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1篇
  免费   843篇
  国内免费   1152篇
测绘学   391篇
大气科学   2478篇
地球物理   389篇
地质学   848篇
海洋学   585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168篇
自然地理   300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88项环流指数资料、 陕西省101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 25°×25°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21年陕西极端秋雨期间的大气环流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持续受冷暖气流共同影响,陕西出现了长达52 d的秋雨事件,秋雨出现早、结束晚,呈现自北向南增多的空间分布特征,较气候态降水量异常偏大;500 hPa高度场距平在中高纬“东高西低”的环流分布形态和巴尔喀什湖到贝加尔湖地区的显著负异常区,有利于引导高空槽底部分裂冷空气南下;低纬度异常偏强、偏西、偏大的副热带高压有利于外围暖湿气流向西北地区东部输送水汽和能量;850 hPa风场上东北地区东部存在的异常反气旋环流引导偏东路径的冷湿气流与来自孟加拉湾、南海及西北太平洋的充沛暖湿气流在西北地区形成水汽汇,造成陕西降水偏多;陕西持续位于40°N的高空急流入口区南侧,具备高空辐散、低层辐合的有利动力条件;稳定维持在105°E~110°E的θse能量锋区,多次受弱冷空气侵入,是导致秋雨中出现暴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2.
土壤植被研究建立在精准坡位划分的基础上。但现有的坡位大多采用手工划分的方式,存在着自动化程度低、划分精度不高且耗时较长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顾及复杂地形的坡位自动划分算法,尝试采用机器学习K-means方法解决高海拔山区坡位划分的问题,并在山峰区域提取、聚类数确定、以及初始聚类中心选取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算法的优化。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以云南省姚安县为研究区,运用提出的算法对研究区坡位进行自动划分,再采用Calinski-Harabasz聚类评价指标、调整兰德系数ARI和误差平方和SSE等一系列方法对坡位K-means聚类划分实验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算法所生成的复杂地形坡位与研究区实测等高线相匹配。其次,再从姚安县规划风电场任选4个场址,比较13×13、25×25、37×37三种适宜窗口下坡位自动划分结果,结果表明选取25×25适宜窗口进行坡位划分可靠性最强。再者,计算的规划风电场内山脊、坡肩及背坡比例高达57.13%,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利用该算法划分的坡位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993.
黄土在一定压力下,受水侵蚀后结构迅速破坏而产生显著附加沉陷的性能,称为湿陷性。湿陷系数&愈大,说明黄土的湿陷性愈强烈。一般黄土层湿陷性随深度增加而减弱,但不呈线性关系。但是黄土是否具有湿陷性可以依据土的干密度(ρd)、孔隙比(e0)的大小做较直观的判断。  相似文献   
994.
冀东地区分布有一千多个小型超基性岩体,除在遵化县毛家厂找到了几十万吨的铬铁矿外,其余大量的勘查工作,则成效甚微。究竟在该区还有没有工业铬矿,是至今尚未解决的一个问题。作者经长期思考和探索,得出该区铬矿受超基性岩体的侵位空间类型控制的认识。即只有在主侵体和主侵通道构造中才可能有贯入式工业铬矿体的赋存,据此提出在珠岭南山等地可能有工业铬矿床赋存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5.
基于单位四元数的空间后方交会解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四元数的概念及运算性质,提出基于单位四元数的空间后方交会解算方法并给出计算公式。该方法利用单位四元数表示旋转,根据最小二乘原理,通过矩阵运算先求出单位四元数解析解,再获取旋转矩阵,得到角元素值;最后求出撮站点的坐标。此法不需提供外方位元素初始值,并且推导过程中不涉及共线条件方程的线性化。通过算例证明方法的正确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6.
2001-2005年西北中东部水汽及其输送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西北地区中东部2001-2005年近5 a的40个站点逐日探空资料, 分析了该区域的水汽及其输送特征.结果表明:整层水汽含量分布不均, 季节变化明显, 除冬季外, 沿祁连山存在一条"湿舌". 水汽主要来源于以西风为主的纬向输送和西南气流的径向输送. 高原上的水汽输送, 北部来源于西北气流, 南部为西南气流, 但北部的水汽通量仅有高原东侧西南气流输送的一半左右, 高层水汽输送更加重要. 占主导的西风和西北风的水汽干输送是西北干旱的原因之一, 而特殊的地形作用是该区域降水形成及分布不均的重要因素. 在水汽输送能力最强的夏季, 纬向水汽输送最强的高度出现在600 hPa左右高度上, 而径向强输送集中于600 hPa以下103° E以东的高原东侧.  相似文献   
997.
激光跟踪仪采用激光干涉测量技术,可对空间运动目标进行跟踪并实时测量其空间三维坐标,具有采样频率高、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大等特点。根据测量对象动态性的特点,对动态位姿测量的需求更加迫切,由多台激光跟踪仪组成的测量系统对目标进行实时动态位姿测量引起人们的关注。文中由3台激光跟踪仪组成动态测量系统,建立测站坐标系,根据空间直角坐标系转换模型统一测量坐标系,提出两种转换参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两种方法的可行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998.
提出一种基于数据精度特征的遥感影像盲水印算法。首先,分析了遥感影像数据特征及其对水印算法产生的影响,然后构建了水印信息位、精度位集、非精度位集三者之间稳定的同步关系,再依据待嵌入数据点的精度位集生成水印信息位,最后采用量化的思想将水印信息嵌入对应的非精度位集。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水印算法不仅保持了遥感影像的数据精度,而且具有较好的效率,尤为重要的是,算法对于任意强度的数据裁剪、放大、缩小、几何旋转、剪切等水印攻击都表现了良好的鲁棒性,为遥感影像数据提供了较好的版权保护。  相似文献   
999.
针对传统注册方法主要应用于室内范围的局限性,提出并实践将GPS与惯性传感器组合进行注册,并成功应用于户外环境下ArGIS混合跟踪注册技术。设计了一套户外注册单元硬件设备系统,解决了不同设备间涉及的数据同步与坐标融合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注册精度能够达到校园环境下注册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00.
一次北上江南气旋的结构特征与演变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达烽  熊秋芬  张昕 《气象》2017,43(4):413-424
利用常规的高空、地面观测、NCEP的1°×1°再分析资料和FY-2E水汽图像等资料,分析了一次北上的江南气旋降水分布、生成环境、结构特征及气旋发展和移动的成因。结果表明:(1)气压场形状和强降水落区的演变类似于Shapiro-Keyser气旋模型。(2)江南气旋发生并向北发展,表现为250 hPa高空辐散,500 hPa西北槽与高原东部槽东移合并、下游脊加强环流的背景。(3)这次气旋虽然没有出现Shapiro-Keyser气旋模型中明显的暖锋后弯现象,但在低压中心附近存在弱的暖核,该核主要位于850 hPa以下层次。(4)当正相对涡度区随高度向西倾斜、地面气旋中心西侧的冷锋锋区增强、高层相对涡度值增大时,气旋处于快速加深过程中;当高低层正相对涡度中心几乎垂直重合、且对流层低层冷锋锋区减弱,则气旋缓慢发展。(5)暖湿气流向北发展和垂直于暖锋的次级环流加强使得暖锋附近的降水增强。(6)用准地转ω运动方程诊断得到,在气旋的初生阶段,地面气旋上空垂直上升速度几乎为0,气旋基本不发展;但其下游暖平流和高低层涡度平流差值大,有利于气旋快速向东北方向移动。在气旋发展阶段,地面气旋上空垂直上升速度加大,气旋快速发展,但其下游暖平流和高低层涡度平流差值减小使得气旋移速缓慢。在气旋发展停滞阶段,地面气旋上空垂直上升速度微弱,气旋发展趋于停止,且其下游暖平流和高低层涡度平流差值继续减小,气旋移速进一步变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