字形;宁河6.9级余震所在的西区地震分布没有明显优势方向.反演得到198个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对进一步划分的5个子区分别给出平均解的应力轴取向,并结合震源位置讨论了唐山地震序列的震源构造.  相似文献   
963.
山西大同火山地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大同火山的地貌特征及大同火山区的地震活动,叙述并论证了大同煤层自燃形成的"火山"的位置.  相似文献   
964.
作为一种新型转换层结构——错位转换层结构,其竖向位置的移动对高层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竖向构件受力性能有何影响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采用有限元程序对高层带错位转换层结构进行了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反应和反应谱分析.分析了上部转换层和下部转换层相对位置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整体改变错位转换层位置对结构地震作用、剪力及竖向构件内力的影响。分析研究发现。错位转换层整体位置的竖向移动对结构整体剪力、上部转换层下承托墙肢内力、上部转换层框支剪力墙内力影响不大.但对落地剪力墙、上部转换层下框支柱和下部转换层梁托柱内力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65.
湖北省钟祥市附近4次5~51/2级地震在历史资料的记载中,存在震中位置、震级等不甚明确的问题,此次调查通过大量的史料收集、现场实地勘察和湖北省钟祥县沿革考等工作,对历史地震进行了核查,对部分震中位置和震级进行了重新确定,并对钟祥附近明显的烈度异常现象,提出几点可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966.
利用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可确定发震构造的产状、空间位置、运动形式及力学性质;判定区域应力场方位及应力对断层的作用方式;进而判断未来地震危险区及预测未来地震的孕育、发生、发展.震源机制法是确定区域应力场方向的重要方法之一,如果地震记录的台数多,初动符号清晰且均匀分布,获取的震源机制解比较精确,那么反映应力场的方向也就比较客观.  相似文献   
967.
本文对ATP系统位置回路搜索扫描的控制算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讨论,并给出了校正算法的差分方程。该算法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和应用。  相似文献   
968.
采场底板突水条件及位置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采场突水条件和位置是突水预测的基础,根据采场支撑压力发展规律和底板应力分布特征,进行了突水条件突水位置的研究,底板突水的条件矿压对底板的破坏使其有效隔水层厚度降为零和水压不小于卸压区的侧向压力,在采场的内外应力场形成之前,突水位置在采空区;内外应力场形成之后,突水位置在煤壁附近。  相似文献   
969.
分析采场突水条件和位置是突水预测的基础。根据采场支撑压力发展规律和底板应力分布特征,进行了突水条件突水位置的研究,底板突水的条件是矿压对底板的破坏使其有效隔水层厚度降为零和水压不小于卸压区的侧向压力。在采场的内外应力场形成之前,突水位置在采空区;内外应力场形成之后,突水位置在煤壁附近。  相似文献   
970.
本文针对圆形建筑物的测绘,提出了两种新方法:极坐标测绘法和直角坐标测绘法。并推导出了这两种方法圆心位置和半径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