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282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583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241篇
海洋学   203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贵阳乌当下奥陶统湄潭组遗迹化石及其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系统研究了贵阳乌当下奥陶统湄潭组遗迹化石,认为这些遗迹化石系风暴沉积前后的产物,并首次在我国发现cruzianc furcifera 遗迹组合,这对于地层对比,遗迹组合的地理分布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2.
9711号台风对山东半岛灾害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可才 《海洋预报》1998,15(2):47-51
本文分析了1997年11号台风的特点及对山东半岛所造成灾害的原因,扼要介绍了对这次台风预(警)报服务情况,阐述了对台风引起的大浪、风暴潮的监测及预报在沿海防灾减灾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3.
北印度洋孟加拉扇远源区的半远洋沉积记录在氧同位素第2期早期及第3期包含大量高频气候波动信号。该区MD77190柱状样自第3期起由以富钙质生物壳体和贫钙质生物壳体为主要特色的两类沉积物构成韵律互层,它们的分布状态、互换频率及在生物和化学组分方面的细微变化反映出59000~21000aB.P.期间研究区可与Heinrich和Dansgaard/Oeschger事件遥相对比的气候演化特征。有关的全球热传输机制有待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4.
WSR-88D多普勒天气雷达冰雹探测算法及评价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杨引明 《气象》1999,25(5):39-43
详细介绍了WSR-88D多普勒天气雷达冰雹探测算法的设计,使用,并进一步分析该算法存在的优点和不中,最后,指出业务运行中改进的使用步骤和方法,有效地提高了WSR-88D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预报冰雹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5.
本文着重叙述了渣尔泰山群增隆昌组的沉积特征和沉积相序特征 ,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 ,区内的增隆昌组白云岩为一风暴沉积相序 ,该相序的发现对进一步研究渣尔泰山群的沉积环境及古地理特征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6.
北京周口店地区中元古界雾迷山组以含硅质条带的白云岩为主,发育不规则硅质砾屑。这些硅质砾屑形态各异,具有强烈扰动的迹象,目前对其成因解释一直存在争议,如泄水构造、冲刷构造、震积岩、风暴岩等。文中选择北京周口店地区黄山店村恒顺厂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精细的沉积学分析,系统描述了岩性及沉积构造特征,确定了该套沉积地层发育典型的碳酸盐岩风暴沉积序列。该风暴沉积序列自下往上可分为5段: A段,为风暴前正常沉积的中厚层状泥晶白云岩;B段,具口袋构造的侵蚀冲刷面及硅质砾屑,为风暴高潮期产物;C段,灰色硅质条带白云岩,普遍发育平行层理和波状、丘状、洼状交错层理,是风暴衰减期产物;D段,灰白色薄层状泥晶白云岩,代表了风暴间歇期的正常沉积;E段,含硅质团块白云岩,为正常天气下海水局部扰动形成。该剖面上递变层理几乎不发育,结合侵蚀冲刷面特征、砾屑高含量以及杂乱堆积方式,认为该套沉积为典型的近原地风暴沉积。结合古地理资料,推测研究区在雾迷山组沉积时期可能处于热带海洋环境,热带气旋引发的频繁风暴潮导致了近原地碳酸盐岩风暴沉积的形成。上述研究成果不仅补充了燕山地区雾迷山组的风暴沉积记录,而且为该时期华北板块的古地理、古纬度和古气候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沉积学证据。  相似文献   
187.
应用县站预报工具、历史资料、天气形势等综合分析、预报台风路径、风雨强度。  相似文献   
188.
江毓武  吴培木 《台湾海峡》1999,18(4):432-436
在台风风暴增水过程中,风应力占主要作用,气压项的作用要上对较小,许多风暴潮预报模式中气压项被忽略。本文在建立台湾海峡风暴潮预报模型的基础上峄台风气压项作用进行了模拟,结果发现在台湾海峡狭长的海域内,台风气压项的作用表现得较为特殊,在台风风暴潮模拟过程中,应考虑其贡献及大小。  相似文献   
189.
周海光 《地球物理学报》2018,61(9):3617-3639
2016年6月23日14—15时,江苏省阜宁县突遭"增强藤田"4级龙卷、强风、短时强降水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致使99人罹难,800多人受伤,属极其罕见的极端天气事件.本文利用加密自动站数据、探空数据、单部雷达观测数据以及双多普勒雷达三维风场反演数据,研究了此次龙卷发生的天气背景、龙卷超级单体的三维结构及其演变特征.研究表明:(1)龙卷发生期间,阜宁处于地面暖湿舌内、地面有γ中尺度气旋和辐合线;环境大气抬升凝结高度很低、中低层有很强的水平风的垂直切变;这有利于龙卷的生成.(2)此次龙卷超级单体左移风暴的低层有钩状回波和入流缺口,有界弱回波区位于垂直剖面中低层、悬垂回波位于风暴前部高层.(3)龙卷发生前,风暴质心高度、最大反射率因子高度和风暴回波顶高度均持续增加,风暴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激增;龙卷发生在上述参数的数值首次同时减小时.(4)双多普勒雷达反演的三维风场揭示,超级单体形成之前的对流风暴内部中低层已经有中尺度气旋形成,中尺度气旋伴随着超级单体的生成、发展和强化的各个阶段.中尺度气旋位于钩状回波顶端、其南端有反气旋,此涡旋偶对于中层动量下传、龙卷生成、发展、加强和触地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0.
新元古代末期是生命演化的关键转折期,也是以微生物占主导的生态系统向显生宙以后生动物占主导的生态系统的转变期,埃迪卡拉纪大型软躯体生物以固着、底栖、食悬浮为特色,普遍缺乏运动能力。作为这一时期特殊代表的高家山生物群,是目前新元古代唯一一个以黄铁矿化三维保存的管状和锥管状化石为主导,兼有骨骼生物、原生动物、钙化蓝细菌类及遗迹化石的多门类生物组合,是研究埃迪卡拉纪末期生命演化和生态系统演变十分重要的载体。本文通过对高家山生物群古生态学的初步研究,揭示出在前寒武纪—寒武纪之交,生态系统已显示一定的多样性。为适应平底面上(level-bottom)微生物席的发育,高家山生物群的许多生物采取了适应性的生存策略,通过黏附或插入微生物席中,营底栖固着食悬浮(如CloudinaConotubus)或化学共生(可能的Shaanxilithes)或平躺(如GaojiashaniaSinotubulites)食碎屑生活。底内遗迹化石表明存在可能的表栖和半内栖、可自由运动、食碎屑的造迹生物。Conotubus中常见的“回春”或“复苏”现象,GaojiashaniaSinotubulites的身体扭转或生活姿态调整则是对频繁风暴事件的被动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