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7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386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819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238篇
海洋学   223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微物理过程分档处理的三维对流云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三维完全弹性冰雹云参数化模式动力框架和二维面对称分档模式(微物理过程分档处理)的基础上,建立粒子全分档的三维对流云分档模式.利用建立的分档模式对2000年6月29日美国堪萨斯州的一次超级单体风暴进行了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三维冰雹云参数化模式的模拟结果作了对比.结果表明:分档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出强对流云中两支上升气流,模拟得到的最大上升气流速度大于参数化模式;分档模式模拟得到的雷达回波强度、顶高和回波宽度更接近实测.  相似文献   
112.
对45个冬季格陵兰以东区域海冰密集度场与北太平洋500 hPa位势高度滤波方差场作奇异值(SVD)分析.结果表明:SVD得到的第1对空间典型分布反映了冬季格陵兰以东区域海冰异常与北太平洋风暴轴异常变化密切相关.进一步的合成分析显示:海冰异常导致大气环流调整,气压梯度、急流、850 hPa天气尺度涡动热量经向通量和垂直通量、局地斜压性均发生改变,从而对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强度及中心位置位移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13.
中新元古代华北地台处于燕辽拗拉谷的张裂期,蓟县雾迷山组广泛发育叠层石生物层、凝块石生物丘和硅质条带白云岩.  相似文献   
114.
从环境风引导气流垂直切变、倾斜结构来探讨0707号强热带风暴“帕布”的高层对流云团7次生消的变化特征,同时,也探讨双台风对“帕布”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5.
登陆台风变性发展与消亡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0421(海马)和0311(环高)台风登陆后不同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虽然两次台风登陆的时间和路径都很相似,但是由于环境场的形势的不同,特别是北方冷空气情况的不同,一个变性发展成为温带气旋,给江苏地区带来了大面积的降水,另一个直接减弱消失,仅在登陆点附近产生了一些降水。通过讨论锋生函数各项的性质和计算其主要项的分布特征,对变性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台风变性初期其锋生函数中变形项起主要作用。锋生结果造成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引起台风暴雨的增幅。  相似文献   
116.
韩博  任雪娟  杨修群 《气象科学》2007,27(3):237-245
摘要本文通过对300 hPa5、00 hPa和850 hPa的北太平洋风暴轴(PST)的异常研究,分别提取出两个主异常模态进行比较。分析表明在三层的第一主模态都主要对应有PST异常的准10 a的周期变化;而对300 hPa和500 hPa的第二主模态,以及850 hPa的第三模态,对应有更长时间的趋势变化。进一步通过相关的分析,说明PST的异常从低层到高层的变化存在一定的一致性。通过PST与纬向风场在300 hPa的相关分析发现,两个模态与纬向风场的异常在空间上都呈同位相的分布,说明高层纬向风场异常与PST发展可能存在一种互相反馈的作用。进一步通过斜压增长率和水平两维的E-P通量矢的合成分析发现,这种反馈作用,无论从纬向风场异常所产生的环境斜压增长条件的改变,还是从平均动能与扰动动能的转化关系,都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117.
2005年登陆我国热带气旋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热带气旋是影响我国沿海的主要灾害性天气系统之一, 它产生的狂风、暴雨、巨浪和风暴潮, 给沿岸地区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而严重的台风灾害, 往往是台风登陆引起的。为进一步研究登陆热带气旋的活动规律, 总结了2005年登陆我国热带气旋的特点, 结果表明:2005年登陆我国热带气旋具有登陆季节短、登陆地点分布异常、台风比例异常偏高、灾害损失极为严重的特点。同时, 还讨论了2005年登陆我国热带气旋异常的气候原因, 并指出未来几年登陆热带气旋和台风的年频数处在上升趋势中。  相似文献   
118.
广东省逐年初台登陆时间的变化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曾侠  戴景茹 《热带地理》1998,18(3):197-200
通过对广东省初始登陆时间资料的分析,发现其具周期变化的特点。根据循环阶段(周期)的划分,比较满意地解释了近3年广东省初始登陆时间明显偏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9.
华北北部黑风暴的气候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景涛  郑明倩 《气象》1998,24(2):39-44
使用内蒙古中西部72个地面测站1957~1996年历史资料,分析研究了该地区黑风暴的气候学特征,包括黑风暴的地理分布、年代际变化、年际变化、年变化、旬变化、日变化等时间变化特征和强度变化;讨论了形成上述变化特征的气候成因。得到如下结论:内蒙古中西部是黑风暴的易发区和多发区,最大中心位于内蒙古中部的朱日和;黑风暴的时间变化特征显著;强度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0.
通过利用IAP 2-L AGCM进行的数值模拟,进一步揭示了冬季菲律宾周围对流活动异常对北太平洋风暴轴变化的影响及其二者联系的物理机制和物理过程。结果表明:当菲律宾周围对流活动增强时,在500 hPa等压面图上强迫产生一个自赤道西太平洋开始,经我国东部、堪察加半岛、白令海,到美国西海岸的异常波列;位于西太平洋的经向三圈环流增强,位置北移;在风暴轴的西半部和东端斜压性增强;从而导致了北太平洋风暴轴增强、北抬、东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