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188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65篇
地质学   55篇
海洋学   13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基于分形理论,提出了一种地震波初至的拾取方法,根据地震初至波到达前后时间序列的分形特征,采用适当的时间窗口,可以定量地确定初至波的到达时间。数值计算表明,当窗口大小为0.6 s时,计算速度合适,可以保证地震波波至时间的拾取精度,并且在广西地区的宽频带地震流动台网记录的地震数据处理中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372.
主要介绍ABB机器人自动磨抛系统控制原理,及其在水暖卫浴产品中的应用分析,同时介绍其硬件配置和软件设计。采用ABB第五代机器人控制器IRC5,给出基于DeviceNet总线的硬件设计过程。实现ABB机器人及自身快速、柔性配合,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73.
马云川 《地球》2012,(10):14-17
6月2日,我国综合调查船"海洋六号"慢慢驶离广州海洋地质专用码头,远赴太平洋开始执行中国大洋第27航次的科学考察任务,科考时间为今年6月至10月,约120天。其间,科考船将在美国关岛、夏威夷等地进行补给休整。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金发介绍,本航次"海洋六号"主要承担三项任务:一是开展海山区富钴结壳资源调查,积累基础资料;二是开展  相似文献   
374.
郭胜利 《测绘通报》2016,(12):86-89
传统的暗渠检测是在暗渠内埋设监控点,利用全站仪、断面仪等进行检测,不但费时费力,而且监控点很容易被破坏,直接影响检测数据的准确性。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测量机器人更多地应用于高精度的形变工程检测中。本文以北拒马河暗渠灾后检测为例,重点介绍了运用测量机器人对灾后暗渠的水平位移、沉降及倾斜情况的检测及分析过程,为同类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75.
基于二分法的地震波初至自动拾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至拾取是地震资料处理中最基本的环节,随着地震资料的增多,自动拾取算法越来越重要,它将严重的影响地震资料处理的速度和效率.本文给出一种新的初至自动拾取算法,它根据参考初至(理论估计的初至),利用二分法和改进的能量比方法检测初至并去除不准确点,通过微调获取波峰、波谷、起跳点三种不同的初至类型.通过对不同信噪比的实际地震数据进行测试,本算法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随着资料信噪比的降低,本算法未能完全解决拾取准确度降低的问题.然而通过适当调整算法的参数,本算法的结果比商用软件OMEGA的初至自动拾取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376.
介绍一种新研制的用于近海海洋环境检测的轻型机器人,该机器人由智能检测控制台、水下检测器和控制电缆三部分构成;水下检测器由6个独立密封舱室和尾翼组成,具有一个主推进器和两个侧向推进器。特点是采用了潜艇式ROV结构,大幅降低了成本,适度增大了负载,可以满足一般工程检测的需要。通过在控制台上发出指令,可控制ROV完成前进、后退,上浮、下沉、左右转弯等动作;可以实现一定流速下的动力悬停,可以使ROV保持一定的倾角,以配合实现检测作业。该水下机器人可以检测腐蚀电位、温度、深度等最多16个参数,设计深度为40m。  相似文献   
377.
微地震(MS)波初始到时的自动拾取是MS监测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实现MS震源自动定位的技术难点.本文在MS震源定位结果反演与推断的研究基础上,对不同类型MS波的到时点特征进行了分析与描述,并对不同时窗长度下能量特征值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控制时窗移动范围和确定时窗长度自适应参数的具体方法,利用建立的MS波初始到时点特征的模式识别库,对拾取的到时进行模式归类、定量评价和匹配,提高了自动拾取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对典型的信噪比高的MS波,到时自动拾取的结果与手工拾取的结果基本一致;对无量纲大振幅的MS波,到时自动拾取结果的可靠性要高于手工拾取,对信噪比低和到时点不清晰的MS波自动拾取的可靠性较低.  相似文献   
378.
379.
基于测量机器人的GPS天线相位中心影响检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GPS高精度定位中,天线相位中心影响是制约精度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介绍国外最新发展的机器人测量法,推导其原理和实施步骤,并给出数据解算中应用天线相位中心检测结果的方法和流程。本研究对提高GPS测量定位的精度,以及开展基于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的接收机相位中心的检测,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80.
测量机器人用于超高层建筑竖向投测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利龙 《测绘科学》2010,35(1):24-25,21
激光垂准仪法是超高层建筑竖向投测的主要方法之一。当建筑高度特别大时,楼体在日照等因素作用下会产生缓慢的摆动,此时,激光垂准仪法的应用将受到一定限制。本文介绍一种利用测量机器人进行超高层建筑竖向投测的方法,并分析其投测精度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