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2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197篇
测绘学   575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224篇
地质学   417篇
海洋学   103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84篇
自然地理   5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4年   3篇
  1946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2014年春季季风间期东印度洋赤道及其邻近海域硅藻群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薛冰  孙军  丁昌玲  王东晓 《海洋学报》2016,38(2):112-120
2014年4月10日至5月13日在东印度洋赤道区及其邻近海域(10.08°N-6.00°S,80.00°~96.10°E)进行硅藻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的调查。分析了45个网采样品,共鉴定出浮游硅藻34属113种(包括变种、变形及未定名种),大部分物种为热带外洋性种以及暖海外洋性种,与该海区的热带及亚热带的环境特征一致。优势种为佛氏梯形藻(Climacodium frauenfeldianum)、地中海细柱藻(Leptocylindrus mediterraneus)、密聚角毛藻(Chaetoceros coarctatus)、美丽漂流藻(Planktoniella foromsa)、大西洋角毛藻那不勒斯变种(Chaetoceros atlanticus var. neapolitanus)、距端假管藻(Pseudosolenia calcar-avis,即距端根管藻Rhizosolenia calcaravis)、圆柱几内亚藻(Guinardia cylindrus)、达蒂角毛藻(Chaetoceros dadayi)、伏氏海线藻(Thalassionema frauenfeldii)、离心列海链藻(Thalassiosira excentrica)、瘤面角毛藻(Chaetoceros bacteriastroides)以及笔尖根管藻粗径变种(Rhizosolenia styliformis var. latissima)等。硅藻的平均细胞丰度为1.855×103个/m3,其平面分布不均匀,赤道断面细胞丰度较低,高值区出现在海区北部。聚类分析发现有7种生态类群,这些硅藻的种类和丰度平面分布与上层水体(200 m以浅)温度、盐度及营养盐的水柱平均值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52.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相对湖平面升降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准噶尔盆地三叠系百口泉组相对湖平面升降规律认识不清,制约了对百口泉组沉积体系分布与演化的分析。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综合钻井、测井等资料,采用传统定性分析与定量的测井小波变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斜坡区三叠系百口泉组进行高精度层序地层划分,将百口泉组定量划分为1个长期层序,4个中期层序,16个短期层序,126个超短期层序;对126个超短期层序进行Fisher图解的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百口泉组沉积时期湖平面升降总体表现出持续上升的特征,内部又可划分为多个次级湖平面升降旋回,百口泉组一段(T1b1)、百口泉组二段(T1b2)、百口泉组三段(T1b3)与三次湖平面持续上升过程相对应,百口泉组三段(T1b3)湖平面达到百口泉组时期的最大规模。通过对比前人研究成果和钻井地质信息,认为相对湖平面升降曲线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53.
复合点坝储集层内部非均质性分析是曲流河研究的难点,仅靠地震和测井资料难以解释清楚。关于复合点坝储层构型表征也较缺乏定量化指导标准。本研究选取了13条曲流河河段的260个复合点坝作为数据样本,进行参数分类统计,形成曲流河复合点坝地质知识库。将复合点坝分为4大类、25个亚类;将侧积体分为8大类、22个亚类。统计不同类型复合点坝和侧积体构型样式的分布概率关系。以此为基础,充分利用定量分布概率关系,达到在资料较少情况下分析复合点坝储集层平面非均质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54.
55.
1907年德帕锐她立的“德帕锐定律”,其内容是:“在古生物的每一个小的分支中“,都是从小的体型开始,以后体型逐渐增大,最后达到最大体型。当它们达到最大体型的阶段,这一分支就绝灭了。”1965年,经裴文中研究,该定律修订成:“在古生物的每一个小的分支中,都是从小的体型开始,以后体型逐渐增大。当达到最大体型后又缩小。在缩小的过程中,这一分支开始绝灭”。根据作者的化石标本,糜鹿最大个体可延续到商周时期。尔后,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大片土地被耕耘,迫使麋鹿向中国东南平原迁徙。由于不能抵御敌害的攻击,它们被限制在有限的范围内生活,其数量变得越来越少,相应地个体也变小,最后灭绝。作者认为裴文中的修订与德帕锐的建立同等重要,作者建议将“德帕锐定律”改名为“德帕锐—裴文中定律”。  相似文献   
56.
本文运用 Apple Macitonsh 计算机对无应变的均匀离散点分布进行系列平面应变模拟,应变叠加模式分别采用具普遍意义的成岩压实+顺层缩短(LPS)+压溶作用和成岩压实+简单剪切+压溶作用。对各应变阶段的变形点分布进行相应的 Fry 法应变测量,并配合低变形砂岩样品的 Fry 法应变分析实例.证实 Fry 法应变测量方法为一非常有用的应变测量方法,其结果不仅能较好地揭示全岩总应变特征,而且能揭示出许多应变叠加的信息,Fry 法揭示的全岩有限应变椭球主面的方位也较为真实可靠。而 Fry 法运用于应变分布不均匀的劈理化岩石中时,能揭示不同变形域的应变特征,从而达到应变分解的目的。  相似文献   
57.
近来煤的深成热变质、古地温及区域地温梯度变化等对煤变质的影响,深受不少煤研究者重视。本文作者认为煤的盖层动压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成煤的整个过程是多因素的综合,前期受某种因素影响,后期有可能受另一因素影响;同一地区,往往有几个煤种,其成因也不是单一的;不同地区,同一种煤其变质原因也可能不一致。  相似文献   
58.
工程建筑中经常需要布设能保证以足够精发对工艺设备的轴线进行放样的测量控制网。平面控制网的测量标志可能会埋没在将会产生变形的接础上。  相似文献   
59.
丘文照 《铀矿地质》1990,6(1):59-62
本文叙述了国产半米平面光栅光程短、光强好、谱线锐度佳的特点,通过最佳条件选择,改进分析方法,使其测金灵敏度为3×10~(-9)g,取样10g可测定含金量范围为0.3—1000ppb,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0.
点线定位法     
本文介绍了一种简便的野外定点方法,即在地形较平坦和周围只有一个已知点的情况下,利用一条辅助测线确定点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