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1篇
  免费   504篇
  国内免费   342篇
测绘学   1636篇
大气科学   534篇
地球物理   711篇
地质学   595篇
海洋学   201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205篇
自然地理   11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51.
中国地震烈度衰减的概率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考虑地震烈度评定和预测的不确定性的基础上,提出建立烈度衰减概率模型的方法。根据我国东部和西部(大致以东经104为界)地区已发生的破坏性地震的等震线图,提供了两个地区地震烈度衰减的概率模型。最后,简要讨论了如何将这一模型应用于地震危险度评定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52.
张明祥  还爱霞 《气象》1994,20(10):31-35
利用江苏盐城和福建雷达回波资料,探空资料,天气实况,对独立参数降雹条件概率法识别雹云的应用范围,零度层高度对识别准确率的影响以及如何选取区分水平高的参数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3.
通过对小概率事件历史样本作多层递推迭代,逐次改变引入样本数求取权函数,建立一种平稳统计模式。模式信息容量大,收敛快,克服了常规统计模式的局限性,在灾害性天气客观预报模型应用中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54.
155.
月降水量的持续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51—1990年全国160站月降水量资料,通过计算相关系数、相关概率和持续性比,统计分析降水量的月际持续性特点.其结果可为月尺度降水的长期预报提供有关信息和相应的气候概况.  相似文献   
156.
157.
与传统的时间序列分析不同,本文着重讨论了EOF分解在诊断非线性动力学系统演变的长期行为、整体特征方面的最新应用情况。结合点相关分析方法、动态聚类、马尔柯夫转移概率等统计手段,揭示了新疆春季39个地面站温度场的整体特征。给出了客观地选取自然正交函数分解时特征向量个数的一种方法。实际资料与理论分析均表明:新疆春季温度场的空间结构,客观地存在着5种基本类型,即全疆暖、全疆冷、北疆暖、北疆冷、全疆正常。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型与型转换的转移概率矩阵。  相似文献   
158.
在冬季和播种期间温度演变类型分类的基础上,运用转移概率方法,分析了冬季温度(距平)变化类型和春播期间温度变化类型的统计关系,得出棉花播种期温度演变趋势的长期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159.
浅源强震的判据和发震概率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绳祖 《地震地质》1990,12(2):131-140
根据确定潜在震源区的多判据原理,强震的发生不仅要满足准静态强度条件,而且必须具备突发释放足够能量的条件,而所有这些条件可以通过突发应力降判据、总能量判据和强度判据加以表达。本文建立了它们相应的概率表达式和估计发震总概率的方法,并针对我国28例地震进行了验算  相似文献   
160.
从经验性预报向以物理为基础的概率预报过渡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渭宾 《内陆地震》1990,4(4):319-331
前言 地震预报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课题。早在二千七百多年前我国就开始有地震记载。公元132年,东汉张衡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候风地动仪。但是,世界性的比较科学的地震预报研究大体上从本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日本从1965年开始执行第一个地震预报五年计划。苏联虽自1948年阿什哈巴德地震之后就提出地震预报,但是,在地震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方面探索前兆,真正取得进展也始于六十年代末。我国有计划大规模开展地震预报从1966年邢台地震现场开始。美国地震预报起步稍晚,但进展很快。 二十多年的观测、研究和预报实践推动了地震预报事业的发展。地震预报已从束手无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