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9篇
  免费   380篇
  国内免费   376篇
测绘学   327篇
大气科学   1923篇
地球物理   77篇
地质学   774篇
海洋学   148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918篇
自然地理   139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349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233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131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41年   3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0 毫秒
84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粮食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浙江省一直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发展农业生产的首要位置,力争走高产、高效、优质的农业发展道路。按照浙江省农用地生产能力与评价方法得出的浙江省农用地理论、可实现产能和实际产能3个层次的产能是整个耕地的生产能力,其作物除了粮食作物外,还有经济作物。因此。核算结果与人们通常认为的粮食的定义,  相似文献   
842.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对土地和矿产资源的刚性需求十分强劲,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各种问题交织,利益关系更加复杂。由于我省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土地资源禀赋先天不足,许多人民内部矛盾相对集中地会在国土资源领域反映出来,涉土涉矿群体性上访会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843.
世界城市是国家竞争力提升和城市化推进的主要载体,而都市农业则是世界城市可持续 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以世界城市、都市农业的概念入手,着重对伦敦、纽约、巴黎、东京和阿姆斯 特丹五大世界城市的都市农业发展特点、历程、功能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 了世界城市都市农业发展的现代产业化农业、多功能社区农园、生态绿地型农业三大模式,并给出 了我国世界城市打造过程中都市农业的发展路径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44.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项目是2002年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起,旨在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有关的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体系,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与保护,使之成为可持续管理的基础。农业文化遗产地往往被认为比非遗产地更具经济价值,但目前还没有经济学分析来证明这一点,也没有任何针对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复杂的经济性能标准来长期监测其经济功能。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经济评价方法,可用于遗产地与非遗产地之间比较。为此,本文选择了成本效益分析(CBA)方法。鉴于数据可得性的限制,经济分析的框架应该包括分析的方向、假设和数据要求,由此指导未来对GIAHS的经济评价。本研究选择中国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作为案例,根据数据可得性并针对不同活动(旅游,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销售产品)以及相似系统间比较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845.
农业科技园是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崭新模式,园区不仅要解决自身发展问题.而且肩负着技术扩散和推广的使命。通过技术创新一中介平台一技术受体之间关系的分析,构建了农业科技园技术扩散系统,分析了园区技术扩散的动力机制和主要类型,并以杨凌示范区为例.归纳和总结出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园技术扩散的成功模式,以图为我国农业科技园的技术扩散和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46.
A survey was carried out at the largest rice cultivation area in Peninsular Malaysia,the Muda rice agroecosystem.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ocument the overall biodiversity associated with this unique agroecosystem by using a combination of sampling techniques in order to record different groups of fauna and flora.The total number of biota recorded and identified from the rice field ecosystem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consisted of 46 species of zooplankton,81 species of aquatic insects,5 species of rodents,7 species of bats,87 species of birds,11 species of fishes and 58 species of weeds.A long-term study should be carried out as more species are expected to be recorded when more of the Muda rice agroecosystem area has been sampled to obtain sufficient information on the Muda rice agrobiodiversity.  相似文献   
847.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正面临着人口、资源和环境等一系列全球性重大问题的挑战。与现代科学整体化、综合化发展的趋势相一致,地理学在长期分化,强调部门地理的发展之后,重新又开始重视整体性的综合研究。这一期间,一些学者坚持不渝地倡导建立以地球表层系统为研究对象的新学科体系——地理科学,引起了广大地理学界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848.
江汉平原处于长江中游,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08°30’~116°10’,北纬29°05’~33°30’之间,计有湿地面积达965334hm^2,素有“水乡泽国”之称。江汉平原是我国主要的湿地农业区域之一,湿地农田水利发达,地下水位高,沟渠纵横。  相似文献   
849.
南海土台风生成及发展过程海气热通量交换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1985—2007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资料,定义生成于南海范围内并且发展强度达到热带风暴(TS)等级及以上的热带气旋为南海土台风,统计了南海土台风的季节演变特征,发现南海生成的TC约有68%发展成为土台风,其强度普遍较弱且与TC生成纬度和路径均有关。其频数的季节变化呈双峰结构,5月和7—9月是南海土台风的高发期。结合同期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1 °×1 °客观分析海气通量(WHOI_ OAFlux)日平均资料,分析了南海土台风生成及发展各阶段的海气热通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海土台风形成过程中,海洋向大气释放的热通量逐日递增,台风眼南侧的海洋为台风形成提供主要能量来源,随着台风发展热通量高值区都沿顺时针方向向台风北侧传播,体现了台风外围涡旋罗斯贝波的能量频散特征,土台风形成后,热通量的加强不再明显。在土台风整个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净热通量、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三者的变化较为一致,以潜热对净热的贡献为主,最大热量交换位于台风移动方向的南半圆,可能与南海西南季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5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需求也变得更加强烈,因此伴随着近年来食品问题的频繁曝光,食品安全已成为社会各界最关心的议题,其中,蔬菜和牛奶等易腐食品更成为首要关注点。都市农业拥有“近距离短环节”的优势,应当成为城市蔬菜供应的重要渠道和保证城市居民蔬菜安全的主角。本文以北京为研究案例,针对食品安全导向下的城市蔬菜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解析北京生鲜蔬菜的供应来源,总结了“长距离多环节”农业存在的蔬菜安全问题及都市农业在保证生鲜蔬菜品质安全方面的诸多优势。接着分析归纳了保证蔬菜品质安全下的几种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并以典型案例研究的方式分析了各模式的产生背景、运行管理特点。最后提出了促进都市农业发展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