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456篇
大气科学   758篇
地球物理   65篇
地质学   99篇
海洋学   73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嫩江、松花江流域夏季降水与水位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嫩江、松花江流域内的气象和水文资料,分析了该流域夏季降水的天气气候特征以及降水与水位变化的关系,利用NCAR/NCEP的再分析资料讨论了形成夏季降水天气气候特征,并分析了降水量异常时的环流状况,表明:该流域夏季多年平均降水量基本上是呈南北的带状分布,并有明显的阶段性,汛期水位变化与流域内夏季降水有密切的关系,影响该流域夏季降水的环流系数为西风带阻塞形势下的低值系统和东亚夏季风。  相似文献   
942.
东亚夏季风和ENSO关系的不稳定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本项研究,发现了东亚夏季风和ENSO的相互关系在长期变化中是不稳定的。不稳定指的是在一段时期两者关系比较紧密而在另一段时期两者关系比较微弱。文章揭示:在东亚季风和ENSO关系紧密时期(HCP)和关系微弱时期(LCP)夏季大气环流的年际变率有显著差别。在关系紧密时期,南热带东太平洋区的信风、热带东太平洋区的低层大气温度、两个半球的副热带高压系统等的年际变率均显著高于关系微弱时期。并且,HCP和LCP时期中国夏季降水和ENSO的关系也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43.
异常南海夏季风的OLR前期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嘉宏  张勇等 《广西气象》2002,23(3):24-27,13
应用1979-1999年NOAA卫星月平均OLR资料及1950-1999年NCAR/NCEP再分析的海表温度月平均资料,采用合成分析的方法对异常南海夏季风爆发前期的特征进行分析,并做信度检验。结果表明,在季风爆发的前期,对流活动和海温的异常与南海夏季风的异常关系密切。OLR在初春、垂直速度在整个前期与南海夏季风的异常存在着极强的相关性。在强(弱)南海夏季风年的前期,热带海温基本呈LaNina(ElNino)型分布,其中在12月,海温的距平分布与来年南海夏季风的强弱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944.
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对亚洲夏季风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L9R15气候谱模式,就热带太平洋-印度洋夏季海温异常对亚洲夏季风的影响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夏季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海温正异常时,不仅能造成热带地区大气环流和降水的同时性响应,还能导致东亚夏季风和南亚夏季风的一致减弱,两者的影响是同号的,但并不是两者单独影响的线性叠加,由此给出了亚洲夏季风与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气系统的同期关系。  相似文献   
945.
关于我国东部夏季风进退的定义   总被引:30,自引:8,他引:22  
使用1983年至1996年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14年逐日平均2.5°*2.5°再分析的网格点资料对我国东部夏季风进退进行了 细胞研究,并对夏季风进退作了新的定义。它既考虑了西南风的强度亦考虑了其暖湿程度。  相似文献   
946.
1873~1995年东亚冬,夏季风强度指数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20  
施能  朱乾根 《气象科技》2000,28(3):14-18
利用1873~1995年的海平面资料,延长和建立了东亚冬、夏季风强度指数。该指数与我国的冬、夏季天气的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关系密切,与印度季风强度呈正相关,并且能解释季风的准两年振荡。  相似文献   
947.
青藏高原隆起对亚洲夏季风形成作用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8,自引:8,他引:8  
吴池胜  王安宇 《高原气象》1995,14(4):425-433
  相似文献   
948.
夏季风变异与广西汛期旱涝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远招 《广西气象》2001,22(3):18-20
利用1951-1998年海平面气压资料,计算夏季风指数,并分析其与广西汛期旱涝的关系,得出:夏季风变异与广西汛期旱涝有一定关系,洪涝年出现在强夏季风年和弱夏季风年。其中严重洪涝则主要出现在强夏季风年;而干旱则主要出现在夏季风正常年。对夏季风变异造成广西汛期旱涝的成因作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949.
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及其与海温的滞后相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月平均台站降水资料分析了中国东部降水的气候特征。由于其降水分布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复杂性,为便于研究其与海温的关联,特别是海温对降水的影响,根据台站间降水变化在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以及与海温相关的一致性,将中国东部区域分成四个子区域。以长江流域的降水为代表,分析了海温对降水的超前相关。给出了主要影响海区和它们的超前时间。综合各影响海区海温和超前时间建立的回归方分析表明:回归降水和观测降水的相关系数大于0.85。回归的平方根误差是其标准差的60%和平均雨量的15%。另外还分析了海温与降水相关与环流变化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50.
60年代亚非夏季风十年尺度的突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燕  季劲钧 《大气科学》2001,25(2):200-208
在综合分析了近几十年气候资料的基础上,揭示了本世纪60年代的一次亚非夏季风十年尺度的突变。这次突变在地面温度场上表现为突变前亚非大陆是正距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为负距平,海陆温差较强;突变后相反,海陆温差减弱。地面气压由突变前亚非大陆强热低压中心转变为突变后的弱低压中心。同时突变前北非和东亚夏季风增强,而突变后明显减弱。这次十年尺度的气候突变突出表现了东亚季风、印度季风和北非季风明显的变化同步性,而最显著的特征是在行星尺度的降水场上从北非撒哈拉-萨赫勒、中东、印度北部到华北干旱半干旱带上由多雨变为少雨的雨量减少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