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2篇
  免费   1017篇
  国内免费   1362篇
测绘学   226篇
大气科学   1200篇
地球物理   239篇
地质学   2399篇
海洋学   1041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67篇
自然地理   384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235篇
  2019年   307篇
  2018年   311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282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127篇
  1995年   148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4篇
  1950年   2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在实地考察和分析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简要地介绍了山东昌乐锆石的产出特征。通过常规的宝石学测试方法、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对该地区锆石的物理性质、内外部特征及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锆石粒度较大,整体透明度较好,颜色呈深浅不一的褐色,以深褐色为主;主要由ZrO2和SiO2组成,微量元素主要有Fe,Ti,P,Sc,Ni等杂质元素,还有部分放射性元素和稀土元素;放射性元素主要为U和Th,Th/U比值均大于0.4(1个数据例外);稀土元素以富钇族元素为特征,富集HREE,明显的Ce正异常(2~13),微弱的Eu负异常(0.69~0.76)。另外,昌乐锆石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比活度非常低。综合特征表明,昌乐锆石是一种具有利用价值的宝石资源。  相似文献   
992.
陕南铜厂铜矿床是"勉—略—宁"矿集区内最具代表性的铜矿床,通过黄铜矿等单矿物及矿区地质体的微量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对比研究发现:1)黄铜矿以富Ni、Zn和贫Co为特征,与晚元古代郭家沟组细碧岩类似,较闪长岩和钠长岩不同;矿床中存在轻稀土富集和稀土配分模式相对平坦两类黄铜矿,岩体内外接触带黄铁矿Co/Ni值差异表明其成矿物质具多源性;由矿区各地质体成矿元素背景可见,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应以细碧岩为主、闪长岩为辅。2)黄铜矿Eu负异常明显,其δEu值明显低于闪长岩和细碧岩,这与成矿过程中富挥发分流体所形成云英岩化、钠长石化造成的Eu亏损有关,且黄铜矿Y/Ho值与钠长岩较为相似,暗示铜矿化与钠质交代作用关系密切。3)黄铜矿Co、Ni含量一般大于黄铁矿几倍到几十倍,与矽卡岩、斑岩、火山-次火山热液及火山-喷气型铜矿中黄铜矿差异明显,而与铜镍硫化物型矿床中黄铜矿类似,这可能与成矿作用继承了富Ni源区有关。该矿床成矿模式为:海西期,伴随着勉略洋盆闭合俯冲-碰撞形成勉略宁地区韧-脆性逆冲推覆构造、走滑断层,在区域变质流体与天水混合形成富碱和CO2的混合热液作用下,使地层——细碧岩和部分闪长岩中Cu等成矿物质大量析出,形成低温、低盐度成矿热液,沿矿区发育EW向与NE向两组韧性走滑断裂充填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993.
日照东部地区具有较好的地热成矿条件及地热找矿前景。研究地热资源的成因、分布规律,对寻找地热资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介绍日照东部地区地热资源分布特征和赋存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地热勘查及施工的成功经验,针对日照东部地区特殊的地热地质条件,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电磁测深(VES)等方法对典型地热勘查区断裂构造特征及富水性进行解译,并确定地热井位,通过钻探施工及岩矿测试研究地热水成因。结果表明:日照东部花岗岩地区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NE向、NNE向及NW向断裂交会带附近,为断裂控制的深循环对流型带状地热资源,热储分布主要受断裂控制;勘查定井宜选择在2条或多条断裂的交会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对断裂深部发育特征及裂隙含水情况反映明显,可作为花岗岩地区地热勘查定井方法;氢氧同位素检测结果反映研究区内地热水为大气降水补给,补给区为周边山区就近补给,沿断裂入渗循环,吸收热量形成地热水,循环距离不大。  相似文献   
994.
995.
基于水下滑翔机观测资料,对南海北部一个反气旋涡旋的温度细结构进行了特征分析.温度细结构强度由温度的脉动值确定,并随着尺度的增加呈指数衰减.在垂直方向上,细结构强度随着深度的加深而减弱,细结构特征在海洋表层(0~100m)和表层以下(>100 m)存在显著区别.表层内,垂向混合和水平混合对细结构强度均有贡献,细结构强度大...  相似文献   
996.
高斯曲线优化能见度与气溶胶光学厚度转换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娟  龚威  朱忠敏 《遥感学报》2011,15(5):1008-1023
大气气溶胶是影响对地观测定量精度的最主要不确定性因素。随着定量遥感的发展,对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的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广泛应用的基于辐射传输模型大气校正研究中,需要输入气溶胶光学厚度等关键参数,但与对地观测影像数据同时相的气溶胶光学厚度获取较难,而水平能见度作为表征气溶胶光学特性的间接参数可通过广泛分布的气象台站获得,可将能见度转换得到的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作为同时相数据输入传输模型进行大气校正计算。本文以实测的能见度和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为基础,通过拟合气溶胶标高其随时间的变化对Peterson模型进行了修正。对修正后的模型进行精度验证得到RMSE为0.254,结果表明优化的模型对精度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997.
从遥感技术的发展现状出发,研究了数字地图制图的数据来源和数据更新途径,介绍了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更新数字地图的流程,充分利用遥感影像有效、快速的完成数字地图更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98.
利用激光雷达资料分析兰州远郊气溶胶光学特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碧  张镭  曹贤洁  韩霄  张武  冯广泓 《高原气象》2011,30(4):1011-1017
利用2007年1~4月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激光雷达资料,反演了晴空无云典型日和沙尘过程大气气溶胶消光系数和光学厚度。结果表明,兰州远郊榆中地区,1km以下大气气溶胶消光系数较大,为0.01~0.1km-1;平均气溶胶光学厚度〈0.5,光学厚度日变化呈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12:00和20:00。采暖期与非采暖...  相似文献   
999.
气溶胶对冰雹云物理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慧玲  肖辉  洪延超 《高原气象》2011,30(2):445-460
利用RAMS(Regional Atmospheric Modeling System)数值模式,研究了气溶胶数浓度的改变对半干旱地区春季出现的一次较大范围的降雹天气云微物理特性和降水过程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1)气溶胶对云中液态含水量垂直分布影响明显.气溶胶浓度改变使云中水成物的空间分布发生调整.(2)清洁大气环境...  相似文献   
1000.
应用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分析法,研究了细鳞斜颌鲴三个群体(粱子湖群体19尾、龙窝湖群体19尾、淮河群体18尾)的遗传变异关系.结果显示:细鳞斜颌鲴线粒体Cyt b基因大小为1149 bp.三个群体共测出10种单倍型,116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为10.09%,碱基组成中A+T含量(57%左右)明显高于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