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73篇
  免费   2685篇
  国内免费   2437篇
测绘学   1050篇
大气科学   3163篇
地球物理   4523篇
地质学   4794篇
海洋学   1760篇
天文学   45篇
综合类   917篇
自然地理   1043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405篇
  2022年   388篇
  2021年   509篇
  2020年   485篇
  2019年   626篇
  2018年   483篇
  2017年   349篇
  2016年   385篇
  2015年   483篇
  2014年   836篇
  2013年   720篇
  2012年   789篇
  2011年   798篇
  2010年   705篇
  2009年   717篇
  2008年   645篇
  2007年   622篇
  2006年   595篇
  2005年   597篇
  2004年   520篇
  2003年   488篇
  2002年   485篇
  2001年   528篇
  2000年   508篇
  1999年   414篇
  1998年   432篇
  1997年   328篇
  1996年   372篇
  1995年   334篇
  1994年   310篇
  1993年   244篇
  1992年   253篇
  1991年   219篇
  1990年   196篇
  1989年   170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6篇
  197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渤黄东海混合层化演变规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较详细地综述了渤黄东海混合层化演变过程与规律的研究进展情况,主要包括:混合和层化过程的分布规律与季节变化特性,采用水温垂直剖面自相关函数的半经验预报模式,动力学和热力学的数值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102.
黄河三角洲湿地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目前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是中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无论其在中国经济发展上,还是在环境建设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其湿地生态系统的原始性和作为珍稀濒危鸟类重要栖息地的作用,在国际上也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03.
本文分析了雷达观测结果,发现近海海面上的水汽向上输送随季节而变化,由于季节的变化和不同的天气情况,海表面大气现象在雷达中有不同的显示,根据这些显示得到了不同的信息,由此而得出春秋两季海表面水汽向上输送量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4.
105.
南太平洋海浪特点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1950-1995年的南太平洋气象船舶报资料,对5°×5°网格统计的风浪和涌浪的要素进行分析,得出了南太平洋风浪和涌浪的变化规律和分布特点.南太平洋海浪场与北半球各大洋相比,季节变化不显著,但仍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低纬常年盛行东南向浪,高纬则盛行偏西向浪,本文通过分析每月风浪、涌浪的盛行方向、波高及周期等值线图,研究阐明了南太平洋各要素的分布规律,为船舶远洋交通运输、远洋出访和科学实验提供了较翔实的海浪资料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6.
自北赤道流延伸而来的黑潮,起源于我国台湾省的东南海域。当黑潮沿着台湾岛东岸北上时,它的主轴通过苏澳-与那国岛断面,自北太平洋进入我国东海,成为我国东、黄海海流系统的“大动脉”。显然,黑潮的流速结构及其变化,对东、黄海水文特征的分布、变化以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气候,特别是旱涝现象,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有关这一问题的探讨是很有意义的。而欲研究黑潮的上述问题,取苏澳-与那国岛断面作为探讨的核心是很合适的,因为这个断面不仅离黑潮源地较近,而且位于黑潮进入东海首当其冲的关键性区域。 关于黑潮在这一断面上海洋水文状态的变化情况,日本学者须田晥次(K.Suda,1937-1938)曾作过广泛的研究,他主要分析了黑潮源地区域标量场(温、盐、密度等)的逐月变化特征。本文拟引用须田当年所列举的温、盐度资料,来研究黑潮的流速结构(主要是流速分布和输送量)及其季节变化,并结合现有的海面风应力资料,试图对黑潮输送量的季节变化及其原因作一初步的探讨,并作为进一步研究黑潮变动规律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7.
海洋岛海域水温异常波动与养殖栉孔扇贝死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海洋岛海域水温异常波动,与该海域养殖栉孔扇贝大批死亡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首先,总结了几年来海洋岛海域养殖栉孔扇贝死亡的特征。其次,结合水温观测数据分析了水温异常波动与栉孔扇贝大批死亡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大幅度、跳跃型水温异常波动是导致扇贝死亡主要原因。最后,通过生物试验证实了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108.
谢玲娟 《台湾海峡》1994,13(4):346-352
本文41a(1949-1989年)的资料,对东南亚10°-25°N,105°-130°E范围7-9月出现的热带风暴异常路长进行了普查统计和气候分析。结果表明:产生异常路径热风暴的机率约占区域内热带风暴总数的20%;异常路径的产生与热带风暴所处的地理位置,季节,环下等因素有关。正确地考虑气候规律和具体的天气条件相结合是预报带式风暴异常路径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9.
厦门港歪水蚤数量的季节变化与滞育卵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陈峰  李少菁 《海洋学报》1991,13(5):721-727
在近岸河口区浮游生物群落生态的物质转换与能量流动过程中,同属多种并存的桡足类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占据着异质的时空,并导致了摄食生态灶的差异[1]。新近研究还表明,在北温带沿(近)岸水域,浮游桡足类可以生产滞育卵,以适应其生活周期中不利的环境条件。Marcus[2]还证实滞育卵的生产主要受温度和日光照期的变化所诱导,而其休眠维持与终了则受温度的影响。不过,较低纬度区的浮游桡足类是否也能生产滞育卵,报道尚不多[3]。  相似文献   
110.
渤海海峡断面温度结构及流量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作者采用 POM模式 ,利用从卫星遥感资料反演的风和海表温度 (SST)数据并考虑 M2分潮作用 ,对渤海海域的温度、流场的三维结构进行数值计算。根据数值模式的计算结果 ,重点分析渤海海峡温度结构和水交换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风应力和 SST的季节性变化导致渤海海峡的水交换流型、温度结构和流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