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2篇
  免费   952篇
  国内免费   1280篇
测绘学   190篇
大气科学   2565篇
地球物理   538篇
地质学   1344篇
海洋学   639篇
天文学   94篇
综合类   296篇
自然地理   178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233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292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54年   2篇
  1943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6 毫秒
951.
采用常规气象观测、地面加密降水资料、FY-2E卫星逐时TBB资料以及WRFV3.3高分辨率模式输出资料,对2010年7月12-13日安庆罕见特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结构特征及形成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WRFV3.3中尺度非静力模式很好地模拟了此次切变线暴雨的雨带走向、几个暴雨中心的位置和强度,以及中尺度对...  相似文献   
952.
梅雨锋对引发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赵玉春 《大气科学》2011,35(1):81-94
针对梅雨锋(湿度锋)上或附近偏南暖湿气流一侧中尺度对流系统不断发生发展和长时间维持而引发长江流域暴雨的观测事实,利用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V3.1.1)设计了一系列三维理想数值试验,研究了梅雨锋两侧自身水汽差异效应,探讨了基本气流和风垂直切变对梅雨锋上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影响,揭示了梅雨锋对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组织...  相似文献   
953.
曹楚  王忠东 《气象科技》2011,39(3):308-314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结合自动站加密资料对2009年9月29日20:00至10月1日20:00发生在浙江东部沿海的一次东风波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0916号台风"凯萨娜"外围环流为此次东风波的形成提供了扰动作用,副热带高压的加强使得低层形成了明显的东南急流,为暴雨或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  相似文献   
954.
2010年浙南地区一次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中尺度自动站加密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NCEP1°×1°再兮析资料.对2010年5周8曲日发生在浙南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发现:此次暴雨是在横槽转竖的大背景下,西风槽和高原槽东移合并加强,并在东移过程中与低层切变共同作用造成的;低空急流的形成在水汽的输送和聚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暴雨过程...  相似文献   
955.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卫星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6.1"广西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发现:(1)500hPa蒙古稳定闭合小高压及其南部切变线诱发出低层出现低涡切变,500hPa青藏高原短波槽发展东移,引导低涡迅速东南移影响广西;(2)850hPa低涡切变线在广西中部滞留近12小时,低涡切变线南侧西...  相似文献   
956.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7月18-20日海河流域暴雨过程进行了天气学诊断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高空低涡及低空暖切变,暴雨是产生在前期大气对流不稳定区域里,暴雨期间对流层中低层的辐合及上升运动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亦是本次暴雨动力场结构的主要特征,而西南暖湿气...  相似文献   
957.
2010年7月19日新乡大暴雨天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资料、雷达回波和NCEP全球最终分析资料(FNL),对2010年7月19日新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西南涡与副高相互作用的天气形势下,中低层切变线等影响系统造成了这次区域性大暴雨;对流层中低层副高外围强盛的西南急流将海上充沛的水汽输送到大暴雨区并在此汇集,造成新乡地区上空...  相似文献   
958.
华南季风降水对应的环流指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及台站和格点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华南季风降水与周边大气环流的关系,并由此建立了反映6月华南降水强度的季风指数,这一季风指数利用菲律宾及其以东与华南850 hPa涡度差定义。华南季风指数具有很好的区域代表性,华南季风指数与亚洲格点日降水量的主要正相关区集中在华南。华南季风指数可以很好地描述华南降水的年际变化和极端年份,季风指数强 (弱) 的年份也是华南降水偏多 (少) 的年份,极端的华南季风指数年份对应极端的华南降水年份。华南季风指数高与低年份对应的华南降水量差值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检验。在年代际尺度上,季风指数强 (弱) 的年代与华南降水偏多 (少) 的年代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华南季风指数包含了西南季风、副热带高压以及中高纬度西风槽等各影响系统的信息,可在业务上使用。  相似文献   
959.
应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区域加密站降水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为1°×1°,时间间隔为6 h),对2009年6月8日发生在华北的一次强对流暴雨过程的湿位涡场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湿位涡的分布对强对流暴雨的发生、落区有较强的指示性作用,MPV1"正负值区垂直叠加"的配置是强对流暴雨发生、发展的有利形势。暴雨出现在850 hPa上MPV、MPV1、MPV2正负值过渡带附近,是对流不稳定与斜压不稳定相结合的地区。θse等值线接近垂直的地区有利于垂直涡度的增长,亦有利于强降水发生。  相似文献   
960.
DS1试样主要化学成分为Al2O3 64.31%,SiO2 8.92%,A/S 7.11,TS 0.30%;该试样经焙烧-湿法预脱硅处理后,A/S由7.11提高到26.37,Al2O3由63.41%升高到78.53%,TS从0.30%降低到0.11%;焙砂在温度280℃,时间60 min,配料比αk 1.45,碱浓度为220 g/l,石灰添加量4%的最佳溶出条件下,Al2O3的绝对溶出率为95.52%,相对溶出率99.59%;Ga的溶出率91.63%,溶出物在1100℃下锻烧2 h,可获得Al2O3>99%,其他各项指标均优于YS/T274-1998AO-1行业标准的氧化铝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