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78篇
  免费   5649篇
  国内免费   6414篇
测绘学   8655篇
大气科学   10854篇
地球物理   5406篇
地质学   11234篇
海洋学   3490篇
天文学   533篇
综合类   2652篇
自然地理   4717篇
  2024年   369篇
  2023年   1358篇
  2022年   1448篇
  2021年   1706篇
  2020年   1343篇
  2019年   1772篇
  2018年   1327篇
  2017年   1269篇
  2016年   1257篇
  2015年   1540篇
  2014年   2164篇
  2013年   1637篇
  2012年   1871篇
  2011年   1922篇
  2010年   1814篇
  2009年   1925篇
  2008年   1928篇
  2007年   1738篇
  2006年   1679篇
  2005年   1651篇
  2004年   1544篇
  2003年   1552篇
  2002年   1380篇
  2001年   1314篇
  2000年   1199篇
  1999年   1070篇
  1998年   977篇
  1997年   987篇
  1996年   994篇
  1995年   981篇
  1994年   793篇
  1993年   608篇
  1992年   625篇
  1991年   528篇
  1990年   578篇
  1989年   395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4篇
  1977年   6篇
  1964年   10篇
  1957年   12篇
  1954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利用国家攀登计划所属的重大项目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研究课题所布设和施测的GPS网的高精度观测结果,研究了中国西南地区构造块体的运动模型.认为目前高精度GPS观测资料已可以提供有关中国大陆构造块体水平运动的可信信息.得到的运动模型的初步结果为中国大陆地壳运动的动力学机制研究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复测区域的运动特征以及这些特征与地震活动、地震危险性的关系.认为初步的观测结果是令人鼓舞的.   相似文献   
912.
对强震前地震分形谱异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令人  龚宇清 《地震学报》1997,19(3):331-333
对强震前地震分形谱异常的研究朱令人1)周仕勇1)杨马陵1)王海涛1)龚宇清2)1)中国乌鲁木齐8300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2)中国乌鲁木齐830011新疆电子计算中心主题词分形分形谱复杂性Contor模型地震分形与自然界许多实际的分形(诸如材...  相似文献   
913.
唐山地震前后区域重力场变化机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瑞浩  黄建梁 《地震学报》1997,19(4):399-407
系统地分析了唐山地震前后34期的重力测量数据,讨论了地面沉降、采矿和地下水位变化对重力观测的影响.论证了观测资料的可靠程度,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地质构造、形变测量和测震结果分析了重力变化的物理机制,讨论了这次强烈地震前后重力变化的全过程,演绎出3个特征阶段重力变化的物理机制:① 1971~1975年期间,震区附近区域重力场具有显著的上升趋势,它与莫霍界面的上隆有关;② 1975~1976年期间,根据形变、地震波的震源机制解正演的唐山点的重力变化表明,这期间的重力变化主要由震前的蠕滑、膨胀和同震位错引起.重力观测表明,蠕滑和膨胀是发生在震前的;③ 1976年8月以后的重力变化呈恢复趋势,地壳的均衡下沉和引张恢复是这一期间重力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14.
利用中国大陆丰富的地震记录,对表征地震能量空间分布局域标度特性的各参量〔1〕及其组合进行系统研究,提炼具有可操作性、能够用于日常地震监测预报的实用方法,特别着重于“异常”划分方式及划分标准的研究。这一划分方式及划分标准对不同地区或不同时段均是“动态”可变的,对所研究的10个区域内发生的中强地震进行回顾性的预报检验,发现对于较短时期(0.5-1.5年),其最大预报评分的平均值介于0.3—0.6之间,明显高于随机应答的概率评分,表明多参数综合使用具有相对强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915.
通过对青海省区域地震活动序列的分析,发现一定强度的地震活动序列存在着内在的、有序可数的“自然节律”。并从逾渗模型的角度对这一现象做了初步解释。认为:中强地震的自然节律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非平衡条件下地震活动的抗混性。  相似文献   
916.
  .БЗ 苏乃秦 《内陆地震》1997,11(3):277-282
作为地震短期预报系统中的环节之一,在阿拉木图周围地区建立了由一批生物实验站和生物观测点组成的生物观测网。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对蛇、家鼠、鸽子、鹦鹉、鱼、晰蜴、蜘蛛等动物习性的观测研究上。结果发现,这些动物对10≤K≤13.5的地震有反应,对1992年8月19日苏萨梅尔7.4级地震的异常反应距离可达345km。对90年代4次强震前的资料研究表明,动物行为异常时间和异常量级随震级增大而增大。M≥6级地震前生物前兆的时空分布模型表明,强震前生物前兆出现的时间从1.5个月到几分钟,可分为3个阶段;距离从300km到10km,也分为3个阶段;动物异常行为从I型(烦躁、抑郁或侵犯型)变为Ⅱ型(逃避型)。文中还指出,要注意区分动物季节因素和气象变化有关的行为,地震生物学应与地球物理、形变、地区水地球化学等资料综合研究,将其用于地震的短期预报。  相似文献   
917.
本文简要给出了滇,川及邻区近年短临地震综合预报的经验性作法和预报指标,从不同角度探索了进入强震短临阶段和强震三要素的经验性综合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18.
阐述了如何利用地下水宏观异常作强烈地震的临震预报,详细叙述了利用地下水宏观异常预报地震三要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19.
用有限区域模式进行试验研究,对比了嵌套网格与非均匀网格的优劣,指同非均匀网格具有明显的优点,提供了一种把均匀网格变换成非均匀网格的简单易行方法,并以MM2模式为实例进行了变换及数值模拟,其结果是令人满意的,该方案可以推广到全球模式中去。  相似文献   
920.
在剖析历代棉花红铃虫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基础上,依据中,长期天气预报产品,建立了棉花红铃虫一,二,三代发生期,发生量的气象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